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党建论坛 > 正文

【党建论坛】让高质量党建更有温度

幻灯片-党建论坛

2025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如春风拂过心田,为新时代党建工作标定了“温度坐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高质量党建不仅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更是架起党群连心的“情感桥梁”。我们始终坚持以民生温度检验党建成色,将“有没有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没有赢得群众真心点赞”作为评判标准,让党建工作既有“高度”更具“暖度”,真正成为润泽民心的“及时雨”。

用红色基因厚植为民服务的初心温度。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是一部用红色基因熔铸为民初心的精神史诗。井冈山的篝火里跳动着“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的信念,长征路上的草鞋丈量出“半条被子温暖民心”的赤诚,延安窑洞的油灯映照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这些深植于血脉的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517.6万个基层党组织将党群服务中心建在街头巷尾,9900余万名党员化身“红色管家”,把助老送餐、托幼照护等238项民生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红色物业”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让老百姓感受到“幸福在家门口升级”。当党旗飘扬在社区网格、田间地头,当党员的身影忙碌在防汛救灾、科技攻关一线,红色基因便化作看得见的民生温度:江苏泰兴黄桥镇永丰社区“广场夜谈”议事平台让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当家人”,经济开发区印桥社区“泰治理”数字化网格平台实现民生诉求即时响应,姚王街道桑木社区“红色电商服务站”为创业者提供全周期服务。这深刻昭示:红色基因既是永不褪色的精神密码,更是丈量初心的温度计,唯有让红色精神浸润每项惠民政策、每个党员行动,方能谱写人民江山代代相传的时代华章。

以绣花功夫打磨基层治理的民生温度。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更是高质量党建传递民生关怀的重要载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治理智慧,在新时代基层实践中被赋予全新内涵——以绣花功夫织就民生服务经纬,既需要穿针引线的精准施策,更考验细密绵长的治理恒心。当老旧小区的斑驳墙面被精心修缮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社区议事会的协商声转化为惠民实绩讨论的好声音,高质量党建在基层治理应用中的穿透力还在增强。这些看似细微的治理实践,不但承载着老百姓的关切与期盼,更成为检验执政温度的试金石。当前,科技赋能让治理针脚愈发细密,大数据正将碎片化诉求编织成民生需求图谱。随着智能感知设备捕捉井盖位移、独居老人体征异常等隐患预警功能的运用,更加彰显了科技服务于人民的本质,让高质量党建深度融合进了民生需求。当60.6万个城乡社区成为治理创新的实验室,当9900多万党员化作穿行街巷的“红色绣娘”,这幅以人民为中心的长卷,正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温暖底色,绣出民生福祉的锦绣华章。

凭制度创新延续党群连心的长效温度。制度创新是驱动治理效能提升的核心引擎,要坚持以改革精神与绣花功夫的创新智慧,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民生温度。各地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动能,以基层治理优秀案例为坐标,深入践行高质量党建实际作用。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应用与制度创新,让资源有效整合,最终实现面向社区居民精准投放。泰兴市利用社区、社会组织、工作者、志愿者、慈善资源等社群及社会面效应,不断建章立制,深入创新,现被确定为江苏省“五社联动”机制创新试点单位。一个个鲜活切实的案例,成为基层治理制度创新、机制改进的“灵魂助推剂”,让改革创新四个字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还是落地于行的现实行动,更是党群连心的不变底色。用好制度创新这个“核心引擎”与“搜索引擎”,让高质量党建在基层治理方面不断提质增效,能永久提高群众满意度,跑出惠民“加速度”,提升党群连心的“高温度”,更能让基层工作“忙到点子上”。

(中共泰兴市委组织部 叶海峰)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