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人。村“两委”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主心骨”,其干部队伍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关系到乡村发展的质量与速度,建强村“两委”后备力量,已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紧迫任务。
拓宽选拔渠道,广纳贤才。选拔是建强村“两委”后备力量的首要环节。各地应打破地域、身份等限制,拓宽选拔渠道,从致富能手、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青年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后备力量。例如,一些地方通过开展“人才回引”工程,吸引在外创业有成的乡贤返乡担任村干部或后备力量,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和资源。同时,要注重选拔那些政治素质好、群众口碑好、能力素质强、服务意识强的人才,确保后备力量队伍的质量。
强化教育培训,提升能力素质。教育培训是提升村“两委”后备力量能力素质的关键。各地应结合乡村实际需求,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通过集中培训、线上学习、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对后备力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培训内容应涵盖党的政策理论、农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法律法规等方面,帮助他们提高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健全管理机制,激发干事活力。管理是保障村“两委”后备力量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各地应建立健全动态跟踪、上下联审、动态调整等管理机制,加强对后备力量的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价。通过建立“一人一档、一乡一册、一县一库”的档案管理模式,及时了解后备力量的思想动态、工作表现和成长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调整。
注重实践锻炼,锤炼过硬本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培养村“两委”后备力量的重要途径。各地应为后备力量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让他们在产业发展、征地拆迁、人居环境整治、综治维稳、重大项目等中心工作和重点难点工作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展望未来,各地应继续加大对村“两委”后备力量的培养力度,不断完善选拔、培育、管理和使用机制,为乡村全面振兴培养更多优秀的“领头雁”。同时,广大后备力量也应珍惜机遇,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徐森斌,浙江省慈溪市逍林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