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人民论坛 > 第32期 总第 423 期 2013年11月30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特别策划

决策问责与纠错机制建设体制背景分析

我国决策问责与纠错机制的转型面临着三个不可回避的体制背景:一是决策责任主体过于集权;二是整个决策程序不完善;三是当今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大环境影响了问责纠错的实施。要实现决策问责纠错的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需要联系我国的决策制度环境进行考量,在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的同时实现这一目标。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革,这一形势呼吁...

决策问责与纠错机制:内涵、必要性与瓶颈

实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途径之一是建立决策问责制。确定决策问责纠错的主体、对象、标准、程序等是建立这套机制的关键要素。应建立起一套基础制度来实现决策问责路径的科学化,其总体思路是将决策问责纳入法治轨道,实现决策问责法治化,避免出现政治迫害和政治专横。 决策有名词、动词之分,也有按制定主体、适用领域、时间跨度等标准划分的不同类型。本文从名词和行政决策角...

政府公共决策模式反思

我国政府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普遍使用权力模式和分割式的权威主义的决策模式。这种决策模式如果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强大监督体系,就会导致决策失误频发。建立与完善决策问责与纠错机制,不仅是基于决策在科学化与民主化上的意义,也是出于政府亟需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和行政决策能力的现实要求。应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治理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的决策问责与纠错机制。 决策是...

决策问责与纠错机制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对我国决策问责与纠错机制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决策问责与纠错制度虽已建立,但并不能有效约束政府权力。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表明,只有权力才能控制权力,所以应引入多元问责主体,既充分发挥党的纪律检查机构的监督作用,又强化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同时鼓励和拓展社会问责。另外,还需要加大对问责对象的惩罚力度,提高政府决策效率。 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恶性社会...

从根源上减少决策失误

决策问责与纠错机制的建构尚处在初级阶段。应通过强化外在约束来增加和提升决策科学性和民主化的内在动力,对决策者起到心理警戒和行为矫正作用,避免或减少决策失误,并使决策失误及时得到纠正,避免损失的扩大和无可挽回后果的发生。这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重要举措。 决策是领导活动的核心,也是领导机构和领导者必须履行的职责。尽管决策者都怀有美好的愿望,努...

公共治理

政府信息资源跨部门整合与共享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要求政府的信息管理模式应从层级化转向扁平化,实现对知识的动态管理。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进行审视,能够发现影响政府信息资源跨部门整合与共享的障碍,挖掘政府部门间的知识关联,发现对政府信息资源跨部门整合与共享有重要影响的环节。 【关键词】知识管理 信息资源整合 信息资源共享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跨部门整合与...

民族地区多元自治社会管理体制的建构

【摘要】多元主义是社会管理的主流思想,依法自治是中央提出的社会管理组织体制的要求。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应体现多元主义的管理思想,并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自治传统,将民族区域自治与社会管理群众自治相结合,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厘清“社会自治”与“民族自决”的基础上,应坚持国家身份认同,实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 社会管理 自治 国家认同 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思政工作创新途径探究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为多元时代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在工作机制方面改革创新,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要坚持党性、时代性和整体性原则,不可盲从。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机制 创新 途径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思想政...

构建有活力的公务员队伍

【摘要】当前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仍然在激励制度、激励手段、激励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此,一是应完善薪酬机制,满足公务员的正当物质需求;二是应完善选拔机制,满足公务员自我实现的需求;三是应完善情感激励机制,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四是应完善道德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选人用人风气。 【关键词】干部队伍建设 公务员激励 对策措施 2013年9月11日,...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保护执法改革研究

【摘要】城镇化进程在加快城乡一体化、推动“三农”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环境保护带来严峻挑战。应通过整合涉农部门的环保职能,下移环境执法权,建立公众参与执法的“一主多翼”模式,建立中央、省、县三级财政统筹负责制度,强化农村环保执法问责,形成以环保部门统一执法为主导,其他行政部门密切协助的合作型环保执法格局。 【关键词】城镇化 农村环境保护 环境执法机制改革 ...

政务微博创新扩散:过程与意义

【摘要】新媒体给传播学经典理论—“创新扩散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理论内涵。政务微博作为当今政府执政遇到的新媒体技术创新典型,其创新速度之快、创新扩散过程之复杂,皆甚于传统媒体;政务微博因创新扩散而产生的意义也迅速凸显,在提高政府公信力、破解“塔西佗陷阱”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正能量。 【关键词】创新扩散理论 政务 微博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

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转向与反思

【摘要】通过对十八大报告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段论述的解读,可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各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伦理取向等问题。中国共产党的责任伦理取向为处理各价值观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方向,且责任伦理应该把规则伦理纳入其中以弥补其不足。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执政伦理 责任伦理 规则伦理 十八...

产业升级与地方政府职能的发挥

【摘要】市场和企业的局限性难以避免,在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中,无论多强大的市场和企业都不能规避所有风险与错误。政府干预时机恰当能给市场与企业带来重大影响,但政府如果在不当的时机对其进行干预,就会起到阻碍作用。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政府干预的有效范围。 【关键词】产业升级 地方政府 职能研究 由于市场具有一定的负外部效应,市场在公共物品的提供、社会公平...

从十八大精神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十八大报告所论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具有有机整体性、统领全局性和历史发展性的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弘扬传承了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理论飞跃,十八大报告所论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现了新的价值诉求。 【关键词】十八大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价值诉...

政府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的角色与挑战

【摘要】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劳资关系问题仍然比较严重,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政府应找准自身在劳资关系中的角色定位,不要再一味地要求处于主导地位,积极完善劳资关系的制度设计和行政措施规划,正确对待并应对后经济危机时期处理劳资关系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政府 劳资关系 挑战 进入本世纪以来,伴随着劳动争议的飙升和工人集体行动事件的增加,劳资关系以其对...

创优争先活动对新时期党建的意义

【摘要】党的十八大强化部署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明确提出了要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先争优是保持党员先进性和对科学理论进行实践的要求,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动和激发党员积极性和创造性都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创先争优 党组织 现实需要 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再次部署了以改革创新精...

行政问责面临的“问题官员复出”常态化问题

【摘要】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尚处于初创阶段,无论是法律规定还是具体实践,都还存在诸如问责主体不明、问责文化滞后、问责效果不足等问题。其中,“问题官员复出”常态化问题更是对当前我国行政问责的问责结果、行政效果和社会公信力均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7·23”温州动车事故的行政问责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行政问责 问题官员复出 行政问责结果 政府“...

提升公共政府机构政务微博影响力策略研究

【摘要】政务微博是政府传播方式多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一种新兴平台,政务微博自身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对“青岛发布”进行研究,从发布内容、活跃度、传播力和引导力四个方面对“青岛发布”的影响力进行描述性统计,可以为公共机构政务微博如何提升其微博影响力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政务微博 影响力 公共治理 网络问政 自2009年9月上线试运营至今,我国微博得到...

突发性环境事件舆情应对策略分析

【摘要】政府越来越重视妥善处理突发性环境事件的舆情危机,但由于媒体环境的日益复杂以及政府公信力的降低,在面对突发性环境事件舆情的时候,政府还需要正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把握住新媒体建设与管理方面的主导权,从而提高政府应对危机的水平,不断加强政府对社会危机的掌握能力。 【关键词】舆情 环境事件 突发性事件 政府 突发性环境事件的特征 发生的频率高。当前经济的...

十七大以来党对马克思廉价政府理论的实践及经验

【摘要】十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大部门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度等实践了马克思的廉价政府理论,回顾和探讨十七大以来党对马克思廉价政府理论的实践过程及其宝贵经验,对于我们当前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十七大 马克思 廉价政府 十七大以来,我党在马克思廉价政府理论的指导下,在推行...

社会管理创新与基层社会矛盾化解

【摘要】社会矛盾是转型社会、两极化社会与全媒体社会三大结构性变迁所致的结构性矛盾,本质上是社会矛盾的双方在社会结构中出现的地位差异和角色对立。化解社会矛盾要破除不稳定幻象,以制度化机制创新社会管理,以社会力量转变政府职能,畅通社会媒体表达民众诉求的渠道。 【关键词】社会矛盾 社会管理创新 结构性变迁 空前的经济社会变革,在给城市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乡镇政府责任担当

【摘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成效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形势不容乐观,乡镇政府作为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最直接相关主体,责任重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在于乡镇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失衡、职能的错位以及自身监督机制的不足。因此乡镇政府应当转变职能,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 乡镇 政府责任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当代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下生态决策的公众参与

【摘要】当代人类中心主义和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而后者承认人的主体地位,同时高度重视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人们必须通过环境法治的途径,保障社会公众的环境参与权,正确处理人类和自然界之间关系,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当代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决策 公众参与 存在问题 解决...

构建传统行政审批为“零”的服务型政府

行政审批,在改革开放后作为政府间接管理方式的“替代品”大量出现,现已暴露出各种弊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减少审批数量、改进审批方式、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并在“体制—制度—机制”三位一体中确立行政审批制度更高的地位,把审批数量压缩到最少,从而向传统行政审批说“不”。 历史地辩证地看行政审批制度 在计划经济时期,行政审批作为一种政府行为,虽然普遍存在...

经济与管理

系统论视角下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构建

【摘要】私营企业是包括资方和劳方在内的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劳方、资方、政府、制度是影响劳资关系能否和谐构建的基本要素。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系统内外诸要素之间的关联,按照系统论的基本原则,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对构建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系统论 和谐 劳资关系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化的大生产,当代人类社会...

中国天使投资支持技术创业的障碍因素分析

【摘要】技术创业活动被认为是实现一个国家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天使投资契合了技术创业企业渡过最困难的早期创业阶段的融资需求,应该成为技术创业企业早期融资的最主要渠道。目前,中国的天使投资不足以支持技术创业的融资需求,而制度、环境、退出机制等方面不完善,是阻碍中国天使投资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技术创业 天使投资 障碍因素 20世纪80...

以分红权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制度路径

【摘要】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有科学有效的激励制度,但以前的企业激励制度对科技创新人员的激励效果都不明显,因此,需要创新激励制度。而分红权激励制度可以培育创新主体,激发创新动力,提高创新能力和改善创新环境,从而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主体条件、动力源泉和制度性保障。 【关键词】分红权激励 创新驱动战略 创新主体 分红权激励促进创新驱动战略的必要性 创新驱动...

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代转型之路

【摘要】搞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对社会主义企业的内在要求。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更好地肩负起自身的历史使命,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实行现代转型即从要求型向服务型转变、从政治型向文化型转变、从灌输型向互动型转变和从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为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转型期 国有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现代转型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

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现状与未来方向

【摘要】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我国经济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转型是农民增收的动力源,因此,农村经济转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透过对2008年以来近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的描述和分析,有利于总结农村经济转型的现状和问题,继而提出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转型的建议。 【关键词】农民收入 农村经济 经济转型 发展方向 收入结构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农业人...

资源型城市转型探索

【摘要】由于资源的过分开发,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呈现出产业机构单一、城市污染严重、基础设施不健全等严峻形势,导致其在转型过程中所需的转型成本过高,给当地居民和企业都带来巨大压力和困难。因此资源型城市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途径,努力实现经济的二次创新,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经济 可持续发展 资...

法治视点
社会民生
历史与文化

论经典在塑造与培养人类精神世界中的作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人的精神世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典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认识,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优秀作品,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主体思想。要重视经典在人的精神世界的塑造与培养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经典 阅读经典 人类精神世界 经典具有历史传承性...

小康社会建设与国家文化安全再思考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着文化殖民主义、文化分裂主义等外部挑战和传统文化遗失、体制建设改进和文化产业影响缺乏等内部因素的困扰。国家文化安全需要进行战略思考,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防御型的文化安全向积极对话型的文化安全转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文化安全。 【关键词】小康社会 国家文化安全 思考 在当今国际竞...

刍议防灾减灾文化自觉

【摘要】防灾减灾文化建设以防灾减灾文化自觉为思想基础和必要前提,以防灾减灾文化自觉的涵义为出发点,在批判继承我国传统防灾减灾文化、合理扬弃西方防灾减灾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尊重自然、尊重科学、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现科学发展的防灾减灾文化高度自觉,为推进我国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防灾减灾 文化 自觉 防灾减灾文化作为...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摘要】三大优良作风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三大优良作风同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它们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辩证关系。思想路线有着总领全局的作用,“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政治路线的核心内容,“批评和自我批评”体现了党自我更新的内在机制。 【关键词】三大优良作风 历史必然性 辩证关系 社会历史进程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的历史必然...

五四运动以来毛泽东文化观辑考

【摘要】在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史实践中,结合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路径,毛泽东对中国文化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索和探讨,并最终形成了作为科学真理的毛泽东文化思想。毛泽东文化思想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对深化当前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日渐深远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文化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体制...

历史建筑遗产地域性文化特色与保护利用策略研究

【摘要】历史建筑遗产是地域文化的体现,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更是地域风貌及人文面貌的体现。从历史建筑遗产反映的地域文化特色角度及其现存状况中,尝试分析出地域发展与建筑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对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历史建筑遗产 地域文化 保护利用 历史建筑是人类发展痕迹的见证,反映的不仅是当地的地...

邓小平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群众路线概述

【摘要】邓小平在领导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充分依靠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时刻保持与群众血肉联系的群众路线,为以后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完善提供了宝贵经验。邓小平的群众路线对新形势下加强群众工作、永葆党的生命力源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不断创造、总结...

哲学思想

国家自信的理论基础与构建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中国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形象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十八大强调“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如何理解国家层面的自信、自负、自卑?中华民族又该如何展现大国风范和责任担当?这些问题都迫切要求给予理论澄清和现实回应。 自信的理论解析 所谓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是实践主体在自我评...

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深层原因探析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宗教信仰者的个案访谈和田野调查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发生的深层原因—既有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完整的现代性”的大环境问题,也有大学自身的小气候问题。此外,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还与宗教文化自身的价值与传承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大学生 宗教信仰 现代性 跨学科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特别...

唯物史观与中国梦的科学理论内涵

【摘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梦具有丰富的科学理论内涵。中国梦坚持历史唯物论,实现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想与现实相结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历史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相统一,实现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从而与形形色色的历史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之梦划清了理论界限。 【关键词】唯物史观 中国梦 科学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双重理论逻辑

【摘要】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共同体的研究以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为起点,通过对市民社会双重特征的分析与考察,马克思建立了由市民社会过渡到真正的共同体的理论演进逻辑。在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逐步一致和人的本质理论逐步展开的双重逻辑推动下,共同体必然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关键词】传统共同体 市民社会 真正的共同体 ...

当前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与引导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各种各样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也随之而来,对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客观认识和分析当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特征以及影响和发展,加强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非主流意识形态  特征 影响 引导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形...

阿多诺对马克思主义批判辩证法的重构

【摘要】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是多年来引起极大震动的理论,它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精神相一致。它重新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的辩证法,并将其批判对象、批判方式和批判旨趣重新展示给世人。它的批判对象为传统西方哲学,批判方式是坚持彻底的否定性,批判旨趣是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阿多诺 否定辩证法 阿多诺是西方现代著名的哲学家,...

简论毛泽东的民生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摘要】我国传统的民生思想、马列主义民生思想、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思想是毛泽东民生思想的理论渊源。毛泽东认为,必须通过发展经济、教育医疗卫生事业、解决城市和农村就业问题、健全社会保障等路径改善民生。毛泽东民生思想,对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亦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 民生思想 理论渊源 毛泽东民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和我国革...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的意识形态世俗化

【摘要】意识形态世俗化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当代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途径,其核心是达成对其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的广泛接受和普遍认同。意识形态的世俗化发展过程是必然的,想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就是不断推动意识形态世俗化的进程向前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意识形态 世俗化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

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其当代启示

【摘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坚持不懈地探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体系,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也总结了一些教训。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借鉴延安时期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坚持理论武装为首、以人为本的理念、服务中心工作并结合实际创新,不断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延安时期 思想政治工作 启示 延安时期(1935 年红军抵...

陈云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中国化的贡献

【摘要】陈云党建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为理论依据,以中共革命战争和执政实践为现实基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形成了体系完整的党建思想。陈云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党的组织建设方面、党风建设方面、反腐倡廉建设方面的工作为推进马克主义党建学说中国化做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陈云 党建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陈云(1905年~1995年),...

毛泽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再思考

【摘要】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对党内民主的实现形式、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思考,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和经验,也留下了值得深思的深刻教训。对毛泽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进行再思考,可以为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汲取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政治建设 学术界对毛泽东...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摘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对意识形态斗争以及消解主流意识形态企图的政治回应,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总结反思的必然结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要有理论自觉,要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基本立足点;要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的研究;要注重从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入手实现理论掌握群众。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理论自信 理论自觉 ...

陶行知政治哲学思想论要

【摘要】陶行知整个思想体系的前提性基础是其对理想社会和理想之国的愿景,即对政治的民主诉求。基于此,研究陶行知的政治哲学思想意义重大。陶行知政治哲学的核心是对民主共和的社会理想的追求,其基本内涵是平等自由的共和精义,其基本路径是教育造国和民主化教育模式,其践行原则是引导国民过民主生活和国民的共同自治。 【关键词】陶行知 政治哲学 国民自治 陶行知是民国史...

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党的创新理论学习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一般指导原理,党的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的最新产物,是指导我们社会实践的理论成果。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党的创新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学习运用,是实现和升华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要求,也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党的创新理论 理论理性 实践理性 古人云:“索物于夜...

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影响力

【摘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核心内容,会议提出要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在信息技术、思想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意识形态在人类文化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并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调动和凝聚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意识形态 党执政能...

中国经验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政干部“微能力”之提升

【摘要】微博素养、微博能力是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时代,党政干部要更好地把握舆论导向,应对突发事件,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具体应从定位微博角色、驾驭网络平台、说好微博语言、做好日常管理和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提升驾驭微博的能力,善用新媒体。 【关键词】新媒体 党政干部 微博 媒介素养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我们的认知方式,微信、微...

协商民主的当代价值与政协实践

【摘要】西方协商民主理论,顺应了西方政治现实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背景同样期待协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载体,政协作用重大。面对政协存在的协商主体狭隘、程序受约、法制化保障欠缺等问题,要积极探讨改进路径,为协商民主实践提供广阔平台。 【关键词】协商民主 当代价值 政协实践 改进路径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心理学视角下对农民宗教信仰现状的调查及思考

【摘要】通过对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汝南村农民宗教信仰的性别比例、年龄层次、宗教类别、文化程度结构和信教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初步掌握了河南农民宗教信仰现状,并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了宗教在农村被接纳的原因。同时针对农民的宗教信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对策,以期能够正确地引导和规范农村宗教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民 宗教信仰 现状 心理学 著名社会学家彼得·贝格尔曾说:...

论创新对实现中国梦的驱动作用

【摘要】中国梦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标志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科技创新来驱动,只有依靠科技创新,中国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够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将科技创新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由政府引导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中国梦 科技创新 创新思维 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

国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