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敢为先锋,奋力创造新时代新奇迹。峡江县巴邱镇蒋沙村党支部深悟其义,不断发挥“吉先锋”示范引领作用,结合村情实际,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移民新村共富之路”,成为农村基层治理与发展的典范。
注入“经验力量”,银发“吉先锋”绽放活力
蒋沙村珍视老党员、老干部这一宝贵财富,注重发挥他们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的丰富优势。蒋沙村原党支部书记毛本竹便是“银发吉先锋”的典型代表。草莓种植产业基地成立之初,他四处奔走,广泛发动党员和群众加入合作社。为了让产业顺利起步,他身兼数职,担任管理员和技术指导员,还积极鼓励村里的困难群众到基地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24年合作社培育出7名“致富能手”,村级集体经济突破39万元。毛本竹也凭借突出表现,多年获评“吉先锋”模范代表。
注入“志愿能量”,模范“吉先锋”激发动力
农村基层事务繁杂,应急处突值班值守任务艰巨,但蒋沙村从不缺挺身而出的“吉先锋”。毛小村本是一名渔民,在接到禁捕退捕通知后,率先垂范,规劝全村21艘渔船上岸,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力量。党员毛文辉主动担任“十户长”,积极为村内工作出谋划策。根据他上门上户登记整理的群众意见建议,村党支部联合镇妇联、民政、群众代表、党员、网格员、辖区民警等力量,开展普法宣传、政策宣讲、矛盾纠纷化解、送服务送温暖等活动,在他的调解下,每年化解矛盾不少于5起。党员志愿服务队已然成为蒋沙村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的“金钥匙”。
注入“人才流量”,在外“吉先锋”挖掘潜力
移民村的发展离不开在外优秀人才的支持。蒋沙村党支部立足本地优势,秉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理念,在党员人才毛建岗的带领下,成立蒋沙村“人才工作室”。大力组织乡土人才开展“带动技能增量、带动产业增质、带动群众增收”的“三带”行动,促进乡土人才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将人才优势转化为“种、产、加、销”优势。同时,采用“集中授课+基地实习+现场指导”的形式,与合作社发展相结合,组织乡土人才开展特色产业、非遗手艺等各类培训10场次,参与学员达180余人次,致力于培养和留住一大批热爱农村、心系农民的“三农”实用型复合人才。
如今,党旗飘扬在蒋沙渔村文旅融合、人才振兴、产业崛起的最前沿,组织强、文化兴、产业旺、百姓富的美好愿景变成现实。蒋沙渔村荣获国家3A级旅游景区称号,成功跻身滨水文旅名村行列,实现了从传统渔村到新式旅游社区的华丽转身。(峡江县巴邱镇党委委员、组织员 罗时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