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执青春之笔 绘振兴画卷

作为一名青年干部,我深知乡村全面振兴不是展板上的蓝图,而是沾着泥星的脚印,是焐热民心的温度。当政策文件遇上方言俚语,如何让 “国之大者” 落地为 “民之小事”,需要我们在泥土深处书写振兴答卷。

以思想破冰引领振兴突围。青年干部要破除"等靠要"的思维定式,深刻认识到乡村全面振兴不是简单的资金投入或项目堆砌。浙江省安吉县余村青年干部将竹林碳汇交易与村民增收结合,使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这种创新思维启示我们,必须跳出传统农业思维,用现代经营理念重构乡村价值。青年干部要善于在政策框架内突破常规,将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融入乡村治理,用知识迭代推动思维升级。

用创新路径激活沉睡资源。面对空心化、老龄化等现实挑战,青年干部要成为资源整合的巧匠。陕西省礼泉县青年干部打造"共享果园"模式,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果树认养、云端管理,让城市消费者成为"云农场主"。这种创新实践表明,数字技术正在重塑农业形态。青年干部要善于搭建城乡要素流动的桥梁,通过电商直播、文旅融合等新业态,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让乡土文化绽放新魅力。

在躬身实践中凝聚振兴力量。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云南省独龙江乡青年干部扎进深山三年,与群众同吃同住,创新"火塘夜话"工作法,在火塘边听民声、解难题。这启示我们,乡村振兴的密码藏在群众的智慧里。青年干部要放下"学历架子",甘当"小学生",在春耕秋收中读懂土地,在家长里短中感知民心,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信任。

乡村全面振兴没有标准答案,但有共通的方法论:少一些“纸上画画”,多一些“现场办公”;少一点“等靠要”,多一点“闯干拼”。作为一名村工作人员,我深刻体会到,只有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把政策翻译成百姓语言,用真心换真情、以实干赢信任,才能真正激活乡村的一池春水。(浙江省嘉善县干窑镇 殳梦娇)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