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十九大报告对文化建设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十九大报告对文化建设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中国发展,日新月异。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五年来发展成就振奋人心,全党全国兴起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与此同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中国发展面临的复杂形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与问题,也引发国内各种思潮活...
2017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围绕经济社会转型期面临的不同矛盾,各种思潮交织激荡。近期,人民论坛开展多轮公众问卷调查,组织200余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讨,对1200余位党政干部、企业家、青年学生等重点群体开展深入访谈,并参考近十余年来社会思潮演变趋势和...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民粹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要高度重视和警惕民粹主义的泛滥问题,大力加强互联网、媒体管理,化解社会矛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整体与部分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更好地应对民粹主义泛滥可能带来的问题和威胁。
2017年国内民族主义思潮在关切国家和民族利益以及认同民族文化等方面表现出更加理性和自信的精神面貌,但仍然有一些不理性、不成熟的方面。面对民族主义思潮正反双重特性,我们要积极引导,防范和化解其非理性因素带来的不良后果。另外,还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增强网络舆情研判和引导能力。
与2016年相比,2017年国内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态势有一些新的情况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在全年态势方面:波浪式起伏,偶有峰值,总体趋于平稳。2016年,中国在国际上连续遭遇了一系列风波,将近年来国内民族主义思潮推向了一个顶峰,2017年的民族主义动向与趋势在影响范围和波及程度方面呈现一个平稳与回落态势。 在发生场域方面:线下行动减少,网络空间居多,“网络民族...
2017年,在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和党的十九大关于“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精神的感召下,生态主义依然是流行于中国的重要思潮。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邻避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三种取向。只有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凝聚社会共识,中国的生态主义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
互联网+消费”产生了多样的便捷的消费模式,在资本导向下的“消费主义”正在消解社会发展的根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是奢侈浪费,不是盲目消费,尤其不能在“消费支撑未来发展”的认知基础上进行“奢侈性消费”,需要物品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良性互动,不断推动人们向更美好需求的方向去努力。
在信息技术社会中,泛娱乐主义有其“存在即合理”的一面,表现为娱乐在生活各方面的普及,并催生了斜杠身份,为当代青年政治参与提供行动基础和文化基础。泛娱乐主义也带来了一定的政治隐患,其中后真相主义情绪化表达、忽略事实和理性是最值得担忧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使得人们随时随地参与娱乐成为可能,给娱乐商业变现提供了基础;以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消费者,消费能力强,消费观念开放,对于文化娱乐等精神消费的需求极大,成为娱乐商品的中坚力量;内容创业、粉丝经济等基于集聚流量再进行流量二次分发的商业逻辑给予泛娱乐以助力;众多企业聚焦电影、音乐、游戏、小说、漫画等产品的泛娱乐战略,使得娱乐更加普及。泛娱乐主义的“泛...
“激进左派”言论,存在严重的学理缺陷和“极化思维”,其理论推演中存在多重“逻辑缺陷”,其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和刺激底层民众的现实指向,肆意挤压自由、民主、法治等核心价值观,对学术规范和制度规则蛮横冲撞,逐渐成为中国学术界的“公害”。
2017年,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发展态势持续强劲,并呈现出一些新趋势与新动向,值得我们深度关注。其一是温和观点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参与世界文化秩序的重建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其三是理性趋向与功利趋向、非理性现象共存。
2017年,主流话语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阵地意识不断强化,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批判不断深入。但与此同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仍有甚嚣尘上之势,尤其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影响范围持续扩大。历史虚无主义发展呈现出一些新动向,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
2017年发生的一些公共事件,如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华北居民煤改气工程等,使新自由主义思潮在网上十分活跃,对政府的社会治理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中国新自由主义的生存空间非常有限,在没有强烈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仅仅是作为一种思想潜流存在于少数知识分子和受他们影响的部分青年学生之中。
2017年,随着西方“逆全球化”思潮的涌动,新自由主义作为经济治理方案在实践中已经声名扫地;但是通过“全球化”的方式,新自由主义作为国家治理方案仍然在释放各种负面影响与巨大社会危害。要深刻认识新自由主义国家治理方案的本质,必须对其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历史逻辑进行系统反思。
2017年,普世价值论的意识形态企图依然明显。一些西方国家通过混淆概念本质,利用网络进行文化渗透等方式,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进而否定社会主义,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聘任制公务员更适合专业性较强的职位,这决定了聘任制公务员是考录制公务员制度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党政机关吸引和使用优秀专业人才。聘任制公务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考录制公务员部分专业性较强的职位招录中存在的不愿考、考不进、留不住等问题。
聘任制公务员“能进能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满足机关吸引和使用优秀人才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公务员队伍专业化水平。而要想加快完善聘任制公务员制度,就必须在“进”“管”“出”三个环节上形成完善的机制,以“进”保质,以“管”激活,以“出”吐故。
作风问题说到底就是党性修养的问题。新时代正风肃纪,必须要从反“四风”入手,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用持久发力、久久为功的决心和意志,加强党性修养教育,扎紧制度的笼子,亮出反“四风”的利剑。
“干”是才干,才干是干部践行担当的基础;“干”是想干,心里想干是干部敢于担当的原动力;“干”是会干,是在工作中做到提纲挈领、事半功倍,会干是干部履行担当的手段;“干”是实干,做到务实为民,表里如一,实干是干部勇于担当的落脚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人民群众生态诉求的积极回应,是对人类福祉的责任担当。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
建设美丽中国,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更需要每一位公民做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者、支持者、参与者。我们要完善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建立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增强公共精神的培育,发展集约型经济,促使公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我国乡村旅游遇到了过度开发、监督不到位、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亟待解决好这些问题。也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乡村旅游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大计,树立起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因此,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切实推进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传统跨年活动的核心是情感的交流和表达,但近年来辞旧迎新的跨年活动出现了新的变化,从以唱歌跳舞为代表的跨年活动转向演讲、“秀”的形式,出现了所谓的“知识跨年”“思想跨年”,这种逐渐流行、渐成气候的跨年方式反映了社会变迁过程中人们心态的特点和变化。
“抱团养老”可以缓解老年人入住养老院难的“刚需”问题,可以替代一部分社会化生活照料服务,满足老年人对精神慰藉的强烈需求。但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适合的老年人群有局限性,受限于硬件、文化娱乐设施、规模以及人员构成,应急医疗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组织者与入住老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不容易界定,容易出现各种纷争等。
当前我国已经迈入信息化社会,将“互联网+”与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既能够为老年人切实谋福利,还能促进居家养老产业的发展。但是将“互联网+”应用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中,还存在很多的难点和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在政策规划、资金支持、技术辅导等方面探索更多发展可能。
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对于激活养老服务经济、提升服务品质,促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政府要大力支持社会资本进入社会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相关政策,优化养老服务水平,构建多元化社会养老体系,形成良性养老生态环境,促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老年休闲与社会工作都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议题。只有理解好老年休闲的内涵,才能更好地把握老年休闲与社会工作的关系。社会工作对老年休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有利于老年人增权,建立信任关系,更有利于满足老年人需求,实现老年人价值。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核心,孝文化更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因此孝文化的建立和传播需要良好的氛围,广大农村地区邻里往来频繁、人际关系密切,营造出浓厚的孝道氛围可以感染更多群众,让孝文化在每家每户、邻里之间自由传播。
家庭作为社会的组织细胞,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新时代的家庭建设,要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建立融洽的家庭关系;新时代的家庭教育,要重视家教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承担道德教育重要职责、倡导民主科学的家教方法;新时代的家风建设,要形成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和爱党爱国、有梦追梦的精神风貌。
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是实现中国梦所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我们要以法律和制度支撑道德实践,以干部作风建设树立道德表率,推进新时代道德建设。
住有所居,是每个中国人的期盼。十九大报告重申“房住不炒”定位,不仅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也能更好地保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企业年金是养老保障第二大支柱,但其参与率近年来出现“跳水”,值得关注。《企业年金办法》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参与率,更有利于积极贯彻落实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求,促进企业年金市场健康发展。
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政府现行监管体制机制提出了诸多挑战,当前监管体制中规范化监管执行缺失、“控制式”监管失灵等问题日益突出。要解决当前政府在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方面面临的现实问题,需要发挥激励性规制的作用,进行激励性监管。
当下,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正在慢慢地覆盖人们的日常生活。要确保共享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政府应加强对共享经济的市场监管力度,保证其商业经济模式符合国家的相关经济法规;解决共享经济的供需问题,合理地利用线下资源以节省成本。
国有企业改革关系国计民生,国有企业改革的落地是国有企业适应市场形势、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措施。通过健全国有企业内部评价机制以及国有企业出资方评价机制,能够全方位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
真正的工匠体现出的工匠精神,表现在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不墨守成规上,表现在不断以新技术创造新工艺,不断超越自我来实现社会价值上。工匠精神中蕴含的创造力,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工匠精神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气的重要推动力量。我们要赋予工匠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用工匠精神点燃当代劳动者的信仰和激情。
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对于乡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一方面要立足于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兼顾旅游产业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为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任何改革都应当以人为本,故司法改革应当围绕提升法官的素质、保证法官的办案环境和条件进行,只有以法官为中心,尊重法官、依靠法官,才抓住了改革的关键,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加强基层法院法官的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合理调配人员配比,科学评价法官工作质效;要通过文书公开等倒逼法官做好文书说理,向信息化要生产力;也要做好法官保障工作,提升其职业荣誉感,还应加强和完善监督体系,确保司法权不被滥用。
当前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关注尤为强烈,一度形成“舆论审判”现象。就法律规制而言,审判的唯一主体是司法机构,司法独立原则理应被毫不动摇地践行。然而“舆论”也有其积极的正向作用,以法律规制的强化和完善引导舆论同司法审判之间的良性沟通互动,则是当前司法体系改革背景下司法社会效能提升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互联网+”不仅在经济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更在政府治理方面大有作为,其创新性及普适性使得其可以较好地为我国法治政府建设贡献力量,加快创新治理格局,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我国法治政府建设各领域深度融合,让我国法治政府建设进入新时代。
农民是知法、用法、守法的重要主体之一,农民法律意识与法律思维的建设是农村法治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因此,需推动法治体系构建,健全农村法治建设的长效机制;推动普法宣传,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培养法律思维;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德国联邦议院选举于2017年9月24日落下帷幕,现任总理默克尔赢得了胜利。默克尔已在位12年,是21世纪主要国家任职最长的领导人。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情怀、沉稳务实的施政特点、个人风格与德国政治体制的契合、德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的成果,是默克尔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津巴布韦在经济上曾经一度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被称为南部非洲的“面包篮子”。然而“快车道”土地改革、恶性通货膨胀、西方国家制裁以及本土化政策,使得津巴布韦的“面包篮子”逐渐变空,经济出现严重问题。
马克思主义借助大众化传播这一桥梁,才能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并科学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面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遇到的现实困境,采取针对性的破解之策,将有利于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民生问题成为社会转型的突出问题,以民生的视角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能够夯实马克主义理论基础,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宣传方式与理论创新等与民生问题进行结合,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认同感,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问题的指导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既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为此,需要强化风险意识,加强理论研究,做好顶层设计和微观衔接,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应对风险的能力,构筑防范全面深化改革风险的思想防线和体制机制。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对我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在继承的同时,也要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生相成关系时,应正确看待两者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不断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丰富文化内涵,使其具备中国元素和特点,从而更加符合我国当代发展的实际需求。
江西省大余县古称南安,位于赣、粤、湘三省交汇处,是江西的“南大门”,总人口31万。大余有着1400多年建县史,文人贤达辈出,历史文化深厚,红色印记深重。同时,县内矿产、生态资源丰富,还因盛产钨矿,被称为“世界钨都”。县域发展基础强,底子厚。但近年来经过逾百年高强度开采的钨矿资源面临枯竭,以钨为主的资源型产业工业发展方式、“一矿独大”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大...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县域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居于重要的基础地位,而县域治理在空间上主要对应的是广大农村地区。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因此,着力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新一届大余县委县政府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全省兴赣富民工作方针,抓住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抓住革命老区厚积薄发机遇,抓住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机遇,深挖发展潜能,强力推进“1356”工作总思路,县域经济面貌焕然一新。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全县上下形成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浓厚氛围,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发...
考察大余转型发展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诸多亮点:第一,积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由粗放式速度型发展向集约式效益型发展转变。面对资源逐步衰竭、钨价格下跌以及环境保护压力明显加大的挑战,大余县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推动工业转型升级:首先,把首位产业由钨及有色金属调整为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产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其次,以“一园四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工业园...
大余县县域治理显著成效,得益于其从县域实际出发,形成了明确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转型发展这一条主线来展开各项工作。大余县域的转型发展思路,既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体现,更是新时代下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第一,以市场为主导。大余被称为“世界钨都”,钨产业一直为其支柱产业。但由于长期开采,逐渐陷入“钨竭城衰”的境地。为迅速提振经济,大余县果断摆脱“钨情结”,立足县...
大余县在县域治理过程中,注重将社会经济各领域发展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创新探索出的绿色减贫模式,为全国其他地方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有益经验。 县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成功典型。大余县在110年钨矿面临资源面临枯竭情况下,主动树立“绿色崛起”发展新理念,开拓绿色发展和绿色产业的新路,成功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新发展,不仅避免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衰败经济衰退导致...
以科学为核心的普及类综艺节目,给社会带来了思考的回归和理性的回归,使“科学”成为舆论界的热门词汇。这背后不仅有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还有媒体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从诗意到思考,从文化到理性,这一切均表明:文化精品不仅需要理性的回归,同时也需要内容的回归。
2016年8月16日,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卫星以我国古代哲学家墨子命名,展现了古代哲学与现代科技两大领域术语的奇妙交叉组合。墨子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古代科学家,量子通讯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似乎包含着偶然性;但从中华文化与现代科学的深层关系看,则蕴含着一定的必然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于我国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极大推动作用。当前,要通过立足传统民族精神价值体系、提升人民群众在实践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抵制错误文化信息等措施,不断增强中国特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儒家“仁”的思想传统和内涵诠释体现出仁能、仁德和仁理三个主要维度。“仁”的这三个维度与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文明所倡导的“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要求和合双融、理事互补。“仁”的思想诠释与商业儒学的实践为当代企业家铺就了一条“修身、齐家、治企、强国、利天下”的“商以成人”和“新内圣外王”之路。
中国人独特的生命宇宙观为中国古代“生成”宇宙论提供了认识基础,对宇宙“生成”方式的探究,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生命智慧。中国古人对于宇宙的认识基于对生命的体验,对宇宙“生成”方式的探究同样也是对于生命本源的探究,由此打开了一条探索生命哲学的道路,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生命智慧。
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如何实现和谐式、创新式、持续式发展,是古镇成为新型文化名镇面临的难题之一。因此,实现古镇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共荣共进,既是新型文化名镇的构建思路,也是新型文化名镇的构建方式。
唐代社会有着丰富的契约实践,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契约观念与文化。民间百姓普遍热衷采取“契约”这一形式来完成交易,国家法与民间法亦为契约的严格履行设置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形成了国家法与民间法相结合的双重制度体系。契约观念在唐代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入,对唐代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