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人才工作需要久久为功

从对“DeepSeek”的热烈讨论,到“算力基建”“具身智能”等新词频现,科技创新已然成为热点。人才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能够推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因此,要久久为功做好人才工作。

既要抛出“橄榄枝”,也要栽下“梧桐树”。人才工作不仅要以优惠政策打出吸引人才的“金字招牌”,也要为人才成长打造优质生态。当前,许多地区通过设立专项引才计划、提供创业扶持资金等方式抛出“橄榄枝”,但人才的长远发展也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如搭建创业孵化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技研发中心等多元化平台载体,推动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究院,组织企业与高校建立创新联合体,为人才走出实验室、迈向企业打通“最后一公里”。同时,要完善高层次人才交流共享机制,打破地域和行业壁垒,推动人才资源高效流动。通过这些举措,既吸引人才“走进来”,又助力人才“扎下根”,真正实现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为创新注入持久动力。

既要栽培“大树”,也要选育“新苗”。人才工作坚持培“树”与育“苗”并举,既能为当下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牵引,也能为人才“储备库”注入源头活水,实现人才辈出、人尽其才。一方面,对于已经成长为行业“大树”的顶尖人才,需要持续给予政策支持、资源倾斜和发展平台,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带动整个领域协同发展。另一方面,青年人才思想活跃、精力旺盛,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各类科研领域中崭露头角,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潜力。然而,青年人才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着眼长远,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减少人才评价中的“繁文缛节”,为其成长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

既要统筹规划,也要精准“滴灌”。人才工作涉及工业、教育、医疗、科研、宣传文化等各领域,而“引育留用”四项工作也环环相扣,这需要组织部门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运用系统思维善作善成,做好整体规划,确保全面平衡。此外,人才成长、发展和作用发挥具有个体差异、领域差异等,只有精准施策,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才能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如在人才引育方面,需结合区域发展和产业特点,制定差异化引育政策,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发展潜力。总之,人才工作既需要宏观层面的统筹规划,也需要微观层面的精细管理,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人才作用最大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供动力。(中共江山市委组织部 徐杉杉)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