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对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效,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自古有“望闻问切”四字纲领,各级党组织不妨用好党员教育培训中的“望闻问切”,为党员教育培训开出良方,奋力推动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
“望”在平时,规范日常教育,开“将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的良方。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是提高党员个人素养的一项长期课题,单靠集中性学习教育不能达到目的,仅靠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学习教育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贵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将党员教育当作生活常态、精神追求,才能发挥党员教育管当下与管长远的效能。要把党员教育融入日常,健全经常性学习机制,充分发挥旗委党校、基层党校作用,按照旗级抓“示范培训”,基层党委抓“全员覆盖”的工作思路,统筹抓好旗镇两级党员教育日常培训,推动党员教育做在经常、融入日常。要建立党员教育长效化机制,把推动党员教育长效化与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定期开展“回头看”,对参加教育培训党员适时开展跟踪回访,深入了解参训党员培训前后变化,全面评估综合表现、履职成效和工作能力,形成“上课前带来问题—上课时讨论问题—下课后解决问题”的培训闭环,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管长远。
“闻”的全面,丰富培训内容,开“整合学习资源,拓展培训载体”的良方。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工程,其核心任务在于凝心铸魂,铸就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开展党员教育培训要把理论学习一以贯之地摆在重要位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积极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各领域全方位的指示批示精神,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党课是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形式之一,创新党课内容和形式,打造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党课品牌,可以邀请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先进典型等担任讲师,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党的历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等内容进行讲解和辅导。同时,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和党员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党课活动,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增强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问”的详细,分类精准培训,开“精准学习,量身定做培训计划”的良方。党员教育培训需因时而变、因需而定、因势而新、因人施策,方能凸显针对性与吸引力。《规划》精准聚焦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党员的实际需求,对农村、城市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新兴领域的党员专题培训工作做出分类指导,明确了学习重点与路线。因此,各级党组织在细化培训课程时,应聚焦提升学员的参与感与体验感,充分考虑党员的年龄、文化、职业等特点,认真研判本地区发展中存在的“硬骨头”,结合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和困惑,科学制订“订单式”“菜谱式”“自选式”培训计划。针对农村党员,重点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开设农业技术推广、农村电商运营等课程,邀请农业专家、致富能手现场授课;针对机关党员,强化政策解读、公文写作等培训,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等形式,提升业务水平;针对新兴领域党员,则聚焦行业发展趋势、法律法规等知识培训。
“切”的有效,转化教育成果,开“从教育中获取的“知”,转化为建功立业“行””的良方。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党员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是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各级党组织要将党员教育与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环境整治等紧密结合,引导党员积极参与“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先锋岗”等多种活动,让党员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亮身份、做表率,推动党员教育培训的“主考场”拓宽至课堂外,延伸到乡村振兴一线、项目建设一线、经济发展一线中去,通过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来锤炼党员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本领。同时,要建立完善党员教育培训考核评估机制,既要定期开展“回头看”,用好用活考试测评、群众评价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检验党员的学习成果和实际表现。也要将培训结果与党员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等挂钩,激励党员主动学习、积极实践、履职担当,让党员教育培训成为推动党员成长、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实现党员教育培训“效果出彩”。(作者:叶磊,乌拉特前旗旗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