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非一日之功,需以“强基、聚智、兴产”为引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步入“加速度”,让广袤乡村焕发新生机、展现新面貌。
筑牢基的“厚度”,以久久为功的毅力“夯基础”。乡村全面振兴,基础先行。这基础,既包括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涵盖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提升。基层干部要当好“施工队长”,既要着眼长远规划,又要脚踏实地落实。通过争取上级支持、整合社会资源、发动群众参与,逐步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气质”,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久久为功,方能筑牢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实根基,让乡村发展行稳致远。
汇聚智的“广度”,以广纳贤才的胸怀“引活水”。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第一资源,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核心力量。基层干部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广纳贤才,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全面振兴事业。一方面,要挖掘本土人才潜力,通过培训、激励等方式,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让他们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领头雁”。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外来人才,特别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以及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同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让人才在乡村留得住、干得好、有奔头。
提升产的“力度”,以创新开拓的精神“育产业”。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支撑。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经济基础,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基层干部要立足乡村实际,发挥资源优势,以创新开拓的精神培育壮大乡村产业。一方面,要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如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特色手工艺品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注重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繁荣,让农民腰包鼓起来,乡村生活美起来。
( 作者:王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鸬鸟镇人民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