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人民论坛 > 第6月下期 总第 522 期 2016年7月5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第一言论

是什么让党千锤百炼更成熟

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积极投身到决定中国命运的社会变革中去,关心党的建设,“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大胆试、大胆干”,自觉增强献身意识和忧患意识。

创新的动力之源在哪里

中央提出创新驱动战略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是与其他国家比较起来,我国还是原创性和理论创新不足,颠覆性创新更少。主要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束缚创新思维的条条框框较多。

拥抱自由是摆脱贫困的根本之策

建立稳定的社会权利范式,有效保障人的各项权利,是解决贫困与饥荒问题的根本。政府的责任,一是保护公众的财产所有权;二是维护市场秩序,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人们能够享有充分的自由交易的权利。

中国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仍有欠缺

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我国都有必要对高等教育进行大量的投资。政府不应只提供设想、规划和领导,还应该参与到具体工作中,从而更好地引导市场发挥作用。

论坛特稿

也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中国共产党有何奥秘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人民为何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答案很简单:民无信不立。中国共产党能以最明确、实际、科学的理想信念唤醒和凝聚人民,使人民“信”,使人民“立”;中国人民也坚信这个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孜孜以求、前仆后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族奋斗的伟大政党。

特别策划

中国共产党的独特力量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三位代表在上海召开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九十五年来,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在无数的磨难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上人数最多的第一大政党;九十五年来,中国共产党掌舵“中国巨轮”,带领着中国人民开启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复兴航程;九十五年来,中国共产党百折不挠、革故鼎新,始终把握历史大势、引领时代潮流,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

凝心聚力:当代中国的“最美和声”

中国共产党通过细致耐心的工作,一方面凝聚共识,一方面包容多样。通过制度性的民主协商,照顾不同群体的正当利益诉求,求得社会最大公约数。汇聚众人智慧,增强发展合力,让十三亿中国人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向着共同的目标奋进,凝聚成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

小康社会建设中的战略思维与感召力

中国发展的稳定,取决于中国共产党战略的持续和稳定。三十多年的小康社会建设实践表明,保持战略的稳定性,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好地进行。

中国共产党感召力建设演进脉络

我们党是一个善于创新而又不断创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不断创新使我们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成果,也是我们党能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的强大推动力

党的领导如何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党在长达九十五年的建党实践中,形成了三种最具特色的党性传统——伟大、光荣、正确。“伟大”指“道德理性——牺牲奉献”;“光荣”指“民主理性——群众路线”;“正确”指“科学理性——实事求是”。

领导干部该怎样勤政为民

勤政为民是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开展一切活动的基本遵循,是树立先进榜样的重要准则,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基本逻辑起点。要发挥好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让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勤政为官、勤政为民,从而树立起党员群体的公信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新形势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经常、主动为人民服务,切实贯彻和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至少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牢固树立...

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丰富意蕴

中国共产党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不断完善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思想。在60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执政党以其不断提升和完善的执政能力,有效地实现了其经济发展能力。

强大应变能力使党总能踩在“点”上

当今世界,变革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如何突破利益藩篱,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考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应变能力。

习近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新的历史阶段如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坚持正确方向,增强制度自信;坚持正确方法,把准改革脉搏;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

党员干部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一部学习的历史。开展学习是中国共产党自我完善的强劲动力。正是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推动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95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提升学习能力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是今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共产党系统性的免疫力从何而来

中国共产党在原始秩序和扩展的国家秩序、市场秩序以及国际秩序中获得基础性免疫力。如果没有基础性的免疫力,中国也会像很多失败国家或者虚弱国家那样,一旦出现弥漫性的腐败,就会丧失执政能力,而且更无能力推进相关的改革开放,推进相关的制度建设,更不用说能够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一次次地成功应对腐败的挑战,并一次次地成功推进相关的改革开放和相关的制度建设。

选贤任能:执政党肌体永葆活力的关键要素

要充分认识选贤任能制度的可靠性、稳定性、优越性,坚持干部选拔任用的贤能导向,加强干部制度建设和干部工作研究,促进党的干部队伍健康发展,在实践中更好地回答如何培养造就更多的好干部、如何使好干部脱颖而出的问题,从而为更好地维护、贯彻、服务、实践好党的政治路线提供有力支撑。

党的领导是国家治理的核心

党在95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取得了创建国家、治理国家、执政为民、服务社会的光辉业绩。党是国家的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构成国家治理的核心。当前,在致力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中,中国共产党既必须坚实地具备国家治理的能力,更必须不断地增强和提升国家治理的能力。

勇于自我纠错:党创造辉煌的法宝

中国共产党在95年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强大的自我修正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从党的宗旨和纲领出发,为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从哲学层面、客观实际和历史发展规律出发,全面总结经验教训;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作为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在党的重要会议上修正错误的制度体制机制;创造了党内巡视、全党整风等自我纠错的形式。

热点述评

干部挂职带来的官场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干部挂职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挂职干部增长了阅历,拓宽了眼界;促进了交流,增进了理解;提升了能力,复合了素质,带来了巨大的官场正能量。同时,目前干部挂职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在官场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基层换届哪些不良心态值得警惕

2016年是地方党委换届之年,这项重大的政治活动是全党的一件大事,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一次重大考验。但是,每每到了换届时刻,各种不正之风往往就会集中爆发,部分干部在心态上也出现一些问题,一些领导干部也“倒”在了换届中。 怎样做好基层换届工作?干部状态如何?哪些不良心态值得警惕?且听地方组织部长及基层干部怎么说。 “进退留转”心态复杂 中...

五大发展理念的世界共性与中国特色

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经济新常态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问题。五大发展理念点明了破解发展难题的新思路,是防止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和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发展之匙。

域外观察

德国“国富民强”的奥秘

战后德国经济走上“国富民强”的发展道路,可以归功于其对外建成了外向型经济,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对内实行社会市场经济。

实干精神:“德国制造”的重要文化底蕴

实干精神不仅可以成就个人伟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德国制造的耐用、可靠、安全、精密等特征正是德国人实干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正是德国人的实干精神成就了享誉全球的德国制造。在“工业4.0战略”的实施中,德国人的实干精神仍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德国人的“工匠精神”是怎样炼成的

德国人的“工匠精神”,不仅在于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崇尚科学、乐于动手的社会氛围和民族特性,更在于其国家的管理体制与治理机制。“工匠精神”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在市场竞争中打出来的;不是靠思想教育教出来的,而是内生激励机制重构激发出来的。

德国房地产价格为何没有疯涨

德国对住房基本属性的坚持,对短时间投机买卖行为的遏制打击,对住房租赁市场的公平与法制的维护,以及对公共住房制度的完善,使得其房地产市场保持长期良好运行状态。

民生民意

农村发展需向城市化“借力”

中国经济增长是解放生产力的需要,也是人的解放的需要。从现实经济结构看,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且必须以城市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惟其如此,中国的城市化才能体现人本主义原则要求。

厘清关于城乡一体化的两个认识误区

真正的城乡一体化,不是剥夺农民从土地获得的保障,而是将隐性的福利显性化,使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资源,真正消除隐藏在户籍制度背后的资源与权利分配的不平等,包括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有哪些新变化

新世纪以来,社会阶层结构从前一阶段社会阶层的迅速分化,到现阶段已经演变成相对稳定的阶层结构。阶层分布结构、阶层利益、阶层矛盾张力等均出现新的变化特点。

留守经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

流动一代的职业稳定性和向上发展的比例高于留守一代,留守流动经历影响了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和能力,进而影响了其融入城市的能力。

中国经验

宁波开启中国与中东欧经贸合作“黄金时代”

“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只有把最大的资源和最大的优势这两个作用发挥到极致,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宁波寄予的厚望。宁波市委、市政府牢记嘱托,积极行动,取得了新进展:以承办“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为契机和抓手,主动参与承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着力打造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交流合作的“桥头堡”、“首选地”。

西安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升级版”

文化创意产业代表了一个城市的软实力,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西安市基于观念经济学的主要观点,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升级机理,并提出了推进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升级的策略。

城乡协调发展的孝感实践

孝感以“孝”文化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双轮驱动模式,通过文化引领、以质提效、做强农村的典型做法,对各地探索城乡全面协调的发展模式,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方式,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思想名家

贾康:供给侧改革学理探索的先行者

1954年,我国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是新中国“一五计划”实施的第二年。这一年,贾康出生在江城武汉。一年后,他随父母回到北京,在那里读到小学五年级,接着开始的文革“十年浩劫”使他没能继续接受系统的教育。贾康曾经历两年初中,一年是在北京“复课闹革命”,另外一年则是随父母去湖北沙洋“五七干校”后,在汉江边的一所乡村小学“戴...

供给侧改革既要“守正”,又要“出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了我国经济工作思路和宏观调控指导思想上的新思维。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总体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之下,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有限政府相结合,引领新常态,构造中国“守正出奇”的现代治理。

文化纵横

“互联网+”催生“文化+”产业新形态

“互联网+”由观念创新进入实践领域,成为经济行动的纲领与文化行动的动力,推动我国文化科技、文化经济进入到实质的发展之中。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常态”的重要特点,就是过去相当长时间里的非产业形态的东西进入到产业,并进入到融合的新时代,而最根本最长远的发展是“文化+”。

读史札记

明代海上力量缘何称雄东方海域

明代中国凸显了海洋大国、海洋强国的国际地位。明代海上事业不仅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上空前绝后,在中国乃至世界海洋史上彪炳史册,也成就了明代中国辉煌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