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4月1日设立以来,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目前已进入大规模开发建设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从“一张规划蓝图”到“城市雏形初现”,累计实施建设项目322个,参建央企30余家,总投资超8000亿元,高峰时期建设者突破20万人。雄安新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打造项目建设“行业枫桥”,全面加强涉工程建设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高质高效维护建设者合法权益,不断擦亮雄安建设最美“枫”景。
坚持党建引领,支部建在项目,巩固“枫桥式”战斗堡垒。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是推进工作的制胜法宝。河北省政协主席,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坚持将信访稳定与规划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每月召开党工委会研究部署信访工作,带头包联信访案件、带头深入重点项目解决问题。雄安新区秉持“把支部建在项目、把党旗插到一线”理念,推动基层党建与信访工作深度融合,先后成立高铁片区、启动区等多个“政企联合党委”,建设122个企业党组织和57个项目临时党支部,将参建企业党组织全面纳入属地管理。坚持企业、项目书记牵头抓信访,各级干部深入项目一线解决疑难问题,积极吸纳建设者中的党员、退役军人等组建党员志愿调解队,最大限度延伸组织触角、最快速度发现矛盾隐患,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有效发挥建设一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提升服务意识,调处深入工地,推行“枫桥式”工作方法。干部作风是决定一切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雄安新区连续召开7次作风建设大会,持续端正工作作风、树立为民服务理念,各级干部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坚持“周周看、家家到”和“走村入户”工作方法,做到“干部走进企业、民情遍访到位,调处深入工地、问题解决到位”。印发《关于健全完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创新“1+6+N”落实体系,建立涉工程建设矛盾纠纷“分、接、转、办、督”全流程服务保障,实现简单问题当场结,复杂问题当日转、三日办、七日结,疑难问题联合会商、限时解决。为每家参建企业、每个建设项目明确“调解专干”,建设“农民工权益保障中心”124个,定期开展星级评定,累计建设“五星级中心”36个。由雄安集团牵头设立“和合”志愿服务站,安排各二级子公司一把手轮流接待,要求各总包单位、各项目部随时响应,极大缩短反映问题解决时间,矛盾纠纷一次性化解率超99%。
创新激励机制,倡导行业自律,树立“枫桥式”风气导向。高质量维护建设者合法权益,企业是主体、行业是源头。雄安新区深入推进预防法治化,创新参建企业、建设项目信访工作量化评价机制,将涉工程建设类信访案件的走访、网访、信访、化解率、满意度、宣传炒作等情况纳入评价系统,依据信访案件发生量和办理质量进行减分,每月进行量化评价,评出ABCD等级,每季度评选“暖心企业、暖心项目”。对于排名前10%的A类企业,在招投标、市场准入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对于排名10%-95%的B、C类企业,逐案进行分析,开展工作提示、风险预警,加大工作指导力度。对于排名后5%的D类企业,列入负面清单管理,对其业务开展进行限制,加大联合惩戒力度。通过量化评价,将“优质建设企业”定义进一步具体化、人民化,倡导项目建设行业自律、引导企业提高规范意识,69家央企、国企主动做出“规范管理、守信履约”承诺,从源头上减少发生矛盾隐患的可能,涉工程建设信访案件总量下降超60%。
依靠科技支撑,畅通结算支付,探索“枫桥式”智慧平台。科技是促进各项工作的“第一生产力”。雄安新区严格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河北省源头治理欠薪问题实施办法》,积极依靠科技手段,不断规范款项支付流程、加大监督力度,最大限度减少发生矛盾纠纷可能。搭建项目工程款、劳务工资“智能支付平台”,广泛应用数据链、区块链技术,积极探索“智能合约+数字人民币”支付方式,规划内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款按期支付率达100%,“点对点”链上支付建设者工资超25亿元。下一步,还将积极加大投入,探索采用“项目化”方式,构建集合法律政策宣传、问题纠纷投诉受理、事项办理进度实时反馈为一体的“智慧维权平台”,真正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依靠“科技赋能”畅通建设者反映诉求、解决问题渠道,避免涉工程建设矛盾纠纷升级为信访案件。
强化业务培训,提升能力素质,打造“枫桥式”信访队伍。提升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是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雄安新区以“信访法治化大讲堂”为品牌,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业务培训。邀请上级业务专家为建设项目一线信访干部授课6次,对信访法治化建设要求进行深入解读,不断强化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安排新区群众工作中心业务骨干,针对四级访、网信访核心节点、业务流程送培训上门,累计深入雄安集团、参建企业开展培训40余次、参训超2000人。开展“创新领导力”体验式培训,组织“书记(经理)说案”,推动“悦居容东”“乐居雄东”“法惠容西”志愿服务。联合组织部门选派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到项目一线锻炼,发动心理咨询、法律咨询专业机构开展宣讲、提供法援支持。通过潜移默化、寓教于行,涌现出一批“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沟通协调”“明行规、知行情、说行话、了行事”的全能型、专家型干部,为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提供坚强支撑,有力维护了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大局和谐稳定。(雄安新区群众工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