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

网评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从整治“舌尖上的浪费”“会所里的歪风”,到遏制“车轮上的腐败”“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近年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然而,“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长期性、复杂性,改进作风越到深水区,反弹回潮的压力越大。站在新起点上,我们更须劲不松、力不减,以好作风好形象书写为民答卷。

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干部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走好第一步,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学习教育“一线阵地”作用,通过个人自学、集中研讨、“三会一课”、干部宣讲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要运用由风及腐案例加强警示教育,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分析违反党规党纪的危害,让党员、干部真正认识到“作风问题无小事”,以“真触动”促进作风“真转变”。

抓作风建设要动真碰硬,不搞形式主义。党员干部自身要坚决摒弃“差不多”“过得去”“走过场”的错误心态,对标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重点查找是否存在“四风”问题的苗头,是否存在制度执行不严、监督不到位等问题,深挖病症根源,为整改落实提供精准靶向。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各级党组织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制定详细的问题清单和整改计划,及时跟进个人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留死角、不余空白,发现一个、跟进一个、解决一个,确保问题逐一销号。

心有所畏,方能行有所止。防止作风问题反弹回潮,根本上还是要把制度笼子扎好。各级党组织必须一以贯之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探索建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常态机制,让干部教育培训有作风内容、监督管理有作风要求、考核评价和选拔任用有作风标准,通过“常态抓”实现“长效管”。建立刚性约束的“红绿灯”、动态评估的“调节阀”,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使党员干部心怀敬畏、手握戒尺,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作者:王陈晨)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