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深学细查真改 基层作风建设的“三味药引”

作风建设关乎党的执政根基,作为扎根一线的监督“前哨”,纪检监察干部必须紧扣“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靶向施策,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向深向实,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夯基固本。

以“学”立根,在真学真信中锻造政治三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新时代作风建设的“纲”与“魂”。基层纪检干部要跳出“照本宣科”的窠臼,聚焦政策内核与实践逻辑,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既要深研制度原文,把握“越往后越严”的基调,也要结合基层“小切口”透视作风“大问题”,如村级“三资”监管、惠民政策落实中的形式主义等,以“解剖麻雀”的功夫提升精准监督能力。依托“每周一学”“纪法讲堂”等载体,通过案例剖析、专题研讨等形式,推动纪律意识从“入耳”到“入心”,推动党员干部从“知敬畏”向“善作为”深化。

以“查”明责,在动真碰硬中涤荡沉疴积弊。查摆问题贵在不留情面、不避矛盾。“四风”问题往往隐藏在“一顿饭”“一张卡”的细节中。这就要求基层纪检干部既要以“显微镜”透视作风顽疾,紧盯公款消费、形式主义等易发领域,又要以“探照灯”扫描隐形问题,防止“四风”问题改头换面、反弹回潮。同时,需深挖问题背后的思想根源,从宗旨意识淡化、群众观念薄弱等层面剖析症结,从责任落实、制度漏洞等维度剖析病因,真正让“查”的过程成为自我革命、净化政治生态的过程。

以“改”固本,在纠树并举中涵养清风正气。整改落实是作风建设的“最终答卷”。基层纪检干部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从规范村级财务公开等基础工作到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突出问题,以“立查立改”的魄力推动问题清仓见底。更要注重制度建设,将整改经验固化为权力监督、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推动作风建设从“集中整治”向“常态治理”跃升。唯有让群众从清风正气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方能真正检验作风建设的成色。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基层纪检干部当以“学”明方向、以“查”促担当、以“改”践初心,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清廉力量。(文山州麻栗坡县委巡察办  李荣会)

[责任编辑: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