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锚定乡村全面振兴 奔赴时代“桃花源”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恰似一张通往“桃花源”的路线图:从产业的蓬勃田野,到人才汇聚的智慧高地,再到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精准描绘出乡村全面振兴的每一处风景。乡村全面振兴,绝非简单的口号,而是深深嵌入新时代发展脉络的关键命题,更是一场跨越山海、连接城乡的伟大奔赴,激励我们全方位、多维度发力,向着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愿景大步迈进。

激活产业“新引擎”,在“融合发展”中拓宽增收之路产业是乡村“桃花源”的经济命脉,是开启富足生活的金钥匙。当前,部分乡村产业发展受阻,结构单一、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阻碍着农民迈向富裕、乡村走向繁荣的步伐。我们必须深挖乡村特色资源,将乡村种养业、加工流通业、休闲旅游业、乡村服务业等有机串联,打造一条璀璨的产业明珠链,构建起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企业携手共建产业链供应链,优化产业组织形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此外,还应借助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让乡村的优质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让乡村产业在融合发展的浪潮中,释放出源源不断的经济活力,让农民的钱包鼓起来,让乡村的发展强起来。

汇聚人才“强磁场”,在“引育用留中厚植发展动能人才是乡村“桃花源”建设的主力军,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驱动力。当下,乡村人才流失严重,高素质人才匮乏,人才结构失衡成为乡村迈向“桃花源”路上的一大困境。我们要打造人才“强磁场”,通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和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为乡村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通过健全涉农高等教育体系和培训体系,强化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搭建人才成长的阶梯;通过建立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完善人才评价体系,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同时,还可以设立乡村人才创业扶持基金,为有创业想法的人才提供资金支持,吸引各类人才扎根乡村,吸引各类人才扎根乡村,用智慧与汗水浇灌乡村全面振兴之花。

守护生态“绿画卷”,在“绿色发展”中绘就宜居乡村生态是乡村“桃花源”的底色,是乡村最宝贵的财富。但一些乡村正面临农业面源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侵蚀着“桃花源”的美好。我们要以绿色发展为画笔,加快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农业减排固碳;要推进耕地草原森林河湖休养生息,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开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要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落实自然资源资产权益,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此外,还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将乡村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乡村的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绘就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桃花源”。

(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委编办 石寅)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