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绘就“三农”和美画卷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为进一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新的指引。乡村全面振兴,不仅承载着亿万农民福祉,更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伟大复兴,要聚合力、强规划、育人才,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聚合力,党群同心奏响振兴“协奏曲”。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体系的神经末梢,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毛细血管”。没有坚实的组织保证,各种政策指引、资金扶持都将沦为空谈,难以实现预计成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首要的就是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以此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要选优配强基层干部队伍力量,团结破难、实干进取,把集体利益、组织利益、群众利益前置,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积小胜为大成。要广泛调动村民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到田地、农房找答案、寻方案,通过村民议事会等载体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汇聚乡村全面振兴合力。

强规划,科学引路描绘振兴“大蓝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不可少的就是科学清晰的村庄规划、脚踏实地的发展路径。如若不考虑村情村貌、不统筹要素资源,只是一窝蜂地改造复制城市设施、风格,一股脑地照搬照抄现成做法、经验,他山之石终究难以攻玉,甚至还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只有结合各村实际情况,深入挖掘自身独特优势内涵,形成科学、长期的发展路线图,才能找准发展定位、走稳振兴征程。还要注重保护古迹文物、非遗技艺等宝贵财富,重视发挥历史、文化等软动能,把握好新与旧、创新与传承的关系,推动振兴走上快车道。

育人才,创新赋能激活振兴“新引擎”。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艾热克木·买买提明回乡推广科学种植,以短视频、直播等多渠道推介,让轮台白杏成为村民群众的小“杏”运;返乡高管鲍鑫启动“新村运动”,精准定位、锁定热点,湖州小杭坑宿营地火爆全网……有了人才,“空心村”才能重现活力,集聚前沿技术、时代热潮、创新创意。必须将人才振兴摆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突出位置,打好政策扶持、培训提升、资源倾斜等组合拳,加大力度挖掘本土农民、招引专业人才,培育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管理的职业农民。还要积极营造良好的乡村创业创新氛围,组织开展共治共享活动,提升新乡人的归属感、原乡人的责任感,推动新老村民和谐共融。

(作者:吴仪霖,中共义乌市委组织部选调生)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