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本地非遗民俗技艺,在清明时节,娄烦县君宇图书馆内麦香与布香交织,一场名为“捏寒燕燕、缝寒拍拍”的非遗活态传承活动热烈展开。作为娄烦地区清明节标志性民俗,“寒燕燕”以发酵面团塑形,“寒拍拍”则用五色布料缝制,这两项始于明清的技艺,承载着晋西北先民“以食祭春、以物护生”的生存智慧。活动的举办有效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文化动能,让古老的习俗在现代焕发新生。
当天,君宇图书馆内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非遗传承人早早准备好了制作“寒燕燕”和“寒拍拍”的材料。“寒燕燕”造型精美,寓意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寒拍拍”则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
活动伊始,老师为现场参与者详细讲解了清明节捏“寒燕燕”、缝“寒拍拍”习俗的由来与意义,让大家对非遗民俗有了深入的认识。随后,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参与者们动手实践起来,揉面、捏制、塑形,不一会儿,形态各异的“寒燕燕”便在大家手中诞生,有的展翅欲飞,有的则憨态可掬,充满了童趣。
另一边,缝“寒拍拍”的区域同样热闹非凡。老师示范后,大家穿针引线,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其中。不少年轻人虽没有针线活经验,但在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下,也顺利完成了作品。
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展现了传统技艺与现代美学的交融,非遗活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共鸣,正是娄烦县创新实践“两个结合”的鲜活注脚。君宇图书馆将继续发挥文化传承的阵地作用,让每道传统纹样都能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使每位参与者都成为非遗故事的讲述者,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双向奔赴中,书写乡村全面振兴的文化篇章。(谭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