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党员作为党组织的“中坚力量”和“行动先锋”,其素养高低、本领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能否行稳致远。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这一规划为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锚定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各地区各部门需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以高质量党员教育培训夯实强国建设的“红色基石”。
坚持“把脉时代”,在培训方向上“出实招”,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全程有“准度”。紧跟理论前沿、强化政治引领是党员教育培训的“核心任务”。党员教育培训必须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发展大局。不同行业、领域、群体、岗位的党员有着不同的需求,培训工作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应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对于农村党员,乡村振兴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是助力他们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的“有力武器”,能让广袤农村成为充满希望的“产业沃土”;城市党员要着重提升城市建设、基层治理、科技创新等方面能力,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企业党员则需加强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等培训,犹如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因子”,在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勇挑重担。
坚持“破旧立新”,在培训模式上“做实功”,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全程有“新度”。在党员教育培训中,内容创新是提升培训实效的“金钥匙”。培训内容要与时俱进,及时融入新思想、新政策、新技术,积极回应党员日益增长的知识和工作需求。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的当下,可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前沿知识专题讲座,帮助党员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掌握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工作方法和技能。此外,建立健全培训需求调研和效果评估机制至关重要。深入调研是了解党员培训需求和工作难题的“有效途径”,只有摸准“脉搏”,才能因材施教,制定出符合不同党员群体特点的个性化培训方案,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科学合理的效果评估是检验培训质量的“试金石”,通过考试考核、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估培训效果,进而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推动培训工作持续优化,实现培训质量“节节高”。
坚持“担当作为”,在工作落实上“施实策”,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全程有“力度”。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落地见效,离不开各级党委(党组)的高度重视与有力领导。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党建工作“大盘子”,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党委(党组)书记要当好“领头雁”,亲自谋划、带头学习,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良好局面。组织部门作为主管部门,要发挥好“统筹中枢”作用,做好培训工作的整体规划、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系统主管部门也不能“置身事外”,应各司其职、协同配合,为党员教育培训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共同打造高质量培训课程和活动。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立足党员实际需求和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确保每一名党员都能在培训中有所收获、有所提升。
(作者:顾周扬,中共绍兴市越城区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