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秀军(中国社科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中外比较研究部主任)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新时代以来,中国推出了一系列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作为新时代中国高水平开放生动实践的缩影,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为促进全球企业开放合作提供了展示和交易的国际化平台,助力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市场机遇。
4月13日至18日,第五届消博会在海南成功举办,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家企业共同见证了中国以更加开放之姿与各方共绘全球消费新图景。与美国滥施关税大搞贸易霸凌、制造全球经济动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消博会汇聚全球合力促消费、惠民生、稳增长,使开放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
消博会立足国家级展会定位,彰显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从诞生之日起,消博会就承载了服务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历史使命。经过五年的探索实践,消博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功能不断增强,已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得益于举办展会的创新思维和海南自贸港的政策红利,消博会正阔步迈向备受关注的高水平开放平台。
依托模式创新,消博会不仅发挥了高水平开放展会平台的核心功能,更通过“消博会+”模式进一步拓展了平台价值,促进更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释放出显著的积极溢出效应。在展会功能上,消博会立足各方需求和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拓展和创新展区主题,参展企业和品牌屡创新高。
在本届消博会上,斯洛伐克首次以国家馆形式参展,巴西圣保罗州、韩国济州道首次组织地区馆参展。本届消博会聚焦前沿科技领域,首次设立新消费科技展区,其中首次设置人工智能展示活动专区和低空经济展示专区,还围绕健康、养老、文旅、体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设置时尚生活消费等展区。
得益于与时俱进的办会理念,本届消博会参展品牌已从首届的2600多个增加到4200多个,展会面积突破16万平方米。同时,消博会的配套活动精彩纷呈,拓展了促消费的平台功能。本届消博会期间,商务部等6部门启动“购在中国”系列活动,新能源汽车众测环岛赛活动、全球消费创新暨免税与旅游零售交流活动、绿色消费暨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主题活动及可持续消费主题活动等先后举行,实现了活动与展会的双向赋能。
依托海南自贸港,消博会得到了高水平开放的便利政策支持。海南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海南自由贸易港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拥有与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体系,成为新时代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鲜明标识。
2025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海南正进入全面开放新阶段,将实施更独立的经济政策和简化税制,实现跨境资金自由流动、数据安全有序流动、资产自由流通,并创造更高水平开放政策红利。依托海南自贸港“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政策优势,叠加展会期间免税购物、展品税收优惠等措施,国际企业参展成本大大降低。
促进高水平开放合作
连续五届消博会的成功举行,不仅引领了全球消费趋势风向标,还搭建了中外企业交流与合作的桥梁,推动了一大批合作项目成交落地,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贸易与投资合作成果。本届消博会举办的采购商联盟启动仪式暨全球好物专场、电商专场以及国别专场三场供需对接活动共达成52个签约意向,意向签约金额约920亿元。消博会已成为促进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新型国际化平台。
消博会打造了全球消费精品集聚地,促进了产业链深度合作。消博会既为国际品牌直通中国提供了便利,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机会,创造了中外企业双向奔赴的广阔空间。无论是发达经济体知名消费品牌,还是新兴市场的特色产品,都因参展而拥有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快速通道。同时,很多国内品牌也拥有了与国际采购商对接的机会,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拓展全球布局。更为重要的是,消博会不断推动消费合作向其他环节合作扩展,以消费为杠杆撬动了产业链合作,促进了区域和全球产业链的深度对接与融合。五届消博会已促成了一大批中外企业在研发、生产、分销等环节的合作,一些中外企业共建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也开始建设或运营。
消博会推动了制度型开放,促进了高水平贸易规则与标准的对接与落地。在消博会期间,通过举行国际论坛和行业峰会等交流对话活动,中外企业深入了解各自规则与标准的差异,探讨了数字技术及跨境电商等应用领域的规则与标准,促进了彼此在贸易规则、检验检测等方面标准的互联互通互认。同时,海南还主动对接和引领高标准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规则,为参展企业便捷的贸易往来提供了制度保障。例如,消博会通过“展品变商品”“免税直销”等模式,大大缩短了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周期,帮助相关企业实现了现场签约销售。海南自贸港还发布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为贸易领域制度创新提供了示范。
共享高水平开放机遇
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市场和不断提升的城镇化水平,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48.79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5%。随着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2025年中国消费市场总体实现平稳开局,创新动能持续释放。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12.5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
中国消费市场的扩容与结构性升级并行,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方兴未艾,为中外企业提供了多层次的贸易、投资和发展机遇。2024年,中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和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较上年增长12.3%、11.1%和9.9%;全国网上零售额超15.5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2%。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限额以上单位通信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和家电零售额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6.9%、21.7%和19.3%,网上零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7.9%。
依托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消费潜力,海南自贸港更高水平开放政策红利将在消博会平台加速释放。2024年,海南进一步扩大59国人员免签入境海南事由,消博会参展企业还能享受展品在海关口岸“即到即放”等便利化措施,让国际商品更快触达消费者。2025年底封关运作后,海南全岛将成为一个“境内关外”区域,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货物进出口管理制度,服务贸易开放也将走在世界前列,将更有利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借助消博会平台,海南将向世界展现更多中国机遇,也将把各国机遇带到海南并传导到内地市场。外国企业可以通过消博会进入中国市场,带来高品质、多样化的消费品和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升级需求,并为中国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益借鉴。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22日 1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