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人民论坛 > 第10月中期 总第 610 期 2018年10月30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论坛特稿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立德树人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强调高等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发展道路的发展和完善。

特别策划

美国的焦虑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与其他国家在发展中步调不一致的现象日益明显,在国际社会中发出的“噪音”越来越多。从其以令人瞠目的速度接连退出TPP、《巴黎气候协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到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发动了多层次、多类型的贸易攻势,这一切都清晰反映出:美国的外交走形似乎已成为常态,并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诸多症候纷纷表明:美国罹患...

经贸摩擦中的美国焦虑

美国无法在中美经贸摩擦中迅速锁定胜局,导致美国政治精英和社会大众产生了群体性心理焦虑。在群体性心理焦虑的影响下,美国执政当局会采取基于悲观预期的自保行为,基于自信维护的诿过行为,基于失败预防的攻击行为,基于失败补偿的报复行为以及基于心理恐慌的冒险行为等非理性行为。对此,中国要勇于承担大国责任,对美国社会的群体性焦虑和非理性行为进行有效遏制,推动国际自由贸易新秩序的构建与完善。

美国发起单边贸易行动的经济考量

当前,特朗普政府采用强硬的单边手段,推行“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反映了美国对自身经济发展的焦虑。美国焦虑的主要原因在于财富分配不均日益严重、核心领域竞争力逐渐下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新竞争、经济长期增长动力不足,从而使其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

美国究竟在焦虑什么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国际格局多极化的深入发展,美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国际国内问题。这些问题对美国长期坚持的价值观念及战略理念构成挑战,引发了美国的文化焦虑。这种焦虑情绪对美国当前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值得我们深入关注。

把脉美国重度焦虑症

当前,美国的焦虑症似有恶化之势。其焦虑与政治氛围、价值观念、个性特征和认知能力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一方面,美国的政治权力争夺白热化,核心价值观异化;另一方面,美国推行蛮横霸道的“优先”政策,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坚持错误的商业价值观,其结果只会四处碰壁、挫败不堪。

美国的“敌人”情结

美国具有强烈的“敌人”情结,不仅在不断地寻找敌人、发现敌人,而且在不断地塑造敌人。强烈的“敌人”情结可能导致其对外战略出现重大失误,对国际关系造成消极影响。当前,美国单方面挑起的对华贸易摩擦就是美国“敌人”情结的主要表现,对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美国焦虑下的对外政策调整

随着国际形势和美国发生的重大变化,美国政府执行的既往战略受到了来自各方的严重冲击。复杂的国际关系形势、控制不了的国际多边体系、难以预料的发展前景、外国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等等,都给美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也直接导致了美国政府在路径、方式、政策上的重大调整。

美国全球领导力为何减弱

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综合实力不容小觑,但近年来美国的全球领导力也在不断削弱。总体来看,这些因素大大增加了国际政治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造成美国全球领导力下降有其主客观的原因,比如,相对实力的下降,前期政策的失误,孤立主义和民粹主义回归的历史惯性,国际多边机制的新发展,自由主义在全球遭遇挫折,美国传统联盟关系的弱化等。但削弱并不意味着美国已经衰落,衰落只是总体趋势,美国某些实力和优势还在加强。

美国之困:战略焦虑与外交走形

美国目前的焦虑,有其广泛的背景与深刻的原因。其中,由发展焦虑、接近焦虑、期待焦虑、身份焦虑构成的战略焦虑以及由此引发的外交走形,是美国焦虑的主要表现。对此,我们应积极应对,防止适应性战略焦虑转向非适应性战略焦虑,或者防止适应性战略焦虑症候发展。

热点述评

基层年轻干部为何容易眼高手低

基层年轻干部敢想敢干、锐意进取、敢于创新、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少数基层年轻干部身上却存在眼高手低、心浮气躁等缺点,既影响了自身才干提升,也影响了基层工作开展。为此,基层年轻干部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理想,加强学习,加强基层实践锻炼,加强党性教育和党内政治生活历练,踏踏实实服务人民群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拼搏、不懈奋斗。

为年轻干部扎根基层构建四重激励机制

近年来,基层各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年轻干部流失问题,成为优化基层治理的重要障碍性因素。因此,需通过物质激励、政治激励、精神激励和情感激励这四重激励机制的有机协同,形成全方位的激励合力,确保年轻干部安心扎根基层。

选拔年轻干部的五条品质标准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新时代进行伟大事业和伟大斗争的人才保障。对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鉴于此,要认真制定和落实新时代选拔年轻干部的品质要求和标准,大力考察选拔任用那些政治站位精准明确,理论学习敏锐上进,实践磨砺担当有为,严守纪律服从监督,为人实在做事扎实的年轻干部。

年轻干部要有扎根基层的定力

一些年轻干部往往缺乏基层历练、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以及“脚踩黄泥”的实践经历,需要在基层工作中不断磨砺。年轻干部扎根基层,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敢于担当,不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要正视困难,始终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实践证明:只有沉下心来做实事,才能拿稳办好基层工作中的各项繁琐事务,从而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以实干精神争做新时代奋斗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干精神具有了新的科学内涵,坚持实干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全党全国人民应学习、把握实干精神的科学内涵,从战略大局把握主攻方向,全面贯彻践行实干精神。

领导干部政德建设需常抓不懈

领导干部政德好坏,关乎党风、政风、民风,与党和政府形象、公信力休戚相关。领导干部政德建设要律己修身,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建立严格的政德考核机制,用法治化管理确保领导干部政德建设顺利实施。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需处理好四对关系

只有深刻认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和重要意义,结合时代任务赋予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以新的内涵与特色,才能为凝聚、组织、引领党员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精神支撑,才能为团结、动员、鼓舞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各种困难、实现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武器。

党务新媒体工作的主攻方向

党务新媒体是党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窗口。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务新媒体的工作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给党务新媒体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要立足新时代党务新媒体的工作内涵,把握党务新媒体工作发展的新趋势,从而找准新时代党务新媒体工作的主攻方向。

社会治理

扎根社区推动脱贫攻坚

扎根城乡社区是精准识别贫困问题的基础。扎根社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既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要坚持的信念,也是社会工作在开展扶贫过程中进行精准识别的工作方法。无论是个案救助,还是“五位一体”(政治参与、生计发展、社会互助、文化认同、环境友好)的社区能力建设和社区减贫,都要重视把党的群众路线和专业方法结合起来,并积极加以践行。

用好公益岗位扶贫这一政策工具

公益岗位扶贫是一种类似于以工代赈的制度安排,可以解决我国农村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矫正某些不合理的发展政策和利益分配格局。用好公益岗位扶贫这一政策工具,需要确保公益岗位存在的目的正当,保证支付公益岗位工资的资金来源可靠,合理制定公益岗位的工资标准,加强公益岗位就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为什么要推进思想扶贫

消除“思想贫困”,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前提。要强化政策引导,为思想扶贫提供科学导向;强化舆论宣传,为思想扶贫提供舆论支持;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贫困群众的素养,帮助贫困群众加强脱贫意识,坚定脱贫信心,明确脱贫方向,依靠自身奋斗逐梦小康。

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的“牛鼻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分清主次、找好着力点、抓住“牛鼻子”,优化配置各种资源,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培育乡村地区发展新动能,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怎么补更合理

土地征收补偿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建设中的大问题,因其保留有计划经济和行政强制特点导致纠纷不断。当前,征地补偿问题主要包括补偿范围小、形式单一、标准低、缺乏明确的法律认证和后期保障,等等。要从健全相关法律制度、重新审核制定补偿范围项目和补偿标准入手,以多元化形式解决我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困境。

努力突破农业科技创新瓶颈

党的十九大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新农村建设,为改变农村发展滞后的战略部署指明了方向。当前,农村发展建设遇到诸多难题,利用农业创新科技有助于全面改变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振兴乡村经济,能有效突破农业发展瓶颈,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倡导人文服务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近年来,医疗纠纷和伤医事件时常见诸报端,医患关系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为了解决医患矛盾,医院应从树立尊重患者的理念、规范医务人员服务方式、加强医患双方沟通交流和塑造医院人文服务内外环境四个方面培养人文服务能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加强个人网络信息的安全防御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安全法律体系建设,在强调互联网秩序和安全基础上,应当尤其重视网络用户对个人信息的自主性和可控性,重视个人信息权利的保障。无论公权力机关对公民身份信息的获取,抑或一般用途的网络用户信息获取,都应当符合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从而避免过度采集对公民个人信息权利的侵害。

网民道德失范的审视与引导

加强网民道德引导是建立良善网络秩序的重要条件,要全面审视网民道德失范的表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引领,采取网络道德文化建设、激励网民道德自律及完善法治保障等方式,对网民道德能力发展予以正确引导,从而进一步净化网络社会空间环境。

大学生网络语言亟待净化

当前,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了网络语言的传播,这些网络语言内容成分复杂,大学生群体如不加选择地应用可能对身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加强网络语言的管理,关系到大学校园文化治理,也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如何做好网络舆论引导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为网络舆论发展带来了契机,也给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挑战。当前党的网络舆论工作面临思维跟不上、传播不到位、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为此,要牢牢把握网上舆论引导主动权,转换网络舆论工作思维,做到有效引导网络舆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财经聚焦

拉动内需,从何做起

当下经济稳增长目标的实现需要由消费来拉动实现,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具体可以采取更加积极的减税政策措施,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以适当方式减少居民对于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刺激国内消费的资源等措施。

减税政策下财政收入为什么不减反增

2018年减税政策由结构性减税转向全面减税,并且伴随着上半年税收收入同比出现增长的同时,财政收入也出现大幅度增长,其中相当部分原因是税收征管的加强。因此,要依靠进一步减税,为市场繁荣的持续创造更好的条件,而且为了有效地降低税负,名义税负应先下调,否则实际税负上升的问题就无法解决。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障碍及对策

当前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要从完善京津冀产业协同合作机制,加快发展功能性区域中心城市,合理分配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等多方面寻求突破口,从而实现京津冀产业的协同发展。

数字经济发展的几个关键点

数字经济发展速度迅猛、驱动强劲、辐射广泛,对社会经济的质量、效率、动力等多方面变革具有重大意义与价值。新时代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应从网络基础设施、市场数字化、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矛盾解决等方面推进。

“互联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式的转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互联网+”与“大数据”的驱动下,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更好地实现“互联网+”与“大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目标,政府应该创新产业结构模式和社会治理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提高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创新区域经济发展。

莫让网络成为消费欺诈“重灾区”

随着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网络消费成为消费模式的新主角。同时,消费欺诈行为也在网络经济领域滋生蔓延,这些欺诈行为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增长,更不利于扩大内需、提振经济。因此,应尽快完善法律体系,构建网络市场准入机制,增强消费者的网络风险防范意识。

开启绿色消费新篇章——如何践行绿色消费理念

绿色消费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消费理念,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而要实现对绿色消费理念的有效践行,就需要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加强政策立法工作,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倡导科学引领发展,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关键词】绿色消费 科学发展 生态自然

让红色文化传承与绿色经济发展有效融合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绿色经济发展为红色文化传承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当前,我国的红色文化与绿色经济融合发展中仍存在资源整合力度不强、环境建设滞后等多方面问题。因此,应从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入手,不断优化红色文化与绿色经济融合发展的产业环境。

筑牢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之墙”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也是打造生态平衡的有力手段。构筑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之墙”,应加强生态文明行政执法,构建好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切实营造全民守法氛围的强大“气场”。

法治视点

让人民陪审员参审权名至实归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人民民主在司法领域的具体体现。为正确落实法律规定,保障人民群众的司法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应细化选任规则,通过“扩大”与“精确”双向实现陪审员参审广泛性;围绕庭审中心,不断完善陪审员参审机制。

公共法律服务何以更给力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而采取的重大举措,要形成真正具有全社会意义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仅需要政府全面主导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更需要大众不断强化法治意识,从而形成社会合力。

让农村法律服务体系更完善

农村法律服务体系是建设法治社会、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途径。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与法治理念,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建立法律服务考核机制,优化农村法律队伍配置,不断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

信息化时代更应提升执法透明度

信息化是执政能力提升的重要契机,执法透明度是反映我国政府科学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在信息化背景下,执法透明度关系着我国政府公信力以及政府整体形象,对国家未来发展方向也有重要影响。为提升执法透明度,可采用信息化“三步走”的方法:第一步,行政执法公示提升公信力;第二步,执法全过程记录增加可信度;第三步,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让执法更科学。

杜绝不合理的“选择性执法”

执法主体的“选择性执法”行为关系到广大行政相对人的切身利益,关乎行政机关的形象和权威,更关乎行政法治建设全局。因此,杜绝不合理的“选择性执法”行为就应完善立法规制,强化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与执法人员的责任追究,加强司法审查力度。

发展人工智能须把好法律关

人工智能是全球科技关注的热点,但作为前沿技术也是把“双刃剑”,面对人与机器间的关系引发社会秩序、管理体制以及伦理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必须用法律手段予以规制。要在充分理顺好科技创新和法律制度的关系基础上,出台针对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厘清人工智能开发主体的法律责任,做好人工智能社会运用的法制监督。

我国公司高管职务犯罪之反思

公司高管职务犯罪的产生有着利益追逐、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多种原因。同时,现有的立法规制存在缺陷,主要有身份上的歧视、刑法与公司法之间的矛盾、资格刑的缺失、高管职务犯罪量刑的不适当等问题。预防职务犯罪亟待解决此类问题。

党建研究

党员主体意识何以由弱转强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体制机制的缺陷、党员自身不足等多方面影响,当前一些党员主体意识不强,带动群众效应不明显,党员的主体地位亟待加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应强化党员归属意识,提升党员担当意识,坚守党员理想信念底色,激发基层组织创新活力。

立足基层党建 培养时代新人

基层党组织是孕育时代新人的主阵地,需加强理论教育,坚持以文化人,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创新能力及道德能力。强化能力素质锻造,全面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各项本领,以坚强的纪律保障激励党员干部自觉自律,从而立足基层党建,挖掘和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基层党建的“三个坚持”与“六个结合”

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基层“小气候”。为此,要坚持从历史的眼光、发展的观点、辩证的思维三个方面着力,实现主次结合、虚实结合、内外结合、长短结合、点面结合、攻守结合,从严、从实、从细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品牌化”让基层党建强起来

创建基层党建品牌,是创新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基层党员干部要重视品牌的观念,不断强化党建品牌意识,以高质量落实党建品牌创建工作。要建立长效机制,扩大品牌影响,并在现有规律和实践基础上,对其展开进一步的统筹和引导,切实保障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何以协同并进

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的协同发展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够有效提升扶贫工作的精准度。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的协同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优势,加强基层党员教育,通过创建扶贫经济联合体、实施包保责任制等方法,提高扶贫工作效率与党建能力水平。

让基层党建成为凝聚民心的“强磁场”

基层党建工作具有极强的“磁场效应”,但面对工作理念滞后和载体创新不足等问题,基层党组织只有发挥堡垒作用促和谐,创新党建工作机制聚民心,借助网络媒体促宣传,才能更好聚合基层党建的“正能量”。

思想舆情

青年应如何坚守正确的信仰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力量。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年拥有正确的信仰,国家才有希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的正确信仰要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从而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以立德树人践行高校教师本分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成效已成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重要标准,高校教师要深刻理解立德树人的意义,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要义,以立德树人作为教书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以德立身,做品格之师;以德立学,做学问之师;以德施教,做精神之师,努力践行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的本分。

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更亲近”

中华传统文化是经过长时间积淀而形成的具有观念形态的文化,它对大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决定作用。然而,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对传统文化“疏离”的问题,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这种状况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鉴于此,为了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更亲近”,积极的社会文化导向、有效的文化培育手段以及多元的文化认知实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提升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感。随着外来负面文化的“入侵”,提升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是十分必要的。提升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需要从三方面着手:强化他们的文化认知;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涵,打造优质的文化产品;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围。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努力方向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强调“四个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培养干部队伍,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探索适应时代需求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奋力谱写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新篇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着力点

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道德修养高、专业技能强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学校的政治任务。只有抓住社会创新与实践育人这两个着力点,思想政治教育才会做到有的放矢。

文化纵横

浮躁心态:建设文化强国的大忌

浮躁的表现往往是表面大于实际,实质是给文化注水。浮躁的最大危害就是导致文化创造力降低,文化生命力减弱。“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是最值得文化工作者警醒的告诫。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克服浮躁心态。

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判

新时代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早已进入线上线下并进、万众创新的发展阶段。依托互联网平台和众多科技手段形成的网络文化产业,成为当前发展最快的社会产业,给整个互联网经济结构带来巨大的影响。发挥网络文化产业优势、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推动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是新时代网络文化产业的开发重点和发展趋势。

“微文化”的表现特征与发展指向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微文化”以全新的主体、内容、传播方式获得公众青睐,逐渐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并逐渐占据主流地位。探究“微文化”的表现特征,准确把握其价值影响,有助于把控“微文化”未来发展方向,让“微文化”成为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促进民主政治落地生根以及为企业与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有效工具。

借助数字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作为满足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民生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旨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与效果。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引入社会力量、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化人才队伍。

如何让掌上阅读更健康

掌上阅读作为数字媒体时代的文化消费代表,具有典型的新传媒特点,其以方便轻巧快捷的优势,改写了大众文化消费习惯和阅读习惯,成为热门的文化消费现象。在新旧媒体并存的时代,引导健康深入的全民掌上阅读是未来文化消费的发展方向。

现代转换让传统文化更具活力

为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延续传统文化生命力,增强现代文化软实力,应注重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重点关注伦理道德、人际关系、社会利益等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未来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现代转换要敢于摒弃文化糟粕、注重价值创新、确保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容和精神品质既能够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塑造良好的人文和创新精神,促进社会主义实践活动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应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路径,从而增强传统文化对人民思想与实践、个体与群体的影响力。

读史札记

汉代“强干弱枝”政治思想的当今镜鉴

西汉初年,面对强大的关东六国贵族的宗族势力与政治势力,刘邦采取了迁徙六国大族到关中的措施,削弱他们在地方上的影响,从而达到强本弱末的政治目的。西汉时期,实行徙陵政策,把贵族、高官、地方豪强,都迁徙到陵县,达到强干弱枝、巩固统治的作用。面对广阔的疆域,汉代还实行移民实边的措施,鼓励内地的百姓到边境落户,从而达到巩固边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