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在缕缕茶香中探寻“何以中国”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4月19日至4月23日,“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主题活动在福建举办,如同一场文化与自然交织的盛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福建、探寻中国文化根源的窗口。

“闽山闽水物华新”,短短几字,便勾勒出福建的自然与人文之美。连绵的群山,不仅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承载着千百年的历史记忆。武夷山的丹霞地貌,宛如一幅天然的画卷,每一处峰峦、每一条溪流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浩瀚的海洋,赋予福建人开放、包容的性格,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扬帆起航,将福建的文化与商品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福建是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等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福建丰富的文化宝库。德化白瓷、福州脱胎漆器等技艺历经千年传承,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从传唱千年的南音古韵,到香飘四海的福建茶;从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妈祖信俗,到闽南传统民居的建筑智慧……福建非遗承载着跨越山海的文化记忆。

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茶”成为我国第43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

福建是我国茶叶的主产区。“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是福建人的生活写照。在“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相关44个项目中,就包含福建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等代表性项目。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可追溯至汉代,经过历代发展改革,清末初年已出现了岩茶制作的完善技艺,首开乌龙茶制作先河。今天,我们再看福建的茶:一片茶叶,“沏出”乡村致富路;一缕茶香,香飘四海。

把“茶”字拆开来看,就是“人在草木间”。山水有韵,草木葳蕤,好山好水出好茶。福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守护好每一寸山水,使得八闽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这是福建的骄傲,更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我们在缕缕茶香中铺开生态文明画卷,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福建是全国唯一以“福”字命名的省份,它以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中国的独特视角。中国的魅力不仅在广袤的土地和悠久的历史,更在于各个地区独特的文化和精神内涵。福建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亦是“何以中国”的生动注脚。(作者:李群)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