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锦州北镇市持续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步伐,构建特色产业联合党委,布好“引领”棋局、行好“产业”棋势、落好“人才”棋子,推进“党建链”和“产业链”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开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局面。
布好“引领”棋局,筑牢乡村全面振兴基层堡垒。按照地域相近、乡俗相通、产业相连、资源互补的原则,以镇内跨村组建、县内跨镇组建等方式成立产业联合党委,带动联建村抱团发展、联合振兴。开展一个活动,以“特”破局。深入开展“特色党建引领强农致富”活动,培育一批“产品小而特、业态精而美、布局聚而合”的“一村一品、一镇一特”示范村镇,不断提升农村党员创业带富能力,推动党员致富骨干解锁产业振兴新思路,擦亮特色产业“金字招牌”。建强特色产业,以“转”提质。一个联合党委成就一条产业链,推动组建党建引领文旅、蔬菜、葡萄、稻米、水果、花生等9家产业联合党委,打破村庄壁垒,做亮品牌产业,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型,打造以特色产业为纽带的发展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以“带”共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挖掘区域党建、产业、资源优势,以产业联合党委为核心,赋能增效、资源共享、党群共富,不断增强乡村产业聚合力。
行好“产业”棋势,夯实乡村全面振兴物质基础。北镇市构建“党工委领导—产业链党委负责—党支部执行”的“链式党建”工作格局,将特色党建贯穿在产业链上。“党建+文旅融合”,旅游产业融在“链”上。采用“村党组织+文旅融合+网络直播”运营理念。融合青岩寺、医巫闾山、大芦花三大景区,建立资源共享、途径共享、数据共享、保障共享、经验共享五大共享体系。带动就业1435人,带动收益421万元,让农民分享到更多产业链上的增值收益。“党建+产销一体”,党群受益富在“链”上。采用“村党组织+窟窿台市场+电商交易中心+公司”运营理念。注册“椒椒舜”“茉莉香”等绿色蔬菜品牌,建造种苗研发生产基地,打造全国首家零农残市,开展直播带货203场次,村民增收159万元。“党建+红色产业”,红色堡垒建在“链”上。采用“村党组织+教育基地+红色产业+网络直播”运营理念。持续发挥北镇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和正二村红色美丽村庄作用,探索“红色产业”发展新路子。截至目前销售金额15亿元,村民增收536万元。
落好“抱团”棋子,凝聚乡村全面振兴骨干力量。打好“搭舞台、树品牌、强人才”乡村治理“组合拳”,积极探索“一村一品”治理新模式,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向上突破、高端攀升的胜势。“党建链”嵌入“产业链”。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建立党群共富责任区1819个,将致富能手培养发展成党员218人,纳入村级后备力量251人,选拔进入村“两委”班子40人,6112名党员致富骨干带动46591户村民增收3047万元。“抱团发展”,促进互惠共赢。产业联合党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推文旅、蔬菜、葡萄等产业聚力,统一产业布局、项目开发,壮大了“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助力产业集群式发展。目前有23个村与18家企业抱团发展,并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实现互惠共赢。打破村庄壁垒,实现共同发展。产业联合党委按照以强带弱型、产业相近型、土地整合型等不同类型,着力打破村与村之间的产业壁垒,以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目前已覆盖行政村70个,搭建电商平台24个,打造直播网点12个,培育“电商能手”30人,累计销售额达到17亿元。(中共北镇市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