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鉴古知今 传承清廉基因

清廉是为政之本。无数先贤将清廉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以清廉品行垂范后世。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应从古代清廉故事中汲取智慧,严于律己、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守好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秉持“铁面无私,护佑社稷”的斗争精神。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包拯,为官期间不畏权贵、敢于直谏,对贪污腐败、徇私枉法之事深恶痛绝,在查办案件时秉持公正之心,不论涉及何人都一查到底,其刚正不阿的作风令官场风气为之一振。纪检监察干部当以包拯为榜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向不正之风亮剑。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在复杂政治生态中增强进行伟大斗争的信心和底气,无论“打虎”“拍蝇”还是“猎狐”,都持续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职能,有力震慑腐败分子,守护党的健康肌体,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

践行“修身律己,正己正人”的作风准则。东汉杨震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严词拒绝他人贿赂,“四知拒金”的故事流传千古。纪检监察干部作为“打铁的人”,当以杨震为榜样,以“铁打”作风严守纪律。要把党纪学习作为“必修课题”,筑牢纪律根基,将纪律准则融入思想深处,以实际行动捍卫纪法威严;把廉洁持家作为“必守准则”,始终以“严”的标准对待自己和家人,言传身教做表率,不以家损公、假公济私;把修身律己作为“终身功课”,以严苛标准规范自身行为,在定期复盘中自我“迭代”,于大是大非前坚守原则,在细微处防微杜渐,心有敬畏、言行有度,树立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

坚守“明察秋毫,审慎办案”的工作态度。唐朝狄仁杰在担任大理寺丞时,判决一万七千余人无一人冤诉,在查办案件时总能细心留意蛛丝马迹,剖析细节让真相大白,将凶手缉拿归案。纪检监察干部在查办案件时,往往面临错综复杂的线索和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需学习狄仁杰洞察入微的工作态度,以“绣花功夫”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在核查问题线索时,要耐心倾听诉求、不放过细节描述,对每一条线索深入挖掘、仔细甄别,对每一个证据反复核实、严谨论证,不能因为任务繁重就简化流程,更不能因为人情世故就放宽标准。将耐心细致的态度贯穿始终,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夏心颜)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