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文化生活 > 正文

清明组诗

清明(外九首)

天空,阴云

违背了清明——

漫卷人间的思念,

开成一树洁白的梨花。

跪成香火也不如活着。

心踏实了,

天就明了。

折一支开着喇叭的梧桐,

老门打开。

为奔赴母亲温暖的怀抱,

我鞭打岁月,

骑乘梨花,马不停蹄。

1

梧桐花开

梧桐花的清香,总让我  

想起故乡。  

想起故乡,炊烟就会送来母亲。  

想起母亲,锈蚀的刀刃便从肋骨间  

啃食——

这颗千疮百孔的心。

你看,风在花蕊间摇晃着的

母亲哼唱过的那支摇篮曲

划过瓦片,

击中,我的眼眶。  

头发长出故乡的雪  

跪在锈迹斑斑的大门前

我大喊一声——

妈,我回来了。

 

荷包牡丹

你可知道它的名字?

——荷包牡丹。

怎么看,

也不像是牡丹。

倒像母亲在世时,给我做的

荷包蛋。

后来,我做了很多次,

却怎么也做不出母亲的味道。

如今,它挂在清明的风里

等母亲回来,

再重新给我做一次。

 

  清明的风

划过夜空,

清明时节的风,

在我窗口,

不停地,扣打。

来不及披上衣服,

推开那扇阴阳相隔的窗子,

世界与我,

我与世界,融为一体。

春暖花开,

漂泊的亲人,

回来了。

这一刻,天亮了。风停了。鸟始鸣。

 

  

惊蛰过后,

昆虫在洞口,

把春天一分为二。

一半留给洞穴,一半献给清明。

风最多情,

一不留神,

吹开一树树梨花。

像年久失修的城池,

眼泪,

湿透梨花邮寄的请帖。

含苞还是开放,

低头还是昂首,

洁白、肃穆、满怀期待。

 

清明祭

燃香三炷,

敬酒三杯,

一沓卷着火苗的通行证

三个响头,叩开天堂的大门。

捧着坟茔上新添的泥土,

那些被掩埋着的岁月

如一粒种子

落在心间,发芽、破土、生长。

沿着掌心铺就的纹路,

活着的和逝去的,

都在倾听

碑文,传来的呼吸。

枝头,鸟鸣像唤我乳名的颤音

而风,在生死的褶皱里徘徊。

你们的轮廓

于清新明亮里,愈发清晰

 

   

镜子里,

那个人和我极为相像。

扯着嗓子

我怎么也喊不醒她。

无数次,

我都想穿过玻璃

叫一声“妈”。

和她一起,跟我回家。

 

想念一个人

想念一个人时,

像石头自由落体、疾风飞过山口、

高铁没入隧道、利箭

划过天空。

想念一个人时,

像柳叶蹙眉紧缩、涟漪层层包裹、

芦苇顶雪凝望、孤花

黯然神伤。

想念一个人时,

像夕阳投入西山、炊烟牵着茅舍、

倦鸟奔赴归巢、黑夜

渴望霓虹。

想念一个人时,

如同一粒粒种子

在希望的田野

破土……

 

桃花开满我飘雨的天空

每年桃花红的时候,

总会有一场雨落满我的天空。

我并非悲观主义者,

夜深人静,

总会有一种悲伤包围我。

我的忧伤源自母亲的离世,

她最后的容颜是枝头未落的红。

如今我把它们装进我的眼睛  ,

这样,母亲就会回来。

我固执地认为桃花就是罪魁祸首,

与它我既爱又恨。

春天的花

依旧开放,雨也一样。

1

  春天的渡口    

现在才明白

母亲翻种了一辈子地

只想成为一粒种子

长成我的春天

对着泥土

我反复哼唱她哼唱过的摇篮曲

根须抱紧渡口

躬影入水

等那声沉默的回声响起

1

【作者简介】

李林,笔名子木,肥城市作协副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出版《李林诗歌散文集》《挂在楼角的月亮》《母亲.渡口》《中外现代诗名家集萃李林短诗选(中英文对照)》《十诗人诗选》《芒种》文集六部。

获“第三届长河文学奖优秀诗集奖””第四届长河文学奖优秀散文集奖”“首届左龙右虎杯国际诗歌大赛金奖”等多种奖项和荣誉。

作品刊登于《山东文学》《青年文学家》《花溪》《鸭绿江》《渤海风》《神州文学》《大渡河》《牡丹》《诗潮》《诗林》《黄河文艺》《文学百花苑》《中国教师》《中国教工》《时代教育》《教育学文摘》《教学与研究》《当代教育家》《学习与科普》《消费日报》《西部时报》《中国商报》等诸多期刊。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