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紧盯重点做深做实警示教育

警示教育是筑牢思想防线、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抓手。要提升教育实效,必须紧盯关键少数、重点领域和年轻干部三大核心,分层分类精准施策,推动警示教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真正让纪律规矩入脑入心。

紧盯关键少数,强化示范引领。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建立“一把手”警示教育责任清单,明确年度专题党课、案例剖析、廉政家访等规定动作。实施“定制化”警示教育,根据岗位廉政风险点匹配典型案例库,通过情景模拟、廉政测试等方式增强代入感。健全谈心谈话机制,各级党组织“一把手”要定期对班子成员开展预防提醒谈话,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防止小问题变大问题。强化“关键少数”配偶子女廉洁教育,定期组织家属座谈会、寄送廉洁家书等,筑牢“八小时外”监督防线。建立警示教育效果评估机制,将落实情况纳入述职述廉必述内容,倒逼领导干部既当好“受教者”更做好“施教者”。

紧盯重点领域,扎紧制度篱笆。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领域,紧扣行业规律,构建“靶向教育”生态链。对典型违纪违法案例进行深入挖掘与全面梳理,系统研判工程建设、招标采购、行政审批等高风险环节违纪违法行为的案发特点、案发规律、行业影响,动态更新案件资源库,适时开展好警示教育,将案件查办成果持续转化为警示震慑效果。推行“制度补丁”机制,针对典型违纪违法案例暴露的监管缺失、制度漏洞,及时完善审批权限、流程监控、痕迹管理等措施,着力堵塞管理短板和制度漏洞。既深挖思想根源又阻断腐败路径,在重点领域真正实现警示教育从“入眼入耳”到“入脑入心”的质变。

紧盯年轻干部,系好“第一粒扣子”。牢牢把握年轻干部入职前三年成长黄金期,构建“入职教育+导师帮带+定期体检”培养体系,建立健全轮岗锻炼、“传帮带”等制度,推动纪律规矩入脑入心。探索开发沉浸式警示教育课程,运用VR技术还原“围猎”场景、制作微动漫解读纪法红线,增强警示教育代入感。建立年轻干部“成长档案”跟踪管理机制,定期对年轻干部开展政治体检,对社交圈、生活圈、消费圈异常波动及时预警、及时干预。推行“双向体验”机制,安排年轻干部到信访窗口、巡视巡察一线实践锻炼,增强拒腐防变免疫力。完善关爱激励机制,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防止年轻干部因心理失衡误入歧途。(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纪委监委 李姝)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