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人民论坛 > 第8月下期 总第 490 期 2015年8月20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第一言论

看清安倍谈话背后的政治“账本”

安倍谈话这场政治秀,只有“利益”,没有“道义”,秀出来的不过是日本右派对军国主义历史罪行拒不反省的事实。在国际上,这种态度恐怕给日本挣不来“面子”。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法,要率先遵守

从个案突破、检查风暴到长效机制,这是通常所说的“坏事变好事”的三部曲。如果要对天津爆炸案进行真正地反思,这三步就一定要走下去。

论坛特稿

做好国企改革的“加减乘除”

促进生产力不断发展,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就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做好国企改革的“加减乘除”。做加法:全面评价,强化监管,提升国有企业效率;做减法:减少保护,政企分开,维护公平市场环境;做乘法:发挥优势,分工协作,促进生产力成倍增长;做除法:回馈社会,改善民生,更好体现公有性质。

特别策划

透析“新东北现象”

2014年以来,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曾一度辉煌、领跑全国的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出现严重下滑,甚至“断崖式下跌”,被称为“新东北现象”:2014年,东北三省平均经济增速不到6%,低于7.4%的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上半年,吉林GDP增速为6.1%,黑龙江为5.1%,辽宁为2.6%,分别排在全国倒数第四位、第二位和第一位。

经济新常态下的“新东北现象”辨析

2012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出现较大回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今年上半年甚至滑出了“合理区间”,基本处在全国的最后几位。但也应辩证地看到,东北就业、物价、收入等指标整体上是稳定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许多积极因素。“新东北现象”的出现,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遇到的新问题。

东北经济“降温”令人揪心

东北振兴关系民族复兴大局,应列入国家战略新格局中,进行通盘考虑。东北为国家发展做出过贡献,今天面临浴火重生的转型升级更需要国家的援助。国家要加大区域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人才援助力度,给东北转型升级增添新动力。

如何看待当前东北地区的经济状况

东北三省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出现明显下降的事实,原因不是单一的,需要一个综合的解释。要从微观和宏观、体制与政策、产业与企业、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状等多个维度看待和分析东北地区出现的问题。

东北“排头变排尾”究竟为哪般?

计划经济时代,东北曾经辉煌过,是中国的排头;向市场经济转轨后,东北逐渐落后,变成了排尾。东北经济落后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三个落后:思想观念落后、体制落后、产业结构落后。当前东北应当抓住东北振兴新十年、经济新常态、中国制造2025等机遇,做好加减乘除法四大法则,加快发展。

对东北经济衰退的深度解读

从东北三省的政治、经济和人文环境看,东北地区存在不少掣肘经济的因素,主要有政府制约市场,政策约束企业;经济结构单一,增长方式欠缺;人口数量下降,人才需求迫切等。以德国为榜样进行智能化改造,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相融合,实现“再工业化”将是东北再振兴的核心选择。

实现“中国制造2025”,东北系之一半

能否实现东北制造业的成功转型,实际上成为了我国是否能够顺利实现“中国制造2025”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部分。东北制造业实现了全面转型升级,不仅可以再次重振东北经济发展,而且对于实现我国在十年内成为制造业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振兴东北,国有经济要尽主导之责

在东北经济振兴中,国有经济能够、也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为了注入产业活力、激发产业活力,国有经济应在增量调整方面和存量调整方面发力。国有企业要做市场主体表率,不断增强自身持续发展能力。

治理现代化是重拾东北辉煌的基石

新常态下东北振兴不是简单的政策扶持,而是要快速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但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是要有符合发展需要的治理结构保证。要打造服务型政府,按照十八大精神,尽快完成政府职能的转变,努力推动政府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民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只有这样,制约东北的体制机制性因素才能彻底消除。

东北地区走出低谷的三条路径

东北地区出现本地市场支撑不足、域外市场开拓不力等现象,而投资驱动短期内未能拉动本地市场、主导产业发展长期局限国内市场、开放发展长期依赖个别国家等,则是导致“市场”出现问题的直接原因。东北地区要走出低谷,必须踏踏实实做好稳定原有市场份额、积极抢占市场份额、着力创造市场份额三项工作。

新区域经济战略中的东北棋局

在“四大板块+经济支撑带”的新区域经济战略中,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发生重大变化,由过去单纯的“板块”战略向“板块+类型区”战略转变,即由过去的以东北地区为主向巩固深化东北、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转变,由此呈现出“1+2”的东北振兴新棋局。

东北困局下“扩大开放合作”大文章怎么做

受到国际政治、外交等影响,加上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与政策制约,以及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原因,东北对外开放的进程并不顺利。推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提出的对外开放大战略,东北地区要抓好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谋划互联互通的大通道建设,推动优质富余产能“走出去”。

热点述评

干部“能下”之难的症结所在

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主要就是“伯乐相马”制,这既是导致用人腐败的主要制度根源,也是导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主要思想根源。要实现我国干部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就必须痛下决心,从人治的窠臼中跳出来,坚定地走向制度之治。

“能下”新规可能面临的最大现实难题

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是将“要么原地踏步,要么进步”的单向激励完善为“干得好就进步,干得不好就退步”的双向激励,填补了负面激励的缺位。期待《规定》能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汲取更多经验智慧,真正成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走向动态化的治本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品格

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治国理政实践中,可以总结概括出其治国理政的品格。问题意识、直面难题、敢于担当、辩证思维、刚性执行、战略定力是最为鲜明和突出的。而其中最为核心的,是问题意识、敢于担当、刚性执行,它是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各个方面的一条主线。

2015下半年腐败与反腐败发展态势考察

十八大以来,党不断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打虎”“拍蝇”显示强大震慑力。今年下半年,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相持态势,让清风正气成为社会常态依然任重道远。在反腐高压态势下,要形成严厉惩治“不敢腐”、约束行为“不能腐”和激励廉洁“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三严三实”教育,掐中从严治党“命门”

对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员干部中开展的以“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为核心内容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如果真的这样扎扎实实落实到位的话,无异于是“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现实增强版!

“制造3.0”:“中国制造”升级的战略选择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为加速实现“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必须在制造领域寻找新的突破口,实现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制造3.0”不同于传统的制造,其理论远远超出常规制造的理论和技术范畴,更多地依赖于新的科学原理和理论基础,对我国在下一轮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具有战略意义。

民生民意

首都人口发展的关键特点及趋势研判

首都人口规模膨胀是一个世界性难题。2014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再提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且在特大城市户籍管理上允许“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对于北京而言,未来要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视野中,在兼顾城市发展和民生保障的前提下实现人口的有效调控,必须把握当前人口发展的五个关键特点,明晰四点发展趋势,以确保人口总量调控和城市生机活力的协调统一。

行政公益诉讼试点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十八届四中全会后,行政公益诉讼问题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学术争议的焦点主要是制度构建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而必要性与可行性问题则退居其次。当前,试点工作启动在即,无论是相关的基础理论,还是具体的程序制度、机制,都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专题调研

房山成教推进基层善治

近年来,北京市房山区以成人教育为抓手,整合各类教育和学习培训资源,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五大因素促成教创新发展

新世纪以来,在各地成人教育不断弱化的情况下,房山区立足实际,艰难探索,锐意进取,走出了一条成人教育创新发展之路,为促进经济转型与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探索。

创新社会治理的积极探索

房山区融成教工作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之中,融成教工作于城乡统筹发展之中,融成教工作于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之中,走出了一条成人教育提质增效、快速发展的新路子,其经验值得总结。

为经济转型提供人才保障

房山区从战略视角创新成人教育工作理念,把握成人教育发展规律,深化成人教育改革,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为区域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三个创新助推农村文化建设

房山区以成人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为抓手,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从根本上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引导新农村建设向更加深入的领域推进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

夯实治理地基的房山经验

房山区在成人教育领域的创新性实践,为回答社会治理实践中的难题做了十分有意义的探索,开拓了社会治理的新途径。

把终身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新世纪以来,成人教育工作创新在推动房山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的作用不容低估。

文化纵横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核心命题

调研显示,目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存在三个问题,即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整体偏低,中国文化产品供给与国外民众兴趣点脱节,文化传播渠道与外国民众媒介使用习惯存在偏差。基于此,文化“走出去”在重视“供给”驱动的同时也必须更加重视需求驱动,注重内容层面的阶段性递进、媒介层面的融合趋势、策略层面的共通故事表述。

我国媒体汇聚传播社会正能量空间很大

近年来,我国传媒业发展迅猛,对推进社会各个领域的建设发展贡献很大,但是,也听到很多人感叹电视频道和栏目增加的多,电影生产上映的多,可是爱看的不多。综合大家的意见,笔者认为各种媒体利用其平台和独特优势,汇聚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空间非常大。

读史札记

清朝高官名臣缘何搞政治信息腐败

清代信息腐败主要在政治领域,曾发生过多起严重的信息腐败案件。但在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根本原因是封建皇权社会无法真正建立起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有效制度。而如果缺乏“制度笼子”,那些隐藏在人性阴暗处的贪欲、虎视眈眈的国外间谍就有可乘之机,技术发展带来的治理盲区,也难免就会变成腐败滋生蔓延的温床。

人民日报报系与中共北方局、中共华北局的 组织隶属关系简述

人民日报报系,始发于1927年8月创建的中共中央派出机构——中共北方局。报系中的《抗敌报》、《晋察冀日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及华北《人民日报》等,在新中国成立前均是中共中央北方局的下属机构——中共晋察冀边区总军区军政委员会、北方局北方分局、北方局晋察冀分局,及其继承机构晋冀鲁豫中央局和晋察冀中央局直至中共华北局,这一连续组织系统内的党的机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