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兴海县:产业升级步伐铿锵,特色发展硕果盈枝

——兴海县“三产融合”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过去一年,兴海县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与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坚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引领,持续在优势产业上挖潜力、激活力、聚合力,在清洁能源、特色农牧业、生态旅游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产业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的“产业答卷”:三次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5%、0.9%和9.2%,三大产业集群次第绽放,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踏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奏响了兴海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时代强音。

绿色动能澎湃,清洁能源领跑转型之路。初春的羊曲峡谷,奔腾的黄河水推动着水轮机组隆隆作响,这座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水电站正式并网发电,与河卡草原50万千瓦光伏矩阵交相辉映。全县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达267万千瓦,相当于每平方公里土地孕育出1.5万千瓦的绿色动能,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7.26亿元,同比增长0.9%。从南部三乡分布式屋顶光伏到县城集中清洁供暖工程,清洁能源项目如珍珠般镶嵌在兴海大地,不仅点亮了7万余名城乡居民的生活,更让“绿电”成为县域经济新引擎。随着40万千瓦配套光伏项目落地,一大批清洁能源项目相继投入运行、并网发电,绿色电能源源不断地输往各地,助力兴海县崛起为地区清洁能源产业新高地。

牦牛乳香飘千里,全链升级激活富民密码。清晨的兴海草原上,446户牧民正在标准化奶站交售政府分配的4383头生产母牦牛。“每户增收千余元,牦牛就是我们的致富牛。”牧民扎西才让笑容满面。近年来,兴海县创新构建“牧草种植—生态养殖—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建成9个规范化奶站和现代化加工基地,确保奶源的优质与稳定,让每滴高原牛乳都成为富民“金钥匙”,农牧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在青稞油菜饲草基地的滋养下,全县牲畜出栏量达39.98万头,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15%,“兴海牦牛”正从草原走向大众餐桌,牦牛奶产业也成为兴海县一张亮丽的名片。

山水生金绘新卷,生态旅游绽放全域魅力。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兴海县借势“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让2A级景区与网红打卡地同频共振。“沃门”瀑布的彩虹映照着游客的笑脸,以其磅礴的气势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羊曲湖”和“唐乃海”的碧波更是凭借秀美的湖光山色、独特的自然风光,在网络上迅速蹿红,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从“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民俗体验到117场文旅活动,生态文化旅游业以24.9%的增速领跑三产,1.5亿元旅游收入背后,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在26.25万亩耕地绘就的绿色版图上,0.55万亩高标准农田托起2.34万吨粮食产能;10个标准化养殖基地与3个种植基地构建起现代农牧业矩阵;三次产业7:3:2的结构比持续优化……这一组组跳动的数字,勾勒出兴海县“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轨迹。

如今,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这座黄河上游的生态明珠正以“清洁能源+绿色农牧+生态文旅”的三产融合新模式,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动力,持续绽放产业活力,续写着“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动人篇章。当春风吹绿子科滩草原,兴海县的产业交响曲正迎来更加激昂的乐章。(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委宣传部  德吉卓玛)

[责任编辑: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