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人民论坛 > 第4月下期 总第 477 期 2015年4月21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第一言论

沈大伟唱衰中国是酸葡萄心理在作怪

沈大伟唱衰中国,其实是他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在内心形成的巨大失落感的自然流露,只有诋毁中国形象,鸡蛋里面挑骨头,才能让他的失落心理得到些许平衡。

打破久拖不办的审批“沉疴”

当下存在的“审批难”问题,其实质是政府相关部门自身定位不准确,体制机制存有障碍,使得审批环节成为束缚市场与社会潜力释放的重要因素,影响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形成,不利于经济整体效率和能量的提升。

论坛特稿

积极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伟大实践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法治中国,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需要方方面面、上上下下的共同配合和行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农工党要以法治建设为参政履职的重点,着力提高法治思维,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努力推动科学立法,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作贡献;要积极参与协商民主,为推动科学决策发挥作用;要切实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推进依法治国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特别策划

关注官场新秩序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胸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我们党进行了30多年来最为波澜壮阔的官场生态重建,内政外交等各领域呈现崭新局面。

“官场生态重建”公众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最为波澜壮阔的官场政治生态重建运动。两年多来,官场呈现哪些新气象,有什么新特点,新气象对中国社会未来走向影响几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和隐患,政治生态如何构建,如何让官场新秩序成为常态等,围绕这些问题,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近日展开了专题调查。

官场新秩序还是一个趋势,远未形成定势

官场风气虽然有变化,干部队伍形象也得到明显改善,但这种新秩序还仅仅是一个起势,远远没有形成定势。要坚持在官员认同上下功夫。思想先于行动,作为官场秩序的主体,官员的认同是实现官场新秩序常态化的关键。

官场新秩序是否建立,有待进一步观察

习近平上任以来,官场中留存的旧秩序被极大地颠覆和改变,“官吃”、“官用”、“官拿”、“官消费”的风气得到一定缓解。“打虎拍蝇”的反腐工作确实让人捕捉到政治生态中的新气象,但官员不作为现象蔓延、旧秩序中陋习的惯性使然、市场与法治的缺漏等问题给新秩序的建立制造了威胁和挑战。官场的新秩序,只能是一个动态的秩序。是否能越走越好,就要看我们的努力了。

不能有官场新秩序已建成的麻痹思想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然而,经济新常态下官场出现了不可预期的常态,即官员不作为的常态,因此,要建立有所作为的官场新秩序。当下,不仅经济要转型,吏治本身也应该进行转型。转型的方向,就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的官场新秩序还未建成,制度建设没有终结,因此,官场新秩序已建成的麻痹思想要不得。

新秩序下为官者需要八种意识

构建官场新秩序,制度建设固然非常重要,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官员的自身素质更为重要。只有加强对官员为官之道的教育,使各级官员永远保持信念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法治意识、担当意识、使命意识、时代意识、奉献意识,并时刻以此为警醒,官场新秩序方能保持下去。

始终警醒人性的私欲任性

官员们出现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身处官场的官员身上始终存在着公与私的角色冲突。当人性的私欲任性放大时,“恶”便产生了,比如贪婪、荒淫、跋扈等,这些“恶”再借助公共制度赋予的公权力,给社会造成的破坏之大已经是有目共睹了。要把人性的恶魔关进笼子里,解决的要义在于“三观”的不断完善和改造。

腐败“心”说:落马贪官五种典型的不良为官心态

在现代社会中,违纪和腐败既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行为。国家公职人员在权力面前,没能正确认识公共权力的本质,没能坚持自己的党性和本心,从而在思想上、心态上产生了歪曲和错误的理解,将权力私人化、资本化是导致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

“官场新秩序”常态化,首要解决的还是制度

政治生态外部表现为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而内在的却是党性的反映。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建党的那天起,就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作最高追求,从不追求或谋取任何个人的私利。因而,政治生态和党内政治生活出现的种种不正常现象,都是违反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的,也是我们要旗帜鲜明加以反对的。

扬清吏治一靠德治,二靠法治

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会上,习总书记提到要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净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既是当前展开的反腐倡廉运动的既定目标,也是今后官场的新要求、“新常态”。然真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古往今来在净化官场生态上,就多有曲折,净化官场生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用民主与法治的原则确立官场新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齐心协力,励精图治,通过反腐与整肃吏治的一系列举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获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也振奋了全国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和意志。种种迹象表明,经过两年多的积极努力,我们已经逐步扭转了官场的一些不良风气和作风,初步形成了官场新秩序,也确立了一些官场新理念。

大变革时代呼唤新官场秩序

治国必先治吏。全面深化改革,达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无疑是一场新的宏大的治国实践,执政者只有意志坚定、吏治清明才能够肩负起这个历史重任。十八大以后,我们党加大了对干部队伍的治理力度,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整顿积弊和问题,“官场新秩序”逐渐形成,必将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实的动力和保障。

习近平重塑官场的三记重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廉洁政治建设,按照“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要求重塑官场秩序,先后打出了三记重拳。一是以“八项规定”为突破口狠抓党的作风建设。二是以惩治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三是以“依法治党”为取向提高反腐治本能力。习近平总书记铁腕反腐和整风,实际上就是在破除旧有的路线,并要建立一套以法治为核心的新执政路线,而四中全会正是这个由破到立的关键转折点。

官场秩序的运行逻辑与变革轨迹

在当代中国,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官场秩序的变革已经势在必行。构建一种服务于现代政治运行体系、致力于党和国家改革发展进步目标的新型官场秩序,不仅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关系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构建现代官场新秩序亟待扭转官员的思想认识、整肃官场不良习气,重建以民为本、施政为民的根本利益标准,秉持群而不党、廉政高效的政治行为原则,坚守有为无私、行而不殆的实践道德操守。

重点关注

亚投行的战略深意

中国在亚投行的经济与外交努力上取得突破性胜利,开创了中国引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先河。亚投行备受国际社会赞誉不是中国的“好运气”,而是深刻反映了在国内外新形势与新结构下的时代需求以及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全方位寻求变革的成功。

亚投行热与习式经济外交新战略

亚投行是中国主动适应“新常态”与应对国际形势变化的一次经济外交大胆探索。它承载着保障“一带一路”愿景实施、促进亚洲迈向“命运共同体”、改革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和贯彻中国周边外交新方略的重大历史使命,并蕴含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与中国元素。在阶段性胜利的基础上,它的后继筹建工作仍然要处理好与现行主流国际金融体系的关系、制定良好与平衡的内部治理结构、保证规范透明的运行与高水平运营标准等一系列挑战。

亚投行“新经济循环”的深远意涵

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视野观察,亚投行的创立当然具有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为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服务的作用和意义,但同时还具有促进中国企业和过剩产业“走出去”、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新常态发展战略创造国际经济条件的重大意义,更具有尝试改造传统世界经济结构与治理机制、为全球经济更加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深远意义。

亚投行:中国撼动 世界地缘政治的里程碑

亚投行的设立,打破了世界银行统治世界,亚洲开发银行影响亚洲分别长达70年和50年的传统格局。亚投行、“一带一路”等战略手段和措施,得到全世界的关注,并不是因为中国现在有什么太了不起的事情,而是,大家看好中国的未来发展和信心。因此,亚投行的出现,是中国开始撼动世界现有地缘政治经济的里程碑。

亚投行怎样扎实走好下一步

即使已有部分发达经济体加入,亚投行作为中国主导、南南合作平台的性质也没有发生改变。其南南合作的形式,对现有多边发展机构的国际格局起到了有益的平衡和补充作用

热点述评

2015为经济增速适度回升积蓄力量

防止经济增速一路下行,已经不是靠短期的“微刺激”措施、不是靠简单的放松政策、不是靠一个个零碎地推出一些项目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更高层面,也就是从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层面来解决,寻找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中长期持久推动的力量。

社会舆情演变的 特点及机制

政治力量和技术发展是零和竞争关系,政治力量多一点,技术带来的话语释放空间必然就会少一些。政治力量总是希望将技术力量带来的话语表达松动再重新管理起来,而技术是不断前进革新的。

法治工作队伍决不能缺“钙”

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政法队伍的政治灵魂,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政法队伍建设第一位。这充分体现习总书记对新形势下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高度重视,同时标志着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深刻领会这些新思想、新要求,廓清错误认识,凝聚意志力量,把思想政治工作抓得更加扎实有效。

中国经验

群众路线 是反腐败斗争 的制胜法宝

“龙华探索”最突出的特征是坚持以群众为反腐败的主体,放手发动群众,把反腐倡廉建设由纪检监察机关的事,变成全社会的事,改变以往依靠纪检监察机关单打独斗的不利局面,打一场反腐败的“人民战争”。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反腐中的作用

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工作,需要在实践中持续创新其内容,不断丰富其形式。深圳龙华新区通过一系列政务公开制度化,使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在为党员干部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意识和提高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群众路线与制度建设:反腐斗争的攻守之道

深圳市龙华新区令人击节叫好的治腐成效,是“群众路线”在治理腐败过程中结出的阶段性成果。这个阶段性成果至少给人们两点重要的启示:治理腐败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治理腐败必须强化制度建设。

思想名家

魏礼群:中国智库的领军者

令后辈景行行止的经济学家 1944年12月,魏礼群同志出生在江苏省睢宁县一个贫苦农家。11岁时,父亲因病去世, 母亲带着4个孩子艰难生活。魏礼群的中学时代,是靠学校救济金和勤工俭学度过的。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中国高等师范院校免收学费,他报考的三所大学全是师范院校。1963年秋天,魏礼群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68年12月大学毕业时,魏礼群积极响应国家“面向边...

他是开拓者、领导者和集大成者

所谓重要开拓者也可以说是参与者、实践者、探索者。我们国家3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他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决策咨询者的一个正确观点、主张、一篇文章可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可以把国家引向富裕,当然一个错误的观点也可能会给国家带来灾难。魏礼群知识广博、眼界开阔、经验丰富,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咨询建议,对国家的贡献非常大。

智库路上的言者和行者

魏礼群同志有强烈的全局意识。他认为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一定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着重研究解决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着重研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他特别强调吃透两头,一头是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一头是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认真了解发展变化中的实际情况。

中国正开启智库发展新时代

智库的主要功能是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和集贤育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治国理政中可以服务党政决策,推进理论创新,引导社会舆论,提供社会服务,参与公共外交,培养输送人才。

读史札记

唐代司法慎刑原则启示

唐代的司法周密完善,自始至终体现着慎刑的原则,并确立了严控死刑、限制拷讯、减轻刑罚、错案追究以及司法监察等制度。这使唐律具有了宽平简约、轻重适中的特点。唐代的慎刑思想不仅对此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也极大地影响了东亚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