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基本培训要狠抓“基本”

基本培训是干部教育培训中具有基础性、主体性、牵引性的培训任务。加强和改进基本培训工作,需在基本对象精准化、基本内容规范化、基本方式多元化、基本学制科学化上下功夫,构建全要素贯通的培训长效机制。

基本对象精准化,实现“应训尽训”。基本培训对象是基本培训的核心参与主体,是整个培训得以顺利开展并最终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推荐选拔必须精准定位,运用科学方法对培训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制定系统培训计划与班次安排。要重点抓好基本培训对象的“关键少数”和“绝大多数”,针对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年轻干部“源头工程”、中层干部“骨干力量”、基层党员“先锋前哨”四类重点对象,分别建立换届必训、晋升必训、转岗必训、适岗必训、应急必训“五必训”标准,实现精准覆盖与重点突破的统一。

基本内容规范化,实现“应讲尽讲”。把“政治铸魂”贯穿于基本培训课程体系中,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核心,对于全面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筑牢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根基意义重大。因此,基本培训课程体系务必坚守“政治铸魂”这一生命线,将政治训练深度融入基本培训的全过程,规范形成涵盖党的创新理论、党性教育、形势政策、能力提升、知识拓展的课程体系,促使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更加深入系统,政治训练更具扎实有效。

基本方式多元化,实现“应优尽优”。基本培训要取得实效,就不能流于形式,为完成指标而机械地开展。要用好“调研找题-学习解题-研讨破题-实践答题-评估结题-迭代出新”培训成果转化六步法,综合运用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学员论坛等多元形式,邀请政策制定者解读政策要义、行业专家分享实践经验、技术骨干传授实用方法,真正让党员、干部从基本培训中汲取智慧、掌握方法、防范风险,确保基本培训所学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效。

基本学制科学化,实现“应适尽适”。基本培训对象不同,培训的主要任务和课程设置就不同,培训学制周期也需同步灵活调整。要建立党委牵头抓总、组织部门统筹推进、培训机构具体实施的三级责任体系,依据干部层级、党员所属领域以及培训专题的不同,不断优化完善基本培训学制周期,以五年、一年等为周期具体设定各类基本培训班次的实施周期,有效化解工学矛盾,提升培训的灵活性与适应性,确保基本培训的制度化和干部学习的整体性、连贯性、有效性。(临沧市临翔区委组织部  周露)

[责任编辑: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