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把握“准、稳、狠”将作风建设推向纵深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党中央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向全党宣示了作风建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始终坚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新形势下、新征程上,各地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着眼要“准”、着手当“稳”、着力须“狠”,持之以恒地将作风建设推向纵深。

着眼要“准”。作风问题向来是具有复杂性、多样性、隐蔽性和反复性的顽瘴痼疾,倘若不能精准识别,就难免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困境,事倍而功半。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演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在反弹回潮中呈现出新趋势和新特征:一些地区,脱离实际定政策,在督检考中搞过度留痕、层层加码,变相加重基层负担;一些干部,“不吃公款吃老板、不进会所进小区”,将公然违纪转为暗通款曲,把违规收礼变为电子红包。当“四风”挂上一层“神秘面纱”,唯有练就“火眼金睛”才能真正洞察实情。面对老问题的新动向,眼光必须敏锐,要善于在“显微镜”下抽丝剥茧、在“放大镜”下辨析本真,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搭建预警平台、畅通人民群众举报渠道等方式,射人射马、有的放矢,让“四风”问题无隙可乘、无处遁形。

着手当“稳”。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作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一锤定音、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稳扎稳打、常抓不懈、久久为功。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既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又要探索细化具体措施,以确保作风建设行稳致远。“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历史经验和现实形势告诉我们,只有持续构建完备、科学的制度体系,才能真正夯实作风建设的如磐根基。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规矩的“高墙”越筑越牢。各地各部门,须当充分领会中央精神、善于结合治理实际、用活用好工作抓手,进一步依托“负面清单”“廉政档案”等多样化的体制机制,将中央关于作风建设的指示、要求转化为利于操作、便于执行的具体规范,让制度“长牙”,让约束“带电”,让“稻草人”现象无立足之地。

着力须“狠”。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同根同源、互为表里。风腐的交织共生,既掩藏腐败,又助长、加剧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严重破坏政治生态、污染社会风气,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只纠风不查腐,作风问题就会屡禁不止;只查腐不纠风,腐败治理成果就难以持久巩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一方面,要注意“由风查腐”,细查不正之风牵连的腐败问题,对于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要坚决严肃查处,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防止“破窗效应”。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由腐纠风”,深挖腐败问题背后的作风滑坡,将典型案例与经验教训灵活运用于各阶段、各形式的学习教育,力求达到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以查促改、以案促勉的效果与目的。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