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人民论坛 > 第2月下期 总第 471 期 2015年2月15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第一言论

管住退休官员“沉淀”的权力

退休官员是一份宝贵的人力资源,应该提倡他们在健康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只是,退休官员与现任官员联系密切,其“退而不休”也易导致权力期权和社会不公现象,因而应对其“再就业”予以正确引导和科学规范。

高校科研获奖隐忧

奖励是一种导向。各级政府应通过完善措施、增加立项和加大激励等办法,大力支持高校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来开展科学研究,大力支持高校开展环境问题的科学研究。环境问题和人才培养问题关乎我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与实现“中国梦”息息相关,高等学校要不辱使命,做出贡献。

论坛特稿

努力提高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

要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就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用法治来保障民族团结。党和国家对民族法律法规体系进行的制度设计和规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符合中国国情,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先进性。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法治化是关键。我们要牢牢树立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开创民族工作法治化的崭新局面。

加快发展湾区经济 服务“一带一路”战略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全球形势变化,统筹国际国内发展,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广东要主动作为”的指示,积极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加快发展湾区经济,推动建设粤港澳世界一流湾区,努力为“一带一路”提供有力支撑。

特别策划

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思想

大国复兴需要伟大思想的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成为统一全党共识、凝聚中华民族奋进力量、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演进脉络与重大意义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陆续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最近,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将其整合,形成了“四个全面”的重要思想,并且明确强调,这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而提出并形成的战略布局。本文就“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过程、逻辑关系及重大意义进行了阐析。

“四个全面”:习式战略布局新特征

我党一系列重大的决策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实际,蕴含着“强烈的问题意识”,经过几个阶段的演变,最终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问题”与“主义”的交互作用,催生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抓手,以不断发展和推进着的民族复兴的进程为目标,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系统,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和指导性的理论画卷。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集中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所秉持的根本指导思想,代表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新观点、新理念和新突破。

新常态下小康社会建设路径探讨

在“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是纲。纲举目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要深刻认识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习式改革战略的六大突破

习式改革战略是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其突破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开始了全方位、配套性的“整体性改革模式”;顶层性、设计性、普惠性的“理性改革模式”;对原有和新增社会资源分配同步改革的“增量与存量改革相结合的改革模式”;短期验证、全面总结、快速推进的“渐进改革与快速改革相结合的改革模式”;国家和政府改革与社会改革同步推进的“主动式、共时性改革模式”;自信有为、主动担当的“大国气派开放模式”。

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遵循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地形成一系列科学的治国理政思路,呈现出从人民群众最关注问题入手、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善于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心系群众的新特点,进一步提出符合实际的一系列有效举措。

论法治中国建设的五个关系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法治中国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就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法治与改革、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其他“三个全面”、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与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等关系作了明确的论断,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法治中国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法治论述关键词

自十八大以来到四中全会,习近平同志对法治建设的重要讲话篇章颇多,有很丰富的论述。这些论述是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构成部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逻辑

法治体系建设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构成,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法治铺设的轨道上进行,这不仅是三十余年改革经验的凝炼,更是确保重大改革稳妥有效的根本保证。因而,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际是对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部署。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深刻内涵

“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分析新时期党的建设基本态势与客观要求、自觉运用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从严治党从转变作风入手,通过反腐败发力,用制度作保障,用信仰塑灵魂,从小到大、从外到内,标本兼治、固本培元,勾勒出了习近平总书记管党治党的实践逻辑。

习近平党建思想四大特点

习近平党建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树立牢固的人民主体观是习近平管党治党思想的最根本要求;以中国梦统领执政理念是习近平管党治党思想的最大亮点;坚持从严管党治党是习近平管党治党思想的最大特色;注重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习近平管党治党思想的最重要内容。

精品力作

如何确立合意的中国经济新常态

中国经济仅有增长减速而没有增长质量的提高,并不是我们希望见到的一种常态。相反,如果能够在增长减速的同时提高增长的质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就能减轻增长减速的冲击,甚至能够在中速增长的情况下使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所以,在较高效率支撑下的中速增长,才是我们希望建立的新常态。我们在当前的情况下要控制风险,保证全面改革顺利进行;要控制和消解风险,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要坚定有序地推进改革,保证合意的新常态得以确定。

热点述评

政学两界精英流动现象透析

政治精英流动的规范和顺畅是开放、合理、成熟的政治系统的重要标志。政治精英的流动方式有纵向流动与横向流动两种方式。政治精英在不同界域之间跨界的横向流动,能够实现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的人才交流,激发政治活力。

干部交流需“知人善任”

实行干部交流制度,让干部在更广阔的范围、在不同的环境和岗位上经受锻炼,就可以较快地弥补干部由于阅历单纯、缺乏不同环境和多种岗位锻炼带来的视野不宽、经验不足、组织领导能力不强的缺陷,使之尽快地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中国农业新常态 演绎逻辑

中国农业面临“两板挤压”、“双灯限行”、“六产开拓”的新常态。把握新常态,积极应对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业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要演绎好农业新常态这个大逻辑,农业必须重新认识自身,重新解释自身,重新谋划自身。

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国际经验

纵观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转变历程,资源环境的“倒逼”、可持续发展理念、低碳绿色发展方式、科技革命和制度安排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是实现由环境恶化到生态良好转变的基本条件。对我国来说,要实现跨行政区的生态环境共建共享,制度保障尤为重要

中国经验

深圳发展湾区经济的几点思考

发展湾区经济,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谋划,主动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举措。准确把握湾区经济内涵特征和演变规律,对于加快发展世界一流湾区经济,更好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打造湾区经济,续写“弄潮儿”辉煌

2014年,深圳市提出了全力打造和聚合前海湾、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等产业群,加快“湾区经济”建设,努力将深圳塑造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服务“一路一带”国家战略的发展新思路,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深圳湾区经济助推中国开放

发展湾区经济,就是要用新的思维、新的视角谋划一个区域未来新的发展,通过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互动,塑造滨海城市新的魅力,实现更高质量、更高能级、更加科学的区域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的凌海经验

辽宁省凌海市“美丽乡村”建设对实施美丽凌海、文明凌海、法治凌海、创业凌海、幸福凌海“五大战略”起到了强力推动作用。

民生民意

当前传统村落演变态势堪忧

中国传统村落正在遭遇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江河流域”传统村落回访考察发现,调研范围之内的传统村落中,约3天就有1个消亡。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非常复杂,有迫于城镇化发展趋势的,有源自思想认识方面的,有政策法律方面缺位的,有政绩思维、经济利益驱动的。这使得与国家民族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传统村落,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

思想名家

郑新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先行者

郑新立,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指导老师、国家信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指导老师。参加了中央一系列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在计划和投资体制改革、宏观经济调控、中长期发展政策等领域,都有较深的研究和独到见解。

读史札记

清代地方集团性贪腐案频发镜鉴

清朝惩明代之弊,为了避免监察官员介入党争,大力发展奏折制度,意图以官员之间的互相监督,取代过去的监察制度。但随着奏折制度日渐常规化,“密”折色彩褪去,奏折已经无法实现官员间互相监督的作用,反而使官官相护的现象更加严重,官场中的贪腐也愈发不受约束。监察制度的弱化与缺失,是造成清代官员大面积腐败甚至是有组织犯罪的主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