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微”力无穷 降本增效撬动增子坊煤矿“大乾坤”

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晋能控股朔州煤电公司增子坊矿以“向管理要效益、向创新要潜力”为导向,将降本增效理念融入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全矿上下从细节入手,通过技术创新、精益管理和全员参与,将点滴行动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走出了一条“小切口”撬动“大效益”的实践之路。

小改小革,让“金点子”结出“效益果”

在增子坊煤矿的综合维修车间,一台经过改造的废旧设备正在进行试运转,这是车间技术骨干们集众智之力的创新成果。他们利用闲置零部件对老旧皮带机进行升级,仅花费3万元便替代了原本需要30万元购置的新设备。“过去总想着‘换新’,现在大家更愿意‘修旧’。只要动脑筋,废铁也能变‘宝贝’。”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以来,全矿累计实施技术革新项目12项,通过修旧利废节约成本超百万元。

一线员工的智慧同样在细节中闪光。综采队工人王永军提出的“优化采煤机截割路径”方案,通过调整作业顺序减少设备空转时间,单日可节约用电1200千瓦时;生产技术科于呈祥带头设计的超前单体与U型棚链接装置经济实用,且支护质量提升效果明显……这些看似微小的改进,正以“聚沙成塔”之势推动矿井综合效益提升。

精益管理,拧紧成本管控“每一颗螺丝”

走进增子坊煤矿调度指挥中心,电子大屏上实时跳动的数据格外醒目。通过搭建“成本智能管控平台”,矿井将材料消耗、能源使用、设备运维等关键指标分解到班组、量化到岗位,形成“日统计、周分析、月考核”的动态管理体系。“每度电、每根锚杆的使用都责任到人,浪费现象无处遁形。”经营副矿长高翔介绍,仅电力成本一项,今年一季度同比降低12%。

在物资管理环节,矿井推行“共享仓库”模式,建立跨部门物资调剂机制,库存周转率提升60%;针对井下支护材料,技术团队通过优化支护参数,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将锚杆用量减少15%。一系列精准管控措施下,矿井产量和经营效益创近几年最优水平。

全员行动,激活提质增效“源头活水”

降本增效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成为增子坊煤矿全体员工的行动自觉。该矿党总支发起“全员创效、人人参与”主题活动,鼓励职工立足岗位提出合理化建议,目前已征集建议367条,其中58条转化为实际效益。通风区利用废旧钢管制作瓦斯检测仪支架,每年节省采购费用5万元;后勤部门通过错峰用电、节能照明改造,年降低能耗费用超20万元。

与此同时,矿井加速推进智能化设备升级:新采购的大型悬臂式掘进机,与传统设备相比,效率提升了30%以上;有序推进电子围栏系统、无视频监控不作业系统投入使用,做到安全管控不留死角、不留盲点。技术升级与人的能动性相结合,让传统煤矿焕发出新的活力。

从一颗螺丝的回收利用,到一项工艺的优化创新;从一度电的精细管控,到一个班组的效能提升,增子坊煤矿用无数个“微行动”编织出降本增效的立体网络。正如矿长李林虎所言:“效益就藏在细节里。当每个人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家的事,点滴之力终将汇成江河。”在这座矿山,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油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而背后凝聚的,正是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气。(晋能控股集团朔州煤电增子坊煤矿宣传部 金鑫)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