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作风建设须“头雁”领航

雁行万里,雁阵飞成“一”字形还是“人”字形,领头的大雁很重要。同理,对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而言,作风建设抓得实不实、紧不紧,领头的人很关键。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担当领导责任和示范责任,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形成“头雁效应”。

干事创业,往往一句“跟我上”胜过万句“给我上”。推进作风建设,首要的是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细照查摆,找出自身工作领域存在的难点、痛点在哪,根源在哪,找准解决问题的路径是什么、优化工作的方法是什么,做到以上率下,在改革发展一线“挂帅”,也在急难险重关头“出征”,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的好氛围。

作风建设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特点,预防“按一按就下去,松一松就反弹”的弹簧效应,必须把制度、规定的刚性拧进“关键少数”的灵魂深处。对此,需要构建闭环式、全链条的干部监督体系,既要把牢政治标准这个“硬杠杠”,精准识人用人;也要打好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专业训练、作风锤炼的“组合拳”。此外,准确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要对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保持高压态势,做到露头就打、形成震慑,只有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才能推动“关键少数”发挥带头作用,把严的导向立起来、让严的规矩硬起来。

久久为功,方能化风成俗。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余年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但作风建设容不得半点松劲,也决不能在“快活三里”歇脚。广大领导干部应拿出“头雁”的担当与魄力,始终以自身查摆的问题、群众反映的问题为导向,正视存在的短板,坚持“治已病”与“治未病”相结合,拿出“当下改”的举措立行立改,建好“长久立”的机制固化成果,以抓铁有痕的力度纠风治弊。最重要的是把“改作风”的质效体现在产业发展的成效、为民服务的实效上,在产业创新发展、基层社会治理、乡村全面振兴等重点领域中走在前、作表率,把好事实事办得“实一点,再实一点”,以“只见公仆不见官”的优良作风凝聚人心、推动发展。

(作者:聂晓 王明君)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