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讲好民主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成果。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现实中体现在许多具体事例中,讲好民主故事是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全过程参与的民主,它源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因此,讲好民主故事先要讲好民本传承故事,其次要讲好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进而面向世界讲好民主故事。

讲好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传承的故事

“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理念,“民本”一词自《尚书》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而来,指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所在,只有人民的生活得到保障,人民的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国家才能保持长期的稳定和发展。从商王盘庚的“重民”、周公旦的“保民”到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民水君舟”,再到汉唐以来贾谊的“三本、三命”学说、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民本思想不断开拓与创新,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与唯物史观强调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相结合而提出的创造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一系列思想,都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根植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髓之中,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需求对传统民本智慧进行的创造性解读,也标志着传统民本思想在新时代获得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民本”文化的优秀内核,将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化与发展提供不竭养分,为全球民主实践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因此,讲好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继承与发展的故事,要着重讲好传统民本思想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联系及其在当代的创造性发展,打通古今,激发共情。

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人民群众不仅是浩瀚的力量之海,也是浩瀚的智慧之海。”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不仅是我们全方位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窗口,更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体现人民意志,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今年全国两会上,盲人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用手指阅读盲文版大会文件,与王永澄一同共商国是的全国人大代表中,有国家公职人员、科学家、企业家,也有从矿井来的矿工、从车床边来的电焊工、从田地里来的农民。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在福建五夫古镇“民情茶话室”,人大代表与老百姓摆茶共议事,让人民的诉求有地方说、说了有人听、听了有人反馈。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有效性。从历史性消除延续千年的绝对贫困现象、实现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小康愿景,到构建起举世无双的庞大教育体系、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高效运作的医疗卫生体系,在实践历程中,我国民主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中,中国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主体地位,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将人民的力量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不竭源泉。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必须从真实的故事和数据出发,着重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向世界讲好中国民主故事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命题。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支撑,是对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给出的中国方案。

世界是多彩的,民主形式应是多元的。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与时代特征,应选择和构建最符合本国国情和发展道路民主形式,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典型的成功案例。一味地照搬别国的民主模式,可能会造成水土不服、弊病丛生,国家陷入动荡、社会陷入失序。“民主”不应沦为挑动对立对抗的工具,而应成为全人类团结友好共同奋进美好未来的坚实基础。向世界讲好中国民主故事对于世界认识中国、对于展示中国形象、对于传播中国治理理念等都有着重要意义。新时代要借助现代技术和传播手段讲好中国民主故事,更好地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人类对民主的探索和实践是永无止境的。在民主政治的探索进程中,要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创造更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西安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雨涵)

【基金项目: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国际影响力研究”(24FZ50)】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