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唱响文化强国时代强音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需要以更宏阔的视野审视文化发展,用创新的思维激活传统基因,在守正创新中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让文化强国在新时代唱响最强音。

深植文化根脉,以更坚定的文化自信涵养精神品格当故宫博物院将186万件文物数字化呈现在人们眼前,当敦煌研究院用科技让千年壁画“活起来”,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现代重生,更是文明传承的创新智慧。从良渚古城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到三星堆考古揭开古蜀文明神秘面纱,每一次考古发现都在夯实民族文化根基。广大党员干部要扎根文化沃土,带头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深挖地域文脉精神内核,创新运用数字展馆、沉浸式体验等载体活化历史资源,推动“非遗进校园”“典籍进社区”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建立基层文化实践基地。以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好文物背后的中国故事,在古籍整理、古建修缮中厚植家国情怀,让文化根脉在守正创新中焕发时代生机,筑牢民族精神共同体。

注入科技动能,以更开放的创新思维激活传统基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将农耕智慧与数字艺术完美融合;《长安三万里》动画电影让唐诗在银幕上翩然起舞;数字敦煌工程用8K技术再现壁画纤毫之美。这些文化创新实践无不揭示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不是非此即彼的割裂,而是破茧成蝶的升华。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当文化创新先锋,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运用3D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赋能文化表达。通过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搭建多元创作平台、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聚焦群众文化需求,打造既有历史底蕴又富时代气息的文艺精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在守正创新中构建现代文化生产体系,以文化事业体制改革为工具来破除发展桎梏,用文化创新成果增强群众获得感,让中华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绽放时代光彩,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构建话语体系,以更智慧的传播策略讲好中国故事从《流浪地球》系列电影输出中国式科幻美学,到网络文学海外用户突破1.5亿;从“汉语热”席卷全球180个国家,到中国网络游戏占据海外市场30%份额,这些文化出海现象标注着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坚实步伐。广大党员干部要搭建文明对话桥梁,支持推动跨国文化项目落地。依托中华文化体验中心,在进出口博览会、服贸会中嵌入非遗文化活态展示,构建双向交流机制。灵活运用短视频跨文化叙事策略,将二十四节气智慧转化为全球生态议题解决方案,让传统文化数字展成为世界青年共享的东方美学课堂,在文明互鉴中彰显中国智慧的当代价值。

(作者:吴腾,浙江省常山县球川镇)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