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基层治理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化党建领航,以建设睦邻善治小区党支部为抓手,全力推动“三治”融合,不断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水平,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从“德治润养”到“睦邻风尚”,小区建支部让矛盾不上交
位于南夏墅街道的学府家苑社区,安置小区、商品房小区、商业综合体、人才公寓并存,常住人口约2万人。
不同小区居住的群体不尽相同,如何做到分类治理、精细治理,引导居民把“生活共同体”变“治理共同体”,关键在于党建领航,党员带头发挥作用,示范带动群众人人参与、共治共享,让“睦邻善治”成为精神风尚。对此,学府家苑积极打造“和润家苑”党建品牌,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架构,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吸纳物业公司党员、业委会党员、在职党员、“三官一律”党员进入支部班子。并组建“红雁哨”“银翼哨”“清鸣哨”“巾帼哨”“杏林哨”5支治理队伍,构建纵向延伸到楼栋、横向覆盖所有居民的“瞭望哨”工作体系,让需求更快响应、服务更好落地。
“20分可兑洗洁精,30分能换抽纸洗脸巾,40分可领保鲜膜垃圾袋”。位于前黄镇的盛德家园,物管会开展“积分超市”建设,通过制定社区公约,引导居民践行文明行为,以文明行为积分为抓手,建立物品登记管理、积分评定兑换、信息张榜公示等制度,让居民自治行为数量化,以“文明积分”兑现物品奖励,激励居民参与扮靓家前屋后、垃圾分类管理、矛盾纠纷调处等事宜。
社区分类治理是推进精细化治理的必然要求。武进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将社区分为老旧社区、保障性住房社区、普通商品房社区、中高档商品房社区、人才社区、农民自建区六种类别,分类推进小区党支部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一小区一品牌”“一小区一特色”。深化“睦邻善治”品牌建设,总结推广以公约促治、协商自治等为内涵的“睦邻善治”工作法,加快形成精细化治理的价值引领、文化塑造、方法模式和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善治水平。
从“即时响应”到“主动服务”,干部多上门让群众少跑路
“同志你好啊,家里要迁户口了,我发现以前房产证上的信息不对,我又不懂,这可怎么办”。近日,前黄镇蒋排村网格员蒋睿在排查中发现,部分农村宅基地不动产证存在信息错漏现象,影响了村民的迁户进程及合法权益。得知情况后,蒋睿立即行动,上门拜访77岁的独居老人朱桂英,帮助其填写《不动产登记信息变更申请表》,并对接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开辟绿色通道,仅用一周时间将更正后的产权证送到老人手中。
一条2.5公里的龟裂路,是嘉泽镇闵市村村民的“心头刺”,因年久失修,路面狭窄、开裂等问题给村民通行带来诸多不便。为帮助村民解决“出行难”的问题,伟驰集团党委直属党支部组建“红色智囊团”,发挥其在工程施工、公路养护方面的专业特长,帮助闵市村制定修缮方案、优化施工流程、压降项目成本,助力实现“花小钱办好村民的大事”。武进区聚焦党组织及党员作用发挥,推广“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等做法,大力实施“双联双促”行动,用好资源、需求、服务“三张清单”,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以“党建+服务”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优化基层治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及党员专业特长,围绕农村基础设施提升、上门办理民生政策、困境儿童帮扶、独居老人关怀等群众“急难愁盼”,进网入格帮助协调问题2600余件。
从“数字管理”到“数据赋能”,强化及时响应让服务更高效
牛塘镇人民政府物管科董乾手机上收到了来自智慧镇街的下派的工单,显示网格中存在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他立即赶往现场对接物业公司,进行清扫保洁、有序停放车辆。从接收工单到办理结案全程用了15分钟。手机轻轻一点,事项就及时上报;第一时间反馈车辆乱停、垃圾乱堆放等问题,便会有责任部门“快接快办、办成办好”;事项处理完毕,还会得到处理结果“云反馈”。
“我们聚焦‘干部下沉、数据赋能’,深化智慧平台1+2+4+X体系建设,以责任闭环为逻辑,强化数据的系统集成,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干部有更多精力、更优服务帮助基层解决大小事”。武进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负责人表示。所有镇村干部、网格员人手一部终端,围绕12345工单办理、“九小场所”监管等事项,实时录入信息、上传图像、动态提醒,镇级平台动态集成各类信息,实现信息的一网采集。在此基础上,打通并归集民情、企情等各类数据端口,全面摸清、掌握辖区“人、地、事、物、情”,为工作溯源、分析研判、精准服务等提供数据支撑。健全“每日记录、每周总结、每月分析”的工作机制,对各类交办问题的解决路径、处置进展、复查结果等进行动态管控。
近年来,武进区学践“儒林实践”先进经验,借鉴运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网格化、信息化、责任化“三化融合”的治理路径,以“智慧镇街”平台建设为抓手,加强风险研判、源头管控,推动矛盾纠纷发现在萌芽状态、处置在基层一线,确保矛盾不上交。(张金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