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在向下扎根中拔节成长

当前年轻干部普遍学历高、思想活、知识新,但部分年轻干部存在基层经验不足、复杂环境适应力欠缺等问题,导致在基层“水土不服”。年轻干部要明白基层是增强本领的最好课堂,实践是检验能力的鲜活考卷,群众是启迪智慧的人生导师,要勇于走进基层、走入实践、走向群众,沉下去淬炼过硬能力本领,在向下扎根中拔节生长。

把基层当做最好的课堂,在“泥土芬芳”中校准人生罗盘。基层天地广阔,干部大有可为。基层既是年轻干部锤炼本领的演兵场,也是直面民生百态、了解实际的课堂。年轻干部要善于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去聆听潮涌的民声,走出会场的方桌,坐到百姓的圆桌,去触摸政策落地最真实的温度。要用工作日志记录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动态的民生数据库,掌握基层群众的第一手资料。要在阡陌纵横间读懂群众眉宇间的期待,将调研笔记转化为民生台账,把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始终以脚步丈量热土,用双手感知冷暖,把基层当作“学习课堂”,将成长之根扎深扎实,在落实惠民政策的进程中校准人民公仆的价值坐标。

把实践当做最好的教材,从“知识云端”跨向实践大地。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真正的成长从来不在温室暖房,而在急流险滩,能力的提升也不在理论推演的沙盘,而在风急浪高的实战。年轻干部要学会“自讨苦吃”,敢于跳出“舒适圈”,主动请缨到矛盾窝里当“拆弹专家”,在项目攻坚前线做“突击队长”,于数字化改革深水区当“开路先锋”,在乡村的田野上磨练脚力,在信访维稳的一线锤炼定力,在应急处突的火线淬炼胆识,在攻坚克难中积累解决问题的智慧,以实践实现从“纸上方案”到“田间答卷”的跨越。

把群众当做最好的老师,由“书卷案头”走向群众心头。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群众处在实践第一线,既有见微知著的敏锐感知,也具备立足实际的深刻认知,更保持着与时俱进的鲜活体悟。年轻干部要甘当、善当、爱当群众的“小学生”,通过“板凳会”“院坝谈”等方式,在家长里短中捕捉治理灵感,在菜市场里读懂供需平衡,于茶余饭后汲取创新养分,在祠堂议事中学习矛盾调解技巧。要善于将群众创造的“土办法”转化为施政的“金点子”、变成政策工具箱里的“金钥匙”,让基层首创的火花点燃改革发展的引擎,真正实现治理智慧从群众中来、发展成果到群众中去。(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复兴街道办事处  秦柯棋)

[责任编辑: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