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村地处四川九寨沟县南坪镇安乐沟腹地,位于九环旅游干线辐射带,地理区位优势较为显著,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虽然坐拥高山草甸、原始森林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又紧邻闻名遐迩的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然而该村的资源优势迟迟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存在较大返贫风险。近年来,双河村坚持以党建引领推进全面振兴,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乡村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党建引领·引资引智 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
立足“党建+产业”双轮驱动战略,创新构建“三级联动引商、三权分置活产、三方共赢固本”发展模式,系统破解空心村资源沉睡、资本匮乏、动力不足等核心问题。
三级联动引商,激活资源禀赋新动能。建立“县镇村三级党组织协同招商”机制,形成县级统筹政策支持、镇党委搭建对接平台、村党支部精准包装项目的协同体系。聚焦“九环沿线生态康养产业带”定位,深度挖掘高山草甸、原始森林等生态资源价值,编制《双河村民宿康养产业专项规划》,配套出台土地流转、房屋改造等12项扶持政策。
三权分置活产,创新利益联结新机制。实施“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构建“所有权归集体、资格权归农户、经营权可流转”的三权分置体系,组建由村民100%入社的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混合所有制架构,建立“农房土地租金+经营收益分配+劳务收入+集体经济分红+农特产品销售”多重保障机制,确保村民稳定增收。
三方共赢固本,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推行“党组织把方向、专业化团队管运营、村民全程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建立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制度,培育“乡村管家”“生态向导”,构建“精细双河”网格化管理体系。
党建赋能·精耕细作 推动产业品质新跨越
以党建链撬动产业链,通过“规划引领+基建筑基+群众共治”三维发力,推动乡村旅游从基础建设向品质升级跨越。
政府主导强基,以项目撬动“资源转化”。整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资金、特色农业项目发展资金,创新“政府补一点、企业投一点、村民筹一点”“三个一点”资金聚合机制,精准实施“三大提档工程”,通过系统化基建升级,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的旅游产品。
党群联动破局,以机制驱动“民力转化”。构建“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三级联动机制:遴选“党员示范户”持续打造高品质民宿客房,采取“打造补贴+技术指导+客源保障”政策包,形成标准化客房集群;推行“农户出房+公司运营+村集体监管”合作模式,通过保底分红、利润分成达到三方共赢;鼓励支持网红主播、返乡青年、非遗传承人等人才力量,联合参与开发直播带货、南坪琵琶体验、中医理疗等特色业态。
长效赋能提质,以培训促进“观念转化”。构建“三维赋能”体系:由投资公司、驻村工作队、县人社部门采取专题培训、以干代训、入户宣讲引导等方式,开展村民服务意识和旅游接待礼仪、客房保洁、餐饮服务等专业技能培训;编制《双河村旅游服务规范手册》,制定卫生、安全、接待等标准化流程;将白马藏族㑇舞、迎宾礼、表演等非遗元素融入游客服务场景,打造“有温度的乡村服务IP”。
党建聚力·全域融合 打造产业生态新标杆
以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构建“规划引领—品牌塑造—全链融合”的产业升级体系,探索出“三链融合”(产业链、价值链、服务链)的实践模式。
顶层设计:党建统领下的“三产融合”规划。建立“镇党委统筹+驻村工作队协同+村党支部落实”三级联动机制,创新实施“三个一”工程,实现一张蓝图统资源,一套标准提质效,一个体系促联动。成立双河村产业发展工作专班,以“1+6”工作体系推动康养民宿引流、观光农业增值、文化体验创收联动发展。
品牌锻造:文化赋能构建“民宿康养IP”。实施“双核驱动”品牌战略,组建由非遗传承人、老党员组成的“文化挖掘专班”,系统整理刀党种植文化、夫妻树传说等乡土文化元素;打造“养心谷”区域公共品牌,衍生“云上药谷”“森林spa”等子品牌系列,构建“1+N”品牌体系;制定《高山民宿服务规范》《康养菜品制作标准》等5项团体标准,形成可复制的“民宿康养服务包”。
长效运营:“三端协同”构建全季候产业生态。创新“前端引流—中端转化—后端延伸”客源运营机制,构建“线上新媒体+线下单位定点合作+社群口碑传播”三维引流体系;开发“民宿+写生”“康养+研学”“周末经济”等8类主题产品;与知名文创公司合作,推出23款衍生商品。
主要成效
双河村通过创新构建“党建引领·三阶跃升”发展体系,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实现了从“空心村”到“养心谷”的蝶变,更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下“五大振兴”协同推进的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径。
党建引领:构建“党建+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形成“组织引领、资源整合、利益共享、生态赋能”的乡村全面振兴理论模型,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
产业振兴:实现从传统种养殖业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跃迁,构建了“一产奠基、二产联动、三产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振兴不仅夯实了经济基础,更通过“三链融合”(产业链、价值链、服务链)推动了乡村全面振兴。
人才振兴:通过“内培外引”双轮驱动,形成了“党员示范户+新乡贤+专业团队”的人才梯队,人力资本的价值提升,不仅体现在技能素质的提高,更反映在发展理念的更新,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文化振兴:双河村深度挖掘刀党文化、夫妻树传说等乡土文化元素,文化振兴不仅提升了乡村内涵,更通过非遗元素融入服务场景,打造了“有温度的乡村服务IP”。
生态振兴:通过制度性改革和市场化运作,成功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两山”理论转化为具体实践路径,实现了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的有效转化。
组织振兴:“党组织把方向、专业化团队管运营、村民全程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构建“精细双河”网格化管理体系,不仅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通过制度创新,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下步,双河村将紧扣九寨沟县加快建设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战略部署,主动融入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着力构建更高质量的“一核多元”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成集生态宜居、旅游休闲、康养度假于一体的高品质美丽乡村,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历史大潮中,成为一朵跃于潮头的绚丽浪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