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河南新乡:改进干部考核 激发干事动能

近年来,河南省新乡市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健全机制、精简指标、创新方法,全面优化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干部队伍作风转变、效能提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坚持统筹联动,完善优化考核机制

新乡市委建立综合考核专项工作机制,专题研究、统一调度、督促落实全市考核工作。市四大班子有关领导成员担任总召集人和副召集人,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分别牵头组织23家责任单位,根据不同单位职能,做好考核任务分解、指标制定、沟通联系、落实推进等工作,构建形成“1+2+N”综合考核体系,推动考核工作实现“千斤重担大家挑”,紧扣发展脉搏、分类施考赋能。“年终考核既是承前之要,更是启后之需。加强顶层设计、协同配合,让人人身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担子,才能真正提升考核工作质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新乡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市坚持上下配合、左右联动,通过分类优化考核指标,健全差异化评价机制,让考核更加精准地反映各单位的工作成效,推动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系统梳理整合,减轻基层考核负担

为推动基层减负走深走实,新乡市按照“源头上管控,指标上整合,操作上易行”原则,对基层考核存在问题进行横向梳理、纵向排查,清理规范“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17项,市本级考核事项由22项压减为1项,考核指标由1214个压减为207个,让基层干部变“疲于应考”为“干事迎考”,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促发展、办实事,“考核是指挥棒,也是风向标,如果名目繁多、指标过细、过程繁杂,不但会让考核效果大打折扣,也会加重基层负担。”新乡市考核办工作人员说,新乡市聚焦“六个聚焦”“十个不”等要求,持续推动考核事项和考核指标归类整合,确保一支队伍、一次性完成年度考核任务,既压缩了考核时间,也减轻了基层迎考负担。

改进评价方式,提升民意考核比重

在年度考核中,新乡市按照“考前统筹、考中检验、考后印证”模式,将“群众满意度”权重提升至30%,创新开展“政声民意”调研,通过当面看、现场听,精准了解干部的真实表现、工作成效、民意口碑。同时,结合“线上评议”形成“个人实绩清单”和“问题预警清单”,对干部作风、办事效率作出综合性评价,加大群众“评绩”和集中“议绩”力度,为组织选人用人提供精准依据。“家门口的路灯亮了,社区干部还主动上门帮办医保手续。”红旗区居民王女士对干部作风变化感触颇深。数据显示,2024年新乡市12345热线投诉量同比下降26%,干部主动下沉一线解决问题超1.3万件。

强化结果运用,激活放大考核效能

新乡市坚持“以考促干、以考促改”,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绩效奖励“三挂钩”,让干得好的既受褒奖又得实惠,最大限度发挥考核传压力、强动力、激活力的作用。去年以来,结合年度考核结果和综合分析评价,提拔或进一步使用政治过硬、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干部90人、优先晋升职级273人。“年度考核不是‘终点’,而是‘加油站’。”新乡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光华表示,下一步将深化“考核+培养”联动机制,对表现新提拔干部进行动态跟踪,对潜力型干部实施“导师帮带计划”,对短板突出干部开展“靶向补强行动”,确保把考核结果用到位,推动干部队伍整体实现能力跃升。

作者:李吉明,河南省新乡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