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改文风 转作风 聚民心

在全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当下,改文风绝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各级各地各部门要把改进文风当成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统筹推进,并以制度革新托底,斩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乱麻”,推动清新文风蔚然成风,从而实现汇聚民心和守住人心。

改文风,就是要祛除“空心材料”的顽疾沉疴,纠正“政绩回报”的不良驱力。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在中央领导集体的率先垂范、大力推动下,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呈现许多新气象、新成效,“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的要求,自上而下、涤荡全党。但也要看到,在中央三令五申推动整改层层发力的同时,“材料花架子”却难除根子。“空心材料”的“政绩水分”本质并非“笔杆子”所愿,实质体现了领导干部作风不过硬。从表象看,整改不力是重要原因;从深层看,依附在各类“空心”材料背后的“政绩回报”,是导致材料注水和造假的内在诱因。一些领导认为,在急难险重的工作落实中,由于工作的复杂性难以在短期出政绩,所以宁愿选择“实干不行,材料来补”“‘兵马’未动,‘材料’先行”的“策略”来指导实践,用总结材料包装工作实绩成了部分领导干部雷打不动的观念和屡试屡成的招数。一些工作方案才出台,便安排“笔杆子”们闭门造车提炼总结典型经验,大力上报宣传信息,以展示领导有方、工作有效。而到干部考核时,善编能吹的“伪笔杆子”被不断提拔,真正冲在一线的实干者却被忽视和冷落,用材料“说话”、拿材料“邀功”滋生了“空心材料”好出官的念头。

改文风,就是要摒弃形式主义不正之风,践行“风清正气”的实干作风。当前,正值“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启航的关键历史节点,这一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呼唤唯实精神和实干作风。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过硬作风,在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上久久为功,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在材料上力求朴实、内容上开门见山、文章中杜绝空话、文件里不掺水分,力求语言从“官样文章”回归“群众话语”,让干部从“材料堆”中解放到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从“痕迹管理”向“效果评估”的转型,进而推动责任逐级落实,重建干群之间的信任。在调研工作中,既要避免抛开实际谈理论导致的“只开花不结果”,也要力戒抛开结论谈过程导致的只有“大画面”没有“长镜头”,更要杜绝只重视上级关注和批示给调研加上的“美颜”。坚持“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成效回来”的原则,确保调研中既报喜也报忧,做到立有据之论、谋有效之策、建管用之言,挤干调研的“水分”、留足纯正的“干货”,删除报告的“滤镜”、还原基层真实情况。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工作。解决好文风背后的作风问题,需上下同治,以学习教育为重要抓手,从党员干部的思想深处入手,通过调查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锻造过硬作风。唯作风实,文风方能质朴;唯文风清,政风方能向优向好;唯清风正气不断充盈,政治生态方能海晏河清。

改文风,就要推行“刀刃向内的制度革新,实现以民为 的治理理念“空心笔杆子”具有一定隐蔽性、欺骗性,善用大话套话空话掩盖庸政懒政,惯用“政治正确”的幌子遮蔽基层真问题。因此,挤干材料“政绩水分”,要注重体制机制改革的托底。比如,将改进文风纳入各级巡视巡察、监督检查和干部考察考核重要内容,定期查、长效治,避免“一阵风”“拉弹簧”,或常态开展文风问题整改“回头看”、常纠偏。从技术层面,落实成效、数据真实性等关键信息,应作硬性要求和相应的追责;从激励层面,组织部门要用好考核指挥棒,奖优评先、选任干部,大力推崇实干者先;从氛围层面,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作风建设始终,形成有效抑制不良文风作风的制度约束、组织压力和社会监督。同时,改文风也需注重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一些干部仍在材料中犯“党八股” 的老毛病,其“官话套话”盛行的背后,是脱离群众的思想根源作祟。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标对表在改文风上绵绵用力,就得改掉晦涩难懂的语言,改掉言之无物的内容,改掉动辄穿靴戴帽的风格,改掉长篇累牍的形式,改掉居高临下的说教。推行“短实新”的文风,本质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以优良党风政风凝聚党心民心、引领社会民风。

(作者:王洁,中共蒙自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