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文史 > 正文

岳飞精神的传承弘扬及其当代意义

作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岳庆平

岳飞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中华民族英雄。岳飞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岳飞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岳飞文化的内涵有多种概括,比如,忠孝廉智勇。岳飞不仅忠孝双全、忠孝传家、智勇双全、乃武乃文,而且堪称清廉为官的典范。正是岳飞的“忠孝廉智勇”和“修齐治平”,使岳飞达到了中国古人所谓内圣外王的至高境界。

从岳飞精神的传承弘扬及其当代意义看,岳飞精神也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岳飞既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又是伟大的中华民族英雄。因为民族英雄首先是爱国主义者,还要为捍卫祖国的独立、自由和利益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岳飞一生以报效国家、恢复中原为己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令人钦敬。岳飞生活在战乱频繁、国家蒙难、百姓遭殃的两宋之际,亲眼目睹家乡人民流离失所、陷于水深火热的境地。他自幼受到父亲岳和“殉国死义”的爱国教育,从军时母亲又在背部刺上“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深入肌肤,激励其以身许国。岳飞20岁从军,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每战必身先士卒,亲冒矢石,义无反顾。他始终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和私人恩怨,尽可能地团结抗金将领,真正做到了“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宋史·岳飞传》记载,“帝得奏大喜,赐札曰:‘卿苦寒疾,乃为朕行,国尔忘身,谁如卿者?’”

二是恢复中原的统一精神。1133年,宋高宗赵构御书“精忠岳飞”锦旗一面,作为军中张挂的大纛。1134年,岳飞上《乞复襄阳札子》,提出收复襄汉六郡,并说:“恢复中原,此为基本。”得到朝廷许可,但宋高宗赵构又规定岳家军只以收复六郡为限,不得“提兵北伐或言收复汴京”。1140年,岳飞大败金军,逼近北宋故都开封。完颜兀术放弃开封, 准备渡过黄河撤退。正在此时, 赵构一天连发12道金牌命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收到12道金牌后,只能班师回朝并“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三是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宋史·岳飞传》记载,“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岳飞出身寒微,但力学不辍,不仅刻苦学习文化知识,而且悉心研究战略战术,不断提高军事指挥艺术。岳飞刻苦学习和深刻体悟的主要目的是学以致用和悟以致用:一方面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指导自己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达到出其不意、克敌制胜的效果。岳飞虽是行伍出身,但其文学创造和书法艺术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充分说明他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儒将。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奋发向上、雄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四是廉洁奉公的自律精神。岳飞廉洁奉公,为政清廉,首先表现在不置私产。他有一句名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宋高宗赵构打算为岳飞建造府第,他婉言谢绝:“敌未灭,何以家为?”他强调为官者应当清廉自律,并不是表面说说而已,而是身体力行,一以贯之。《宋史·岳飞传》记载:“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明人杨继盛诗云:“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河南汤阴岳飞庙正殿楹联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第一功名不爱钱”,正是岳飞廉洁奉公精神的真实写照。

五是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岳飞是南宋杰出的军事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宋史·岳飞传》记载,“飞班师,民遮马恸哭,诉曰:‘我等戴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辈无噍类矣。’”“哭声震野,飞留五日以待其徙,从而南者如市,亟奏以汉上六郡闲田处之。”他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人甚至留下“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这不仅因为岳家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更重要的是岳飞抗金斗争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六是胸怀远大的天下情怀。《宋史·岳飞传》有,“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其中,“天下太平”充分体现了岳飞胸怀远大的天下情怀。儒家“修齐治平”的最高境界是“天下太平”。《礼记·大学》记载:“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都与“天下太平”理念一脉相承。

自古至今,岳飞精神及其典范意义受到普遍推崇和肯定。岳飞在抗金斗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却惨遭杀害。自南宋以来,人们一直对岳飞的人格魅力、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大加赞扬和纪念。历代都有赞扬和纪念岳飞的诗词、戏曲、小说,有些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流传至今。

习近平同志深受父母和红色家风的影响。他曾在多个场合忆起,小时候母亲讲“岳母刺字”的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褒奖英雄模范、弘扬英雄精神,踏寻英雄、缅怀英烈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多个场合讲述英雄感人故事,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号召全党全国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一个国家对英雄的缅怀和敬重是其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英雄历史需要后人深刻铭记,更需要后人满怀敬意,传承弘扬其不朽的精神。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今天,我们要进一步传承弘扬岳飞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