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人民论坛 > 第3月下期 总第 589 期 2018年3月20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论坛特稿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推动新时代知识产权工作再上新台阶

知识产权是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是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和国际贸易的通行规则,在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努力推动新时代知识产权工作再上新台阶。

特别策划

党的全面领导与新时代国家治理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2018年全国“两会”是在关键年份召开的重要会议,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今年“两会”的重大议题包括宪法修改、监察体制改革、国务院机构改革等,而这些议题贯穿着一条主线: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党的全面领导:机构改革的一条贯穿主线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必须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这场社会革命,发挥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强大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以及其他各方面优势。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才能有效应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可能出现的挑战和风险,才能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提供正确方向指引和根本政治保证。

“聚合”浅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其中“聚合”二字,有深刻丰富的内涵。办好中国的事情,千头万绪,矛盾多多,千变万化,方方面面,往哪里“聚”? 向着中国共产党“聚”。作为中流砥柱、作为主心骨、作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中国共产党,有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宪法修正案第一章第一条第二款,在“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开拓、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领导者、开创者和建构者,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党的政治领导指引明确的政治方向,党的思想领导确定正确的思想路线,党的组织领导统领先进的组织建设,党的社会领导凝聚强大的社会力量。

“最本质特征”入宪的五大意义

2018年2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提出,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以下简称“最本质特征”)写入宪法总纲。这是全党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宪法制度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集中体现。 第一,政治意义。“最本质特征”入宪具有非凡的政治意义,...

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新格局新探索新视野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新时代的伟大历史使命面前,党的建设在丰富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基础上,形成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发展格局。在党的建设具体内容上,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赋予党的建设的主题,抓住党的建设主线,丰富健全完善党的建设具体内容,推进党的建设向纵深发展。

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在多个方面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要建立健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体制机制,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实现;建立重大问题请示汇报机制、重大决策部署督促检查机制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同级组织中得到贯彻落实;加强“两个覆盖”的范围和力度,使党的领导切实深入到各个部门、各个组织,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我们党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伟大制度创新。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而党的全面领导则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如何破解党的领导“脚底松软”难题

当前,党的领导的薄弱环节在基层,特别是在农村,在广大乡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那里。在部分农村,党的领导存在“悬浮”和“空转”现象,党组织的现代治理能力水平亟待提高,少数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贪污腐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关键要改变目前农村基层这种“下肢不稳”和“脚底松软”的状态。

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国家治理的各个环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和各项工作的主心骨、顶层设计的规划师和基层发展创新的引领人,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成功的根本保证。换言之,党的领导是国家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体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整体的...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辩证统一关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我国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党的全面领导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向,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核心和龙头。

2018两会关注

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本上在于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体制环境。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依法全面保护各类产权,增强各类经济主体的创新创业动力。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完善制度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加快完善制度环境体系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体系、政绩考核体系,是制度环境体系建设的关键,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深刻理解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方位

最近一系列有关改革措施的问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热议。要全面把握和理解这些改革措施,一定要有历史和时代的站位,也就是说,要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必须重新审视中国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大国关系,这对于明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时代特点和改革重点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研究我国改革开放的初始条件,还要放眼当时全球进程的逻辑,尤其是...

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转化为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这两方面来看,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之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也是体现“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因此,文化部门、宣传部门,应从以下方面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文明理念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加以阐释,着力宣传。通过有效的文...

建立良性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

无序的人才竞争造成国家科研资源的浪费,造成国家杰出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大局,助长了不良的学术生态环境。只有建立良性有序的杰出人才流动机制,才能有效地按照十九大的要求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为科技强国梦的实现贡献正能量。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的连续性文明,五千年的连续发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历史学家认为,中华文明具有如此长久的连续性,证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必有一伟大的力量寓于其中。这个力量就是我们的中华优秀文化和它所滋养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它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

乡村要振兴,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是重心

改革开放以来,每年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都是党和国家有关年度工作大政方针具有重要指标性内容和象征性意义的决策与号令。2018年1月2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也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它不仅紧紧切合了事关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最为广泛和基础的“三农”问题,又在继续聚焦“三农”问题的同时,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决策思想更为丰赡;不只着眼当...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2018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按照十九大确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作为特大型中央发电集团,近年来,中国大唐秉持“价值思维、效益导向”的核心理念,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进一步优化普惠金融政策环境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普惠金融服务。2015年,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面部署普惠金融体系建设。2017年,银监会等11部委联合印发《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要求相关银行搭建普惠金融垂直管理体系,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等;9月,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的通知》,在存款准备金方面加大对普惠金融的鼓励...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3月5日上午聆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感觉很亲切、很务实,非常接地气。特别是报告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改革等举措,这既是今后一段时期统领中国农村发展的总战略,更是乡村新一轮发展前所未有的大机遇,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带领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奔小康的决心和信心...

以改革实干践行“两山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两山论”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林业改革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5年来,完成造林5.08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蓄积量达到151.37亿立方米,成为同时期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数字是枯燥的,但是这些数字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

热点述评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世界意义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自提出以后,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等全球合作理念与实践而不断丰富,逐渐为国际社会所认同,表现出中国为全人类作出较大贡献的大国担当。这是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健康有序可持续的新全球化向前发展提供的中国方案。

“冰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新延伸

中俄两国计划联合打造的 “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经过北冰洋通往欧洲的北极航道。“冰上丝绸之路”是对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补充,对中俄两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中俄务实合作的新亮点。一旦北极航线正式开通,“冰上丝绸之路”将进一步扩大中俄与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经贸、旅游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浮夸作风:干群关系腐蚀剂

党风建设关乎国家前途与命运,更关乎人心向背。浮夸作风是干群关系的腐蚀剂,是党的事业的绊脚石。浮夸作风会败坏党的风气、损害党的形象。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真抓实干、务实为民,遇事不畏首畏尾,做事不被动应付,干事不患得患失,让浮夸作风消弭于无形,以扎实行动开启党风建设新征程。

党员干部要始终绷紧作风建设之弦

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是党各项工作开展的根基,也是确保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提。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工作日趋复杂、多变,党员干部肩负着国家发展重任,其作风问题直接影响到党的各项建设事业开展的效率及效果。为此,必须提高对作风建设的重视程度,纠正不良作风,紧跟时代潮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工作要求,这样才能开展好各项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党员干部必备的三项道德修养

党员领导干部品德合格,就是要做到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党员领导干部要在政治上不迷茫,思想上不偏向,是非上辨得清,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在大风大浪面前,要始终保持坚定立场,笃志躬行;在各种诱惑面前要经得起考验,始终坚如磐石。

党政领导干部如何强化文明礼仪修养

党政领导干部文明礼仪修养作为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其水平直接决定着党政领导干部的服务质量,进而也影响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在服务型政府视角下,党政领导干部所应当具备的文明礼仪修养体现于整体化服务质量当中,唯有对此予以正确认识并通过有效措施推动文明礼仪修养的培养,才能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保障。

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与力量

从党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主要体现为在党史中准确把握党的初心与使命、从党史中获取从严治党的经验与方法、从党史中汲取推进改革的勇气与力量等,有助于更好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社会治理

跳出政策刚性执行与弹性执行的恶性循环——政策执行“一阵风”现象的形成机理剖析

政策刚性执行与弹性执行的恶性循环所导致的政策执行“一阵风”现象,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解决政策执行“一阵风”问题,需要改变不从实际出发的工作作风,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完善问责和监督机制,积极创造政策执行条件,为政策弹性执行预留必要空间,同时予以必要规范。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反映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标尺与准绳。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发挥政府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主导作用

在劳资关系中,政府应做法律法规的制定者、劳动关系的监督者、集体谈判的协调者、劳动争议的调解者。政府应积极主动调整劳资关系,维护和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调整劳动关系时,政府的政策和行政管理活动不能超越法律边界,不能妨碍市场经济活力,不能因过度干预而损害劳资双方的正当权益。

大数据时代如何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是经济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要求。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型社会治理模式在治理理念、主体、方式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需要全面推进社会治理理念、主体、方式、体制的转型,适应社会治理创新的要求。

依托大数据,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

大数据时代的降临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方向,让社会治理精细化成为可能。其中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大数据在处理社会风险中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应该成为未来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如何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从“社会管理”发展上升为“社会治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深刻变化。进入新时代,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就要求我们要下大力气从创新的视角来探索社会治理的新路径,用精细化的标准来大力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努力营造并致力于构建一个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三位一体”的协同互动局面。

当前农村社会治理面临哪些新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着挑战,尤其是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农村健康发展的难题。解决农村社会治理问题,需要维护农民共同利益,构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体系,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服务水平,提高农民社会治理组织化程度。

基层治理需各方合力共治

多元共治视角下的基层治理模式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利益诉求表达渠道,让公众充分了解和参与政府决策,有力监督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要在全社会形成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氛围,鼓励普通大众和社会组织深度参与社会治理,打造民主、高效、协商的社会治理参与平台,推动基层治理模式的持续优化。

财经聚焦

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四个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城市群发展肩负着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历史使命。全面提升城市群发展质量,要注重发挥聚集效应、协同效应、示范效应和共享效应,要采取纵览全局、质量优先、统筹各方、协同并进的战略举措。

打造新时代品质城市群

城市群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形态,在我国城镇化战略中,城市群具有顶层设计、全局视野和战略核心的地位。当前,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群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2017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准落地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6个国家级城市群的发展规划。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租购同权”亟待厘清哪些问题

“租购同权”是国家保障公民居住权的体现,包含租户与业主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同权,以及在共享小区资源方面的同权。前者蕴含着教育公平的议题,不但需要在需求侧简政放权,更需要教育资源的供给侧改革;后者则需要厘清公权与私权的关系,保障公租户的同权,政府更多地是要发挥公租房产权人的功能,审慎行使公权力,政策制定应当遵循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的基本原则。

房地产市场缘何仍需深层调控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房价居高不下,普通群众买不起房,很多商品房空置,开发商为保持房价,也面临着极大的金融风险。因此,房地产市场仍需进一步调控,要通过平衡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控制房地产市场上的不合理投资行为等手段,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管理,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居民共治自治: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绣花针”

建立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居民共治自治、市场补充提供专业服务构成的三层服务结构,是我国城市治理的现实需要,可以明显提升居民满意度和城市管理效率。其中,居民共治自治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可以精准地引导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建立起高效的城市管理分工体系,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如何规划管理城市

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如何科学定位和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关乎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在城市规划管理中,政府身兼多职,既是谋划者、决策者、经营者,也是倡导者、组织者、协调者、激励者,不同的角色定位了不同的职能。政府精准把握不同角色,全面发挥自身作用,有利于保障城市科学规划、稳步建设、高效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打造农村现代化发展新模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点、新变化和新要求作出回应。我们应遵循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明确发展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集中精力释放广袤农村的生命力,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打造农村现代化发展新模式。

以供给侧改革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面临着供给侧的压力,产品结构单一、开发盲目无序、发展理念落后、人才匮乏等问题突出,影响了乡村旅游的有效供给,也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升级转型。为此,应该从开发规划、产业结构、发展理念等方面推进乡村旅游的供给侧改革,进而推进乡村旅游供给与市场需求的持续对应。

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产业结构升级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与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产业结构不合理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影响深刻。为此,需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供给侧改革,以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引领新时代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与升级。

党建研究

基层党务公开为什么不能流于形式

实现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以及其他领域事务公开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需建立健全基层党务公开的资源整合机制、加强党务公开的统筹协调、细化党务公开的程序、加强考核评估,以增强党员群众对党内事务知情的获得感,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品质和党建工作质量。

基层党务公开存在哪些问题

在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发扬党内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以及规范权力运行、密切党群关系、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基层党务公开对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内监督,充分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经过全国各地的试点探索和实践努力,基层党务公开从理念走向了实...

厘清基层党务的公开边界

基层党组织要打造出广大党员和群众满意的基层党建“阳光工程”,就必须推进党务公开,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党的组织和干部、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

基层党建要做到精准发力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之基,是党带领群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战斗堡垒。进入新时代,基层党建必须密切结合基层发展实际,做到精准发力,全面发挥党的优势,打牢发展基石。

基层党组织建设需突出政治意识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突出政治意识,这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题中之义。要通过不断加强政治建设,提高对党员管理、教育及监督的水平,锤炼党性,不断提高党员政治觉悟,永葆政治本色。

为“互联网+党建”插上创新的翅膀

“互联网+党建”模式是利用互联网的高效、便捷等优势,为党建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新时期,各地方党组织正在探索和尝试“互联网+党建”的新模式,智能化和阳光化成为党建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在网络环境下,党建模式既要主动创新、大胆实践,同时也要为实现模式创新提供支持。

“互联网+党建”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

流动党员管理是党建工作的短板,也是亟需突破的难点。新时期,流动党员教育与管理压力在逐渐增加,“互联网+”成为缓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借助互联网进行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十分必要。

高校“微党课”怎么上

“微党课”是顺应时代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党课宣教形式,其以“鲜活生动”“微言大义”等特点正日益受到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欢迎和喜爱。当前为了更好地贯彻十九大精神,宣传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挖掘党课教育的深刻内涵、丰富形式及载体非常必要,因此需要对高校“微党课”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创新,为高校党课教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着力打造高校服务型党组织

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国家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培育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阵地。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教学、科研与管理的基层战斗堡垒,是推动高校实现稳健发展的强大保障。因此,全面做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将开辟高校党建科学化的新局面。

思想舆情

用健康财富观取代“暴富”心态

“暴富”心态是社会转型时期部分人群存在的一种不良心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公平状况的改善,通过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心理建设的开展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暴富”心态将会被健康的财富观所取代。

治理网络舆情,政府该如何着手

网络为公众拓宽信息来源、提供交流沟通平台的同时,也给政府的公共治理带来了挑战。当前,网络舆情表现出传播机制的复杂化、参与主体范围的扩大化和运行规则的系统化特征。对此,政府应从意识形态领域着手,创新治理理念;应从单一到多元,形成协同治理模式;应从线性到系统,形成生态治理机制。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如何有效治理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政府应及时对其进行控制、治理。当前相关网络法律不完善,对网络舆情缺乏有效监控评估,导致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难以根治和管控。为破解困境,政府需尽快推动网络专项立法进程,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多元化网络舆情快速干预机制,彻底整治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

有效疏导网络集体行动

网络集体行动是广大人民群众基于共同利益和诉求而利用互联网实施的行为,本质上是社会现实矛盾的折射。对网络集体行动进行有效疏导是对政府治理能力的新考验,也是满足民众切身利益、推进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政府应立足根本,创新方式方法,有效疏导网络集体行动。

网络安全意识的内涵变化和应对策略

国内外网络安全形势多变,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是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的有效手段。新形势下,网络安全意识的概念和内涵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应通过提升分辨、应对、自觉传递经验等能力,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文化纵横

城市公共场所也需满满的“文艺范”

在今天的都市生活中,公共场所的“文艺范”已经成为城市的名片。在大数据时代,打造具有“文艺范”的城市是现代文明城市的必然追求,也将贯穿于每个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始终,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目标之所在。我们应该通过提升城市品位来彰显城市特色,打造公共性与共享性兼容、仪式性与实用性兼备、差异性与多元化并存的城市“文艺范”。

让历史纪念日成为文化传承的新节点

历史节庆内涵丰富,具有重大教育意义,在重要历史节庆日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能够让更多民众参与到认知历史、建设国家的过程中来,使之成为历史自信的助推剂。提升公众对重大历史节日的关注度,不仅要做好舆论宣传,努力打造形式多样的历史节庆活动,还要打通不同民族文化间的沟通桥梁,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彰显文化自信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经济、政治方面的合作,还是文化、价值观的交流。现阶段的“一带一路”建设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文化价值观差异是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通过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的沟通交流,才能真正实现共荣共通,保证“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

新时代文化工作者的使命

文化工作者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师。新时代,文化工作者应致力于凝聚社会共识,以客观、严谨、踏实的态度引导社会舆论的良性发展,着意淳化民风民俗,引领文化风尚。同时,还应自觉遵守行业规范,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努力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无愧于伟大国家、无愧于伟大民族的优秀作品。

新媒体拓展文化传承的宽度和广度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新媒体获得了迅速发展,媒体融合的基本态势初步形成。新媒体时代下,各种媒体形式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载体,新媒体形式以及新媒体平台为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机遇。

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要打好“组合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魂,是全面推进思想道德基础工程建设的核心指导理念。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工作,实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个体日常实践的价值选择,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必须久久为功、抓实抓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升之道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在新时代中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在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需加强制度保障体系建设,注重文化创新,努力构建完善的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增强文化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创造条件。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国关系”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庭既是社会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也是个人与国家的连接纽带。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们通过梳理家国关系,逐渐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套由“内圣”而至“外王”的知行次序。围绕这一次序,传统儒学敦本实践,形成了旨在致君泽民的经世之道。

读史札记

商鞅强秦的道与术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由弱转强的关键,秦国君主通过推行并沿袭商鞅之“术”,最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商鞅以强秦为目的,顺应时势采取了合理的“道”与“术”,从而为成就秦国强盛之世奠定了基础。商鞅强秦的成功之处在于确立了合理的目标与方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既敢于破除传统,又能与秦国国内背景相结合,时至今日仍不乏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