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以党建引领“三链”融合发展

组织工作必须紧扣中心任务,服务发展大局。面对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足的局面,要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以组织链贯通产业链、加固供应链、激活创新链,在“三链”深度融合中闯出新局,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能。

以组织链强筋壮骨,锻造产业链协同新引擎。 现代企业竞争是“系统”与“系统”的对抗,“单打独斗”的散兵游勇,注定败于“握指成拳”的生力军。必须打破“各扫门前雪”的孤岛效应,让党组织成为产业链协同的“硬核枢纽”:强化龙头引领,推动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党组织扛起“链主”担当,整合上下游资源搭建协作平台,破除“零和博弈”痼疾。织密组织网络,保证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旗就“飘扬”在哪里,重点向中小微企业、新业态领域薄弱环节拓展组织根系。创新联建机制,实现“月调度,季会诊”常态化协商议事,统筹解决工艺升级、标准对接中存在的共性难题,把分散要素拧成攻坚铁拳,在“卡脖子”处下真功,在“无人区”里闯新路。

以组织网固本培元,构筑供应链韧性硬支点。供应链安全是经济循环畅通的“生命线”。面对暗流涌动的“断链”风险,党组织必须挺在风险防控最前沿。在能源、粮食、芯片等关键领域,党组织要当好“稳定器”,对重要物资储备、替代供应渠道、物流节点运行实施动态监测,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制定应急预案。针对产业过度集中带来的“一损俱损”风险,在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产业集聚区,引导相关企业合理布局,既保持协同效率,又增强抗风险韧性。优化供应链服务保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行政审批“流程再造”,设立党员先锋岗驻点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让政策红利直达企业。强化中小企业帮扶,组织龙头企业与配套中小企业结对共建,通过订单共享、技术帮扶打通堵点,提升供应链整体抗风险能力。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以组织力破壁赋能,激活创新链转化新范式。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变成“最难一公里”,往往在于产学研衔接不畅,院所、机构、企业因需求相异“各唱各调”。为此,更需要各级党组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链上企业“双向奔赴”,让科研课题精准对接产线需求。聚焦关键领域技术瓶颈,实现“引领带动”“揭榜挂帅”,党员先锋队率先出征、攻坚克难,引领整链发展提质增效。优化创新激励机制。改革人才评价体系,突出创新实效和产业贡献导向,让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落在车间里,加速创新项目的应用转化。加强中小企业创新支持。组织专家智库“把脉开方”,推动共性技术精准滴灌,降低企业转型试错成本,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作者:俞丁嘉,永康市东城街道办事处 )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