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全力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新生态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对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有关工作作出部署。就业是永恒的课题,承载着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从2022年起连续三年突破千万,已成为我国城镇新增就业绝对主体。解决好就业问题,已成为检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色的重要标尺。

基层是高校毕业生成长的淬炼场,各地党委、政府要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为主线,让毕业生“愿意下、下得去”,打通在基层“留得住、干得好”的闭环链条。通过建立基层就业服务站,整合教育、医疗、住房等保障政策,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推行“导师帮带制”,让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手把手传授群众工作方法,帮助毕业生快速完成角色转换。建立“基层岗位成长档案”,将服务年限、工作实绩与职称评定、职级晋升挂钩,既破解基层人才短缺难题,又让毕业生在服务群众中收获成长,在“向下扎根”与“向上生长”的辩证统一中,看到清晰的发展前景。

随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一大批数字技能人才应运而生。直播间里的大学生主播妙语连珠,云端会议室中程序员远程协作,智慧农业大棚中“新农人”调试传感器......数字经济浪潮催生的新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地要把握产业变革机遇,构建“数字基建+技能提升”的双轮驱动机制。通过建设数字就业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岗位精准匹配,动态追踪毕业生技能与市场需求缺口。打造“数字技能培训矩阵”,开设人工智能应用、新媒体运营等前沿课程,开展VR模拟面试等沉浸式实训。针对数字经济新业态特点,建立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等劳动权益保障机制。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就业服务,让毕业生既能抓住新兴产业机遇,又能获得应对变革的底气,数字时代的就职之路越走越宽。

破解千万量级高校毕业生群体多元化诉求,还要构建多层次人才发展生态。要在政策供给端打好“引育留用”组合拳,如设立青年人才专项基金,对重点领域就业创业给予税收优惠;推动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完善技能等级证书互通互认体系,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要在服务供给端打造“全链条”支持体系,如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提供从项目路演到融资对接的管家式服务;建立职业指导专家库,运用大数据分析为毕业生定制成长路线图;搭建校友资源共享平台,形成“以才引才”的良性循环。通过制度创新与生态营造,逐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让每位青年都能找到适合的舞台。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当政策的阳光照亮每一条奋斗路径,当贴心的服务温暖每一个青春梦想,当创新的活水浇灌每一粒希望种子,新时代的高校毕业生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成就自我价值。(作者:唐代远)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