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培好科技创新“人才苗”

网评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文章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想要在时代发展中把握主动,就必须念好“引、育、立”三字诀,用心培好科技创新“人才苗”,为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蓄势聚能。

创新驱动归根到底是人才驱动。一方面,要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科研强磁场”,依托贵州“中国天眼”、上海光源等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吸引更多科技人才入驻,为其勇闯“无人区”、攻坚“深水区”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要健全以创新、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推行“科研经费包干制”等政策,既让科技人才的“冷板凳”坐得稳,也让前沿探索的“开拓者”闯得劲,将“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意化为现实。

教育是科技人才培育的奠基工程。要进一步健全“重基础、重前沿”的人才培养导向,支持人才在物理、数学等基础科学领域深入钻研,鼓励人才在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等前沿领域积极探索,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要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以“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市场阅卷”的科研新模式激发创新热情,让实验室的“显微镜”对准产业界的“望远镜”,催生出“日日争新”的生动图景。

从钱学森的“我的事业在中国”,到覃大清的“外国没有的,我们中国可以有”,无不阐释了科技人才是推动祖国建设发展的关键力量。要引导广大科技人才“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自身工作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联结,聚焦“卡脖子”难题,以科研成果服务国家发展。通过“老中青”三代科学家接力攻关,鼓励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在航空航天、高端芯片等国家战略领域展担当、显作为,让“科研报国”的赤诚之心薪火相传。(作者:滕斌泽)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