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指出,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党员干部要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在持之以恒中彰显担当,以真心服务赢得群众信赖,以扎实作风赢得群众口碑。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从“只见公仆不见官”到“心中装着全体人民”,从“半条被子”的军民情深到“我将无我”的为民情怀……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同甘共苦,我们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要始终将群众的呼声作为作风建设的第一信号,贴近群众听民愿、走近群众察民情,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要以群众的急难愁盼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让作风建设的成果惠及群众,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检验作风建设的成效,就是要检验党员干部能不能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人民群众生活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改善,党群关系是不是越来越密切。说到底,作风变没变,群众眼睛最雪亮;工作好不好,百姓感受最真切。党员干部要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以群众口碑作为根本评判标准,经常把自身工作与群众要求对对表,时时伸手让群众把把脉,及时发现、纠正不良作风的苗头,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作风的积极变化。要释放群众监督正能量,多听群众的想法,多问群众的意见,多请群众来评价,让群众监督贯穿于作风建设全过程,使党的作风建设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绝不能因为已经取得的成效而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如果以“一阵风”的突击心态来抓作风建设,一些已经压下去的问题很可能死灰复燃。要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对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及时进行整改;对于群众满意的地方,要将成功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推动“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对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持续深化整治,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一刻不停歇地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作者:杨鼎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