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乡村治理 > 正文

用“心”解矛盾 处处好“枫”景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2024年以来,山西省吕梁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基层治理难点,积极探索矛盾化解与基层治理的新路径,推动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为建设平安吕梁、法治吕梁筑牢了坚实根基。

“一站式”调解:跑出矛盾化解的“吕梁速度”

“来这里解决问题既快捷又舒心,工作人员都非常专业,给出的处理结果很令人信服。”在文水县一站式多元调解中心处理完一起交通事故纠纷后,当事人满意地说。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近年来,吕梁市将“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印发了《吕梁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构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工作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细化任务分工。在调解中心统一设置醒目标识,科学划分功能区域,集接待服务、调解受理、专用调解庭等功能室于一体,实现了集约化管理,让群众走进一扇门就能解决所有事。

围绕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的高效运行,吕梁市在市县乡三级建立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对各类重大矛盾纠纷事项实行集体研判,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到位。同时,建立考评问责机制,对矛盾纠纷问题未及时化解的县、乡镇、村(社区)和单位进行约谈、挂牌督办等,责令限期整改。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解决”,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为了充实调解力量,吕梁市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机制,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招聘专职调解员等方式,不断壮大调解队伍。还持续加强对调解员的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和调解技巧,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截至目前,全市县乡两级“一站式”调解中心实现全覆盖,已受理矛盾纠纷21144件,成功化解18151件,化解率高达85.84%。

多元解纷:彰显制度创新的“吕梁智慧”

“案件进入诉前调解程序时,根据当事人申请,我们及时组织双方启动诉前鉴定程序。但面对25000元的鉴定费用,双方当事人态度出现缓和,我们应找准机会指导调解员再次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2024年5月,在文水县人民法院,法官们通过“诉前调解+诉前鉴定”模式为一起邻里纠纷寻求调解思路,最终仅用时12天便成功化解了积怨三年的矛盾。

“诉前调解+诉前鉴定”的熟练运用,是吕梁市构建多元解纷机制的一个缩影。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矛盾纠纷种类复杂、涉及利益多元且亟需有效解决的实际,吕梁市坚持多点发力,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构建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相结合的多元化解机制,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枫桥式工作法”。并持续深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助力转型发展”专项行动,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明确排查重点,实行重点矛盾纠纷排查“五个一”工作制度。印发了《加强村居(社区)法律顾问调解工作的意见》,把村居(社区)法律顾问充实到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担任调委会副主任,指导调解工作。

在市委政法委的指导下,全市各县(市、区)广泛吸纳网格员、基层干部、综治信息员、平安志愿者以及退休政法干警、律师、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等加入调解员队伍,充实多元调解力量,织密“大调解”网络体系,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全市先后建成人民调解组织2600余个,拥有调解员6700余名,覆盖乡村、社区和多个行业领域。这些调解组织和调解员活跃在基层一线,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累计已排查矛盾纠纷30248件,化解29068件,化解率96.10%。

汾阳市在学习实践“枫桥经验”的过程中探索形成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选聘出7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组成法律咨询专家委员会,负责评查化解党委政府交办的重大信访积案及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并提出法律意见。汾阳市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王瀚东总结称,此模式可及时发现问题并组织专业力量提供指导,降低风险隐患。

此外,吕梁市为提升调解效率,推动各县(市、区)将人民调解组织工作经费、以案定补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将调解员的最低生活补贴、以案定补等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实现调解经费全覆盖,保障调解员队伍稳定与作用发挥。

“三治融合”:打造基层治理的“吕梁样本”

梧桐镇是孝义市的工业重镇,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辖区内有七大煤焦集团。该镇积极构建以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核心的基层治理模式,以“1+10”综治体系明确党委责任,整合综治、司法、信访、公安、检察等多部门力量,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办公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协同联动,提升矛盾化解效率。此外,创新“网格化管理”与“片村联调”机制,划分网格,配备网格员收集信息、排查纠纷,并联合相邻村庄解决跨村矛盾,促进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预防化解社会风险、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平安和谐的重要法宝。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将“枫桥经验”的落地生根作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重要抓手,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防范、处置、引导的全周期链条,切实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

在离石区盛地社区,“无讼社区”示范点的创建成为了“三治融合”的生动实践。社区以党建联建为引领,联合市区两级法院,搭建共联、共建、共治、共享平台,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社区还成立了“法律服务队”,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引导居民依法维权。

“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是吕梁市大力实施的又一项基层治理工程,通过开展法律培训、法律宣传等活动,提升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引导群众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同时,积极总结推广基层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典型示范引领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创新,先后选树了23个基层政法单位、行业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调解委员会等各领域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先进典型,下发了《关于对全市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的表扬决定》,推动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典型的创新做法,继续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吕梁、法治吕梁。

“枫桥经验”是社会治理智慧与基层创新实践的结晶。从“一站式”调解、多元解纷、“三治融合”到“无讼社区”的创建,吕梁市扎实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站在新起点,吕梁市将持续贯彻“枫桥经验”精神,提升治理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谭轩文)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