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缕制度春风历经十年劲吹,以“徙木立信”的魄力涤荡作风积弊,以“刀刃向内”的锐气催发政治新芽。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深悟八项规定蕴含的政治品格、实践要求、为民情怀,以春风拂柳的韧劲常学常新,在“致广大而尽精微”中铺就作风建设康庄大道,让清正之气直抵人心。
淬炼政治品格,读懂“治党务必从严”的清醒坚定。中央八项规定从精简会议活动、规范出访接待等具体问题切入,看似管的是“一顿饭”“一次出行”的小事,实则破除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沉疴。作风建设必须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党员干部当以“小切口”见“大政治”,在公务接待中多算一笔“民心账”,在基层调研时多问一句“群众需”,在文山会海里多做一次“减法题”,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要善用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主动到矛盾窝里“揭盖子”,到问题堆里“拔钉子”,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较真劲,查病灶、挖病根、祛病源,让作风建设的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把握实践路径,磨砺“行动胜于表态”的实干作风。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八项规定成为重塑党风政风的“铁规矩”,关键在于构建起“有部署必有督查、有违规必有问责”的闭环体系。新时代推进作风建设,既要保持“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更需创新“靶向治疗、精准拆弹”的方法。广大党员干部应当以各项制度规定为镜,定期开展“作风体检”,让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要善用数字化手段织密监督网络,通过“公务餐”智慧监管、“码上监督”等创新举措,把权力关进“数据铁笼”。更要警惕“躺平式”“侧卧式”等作风问题的新变种,以“事不避难”的担当向“佛系”“摆烂”亮剑,真正把“问题清单”变为“成效清单”。
厚植为民情怀,涵养“清风化雨润心田”的长效自觉。八项规定不仅革新了会风文风,更重塑了党群干群的“鱼水深情”。在乡村振兴一线扎根的村党组织书记,翻山越岭只为破解民生堵点;坚守社区治理前沿的网格员,用实干的脚步丈量背街小巷的温度,这正是一代代党员干部对“人民至上”初心的鲜活诠释。广大党员干部当把落实八项规定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必修课”,主动到基层一线当“施工队长”,把“群众期盼的事”置顶为“我们要干的事”。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通过设立“基层观测点”、搭建“作风评议台”等,把群众当作“主考官”,让作风建设的成效绽放在百姓笑脸上、镌刻进时代年轮中。(作者:吴宣蓓,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