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人民论坛 > 第1月上期 总第 655 期 2020年1月10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论坛特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大力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就是人民的文艺。“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生命线,是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必须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精品奉献人民、以明德引领风尚的创作方向,培育一支心系人民、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队伍,大力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特别策划

2019最具价值100观点

2019年的圆满结束,意味着21世纪第2个十年的开启。2019年,中国在奋进中书写了精彩答卷。这一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这一年,在逆全球化思潮暗涌的形势下,中国始终坚定地推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这一年,美国继续“退群”,英国长达三年的脱欧进程至今未能明朗,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面对...

习近平总书记年度十大金句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论是重要讲话、出席座谈,还是现场交流、实地考察,习近平总书记都以生动鲜活、言近旨远的话语勉励要求党员干部、教育引导人民群众,道出很多掷地有声且蕴含真理力量、思想力量、智慧力量、人格力量的“金句”,这些话既“思想深”又“语言美”,直击人心,令人难忘。

NO.1—20 政治类

1.何毅亭: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不是说党要“包打天下”“取代一切”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不是说党要“包打天下”,事无巨细什么都去管;党领导一切,并不是“取代一切”,也不是从中央到地方乃至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上下左右一般粗”。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党的全面领导时多次指出,党的领导主要是管方向、管政策、管原则、管干部,发挥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保落...

NO.21—30 经济类

21.刘鹤:我们看到巨大的市场潜力不断地拉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需要关注大趋势 最近我有一个想法,在我们分析经济形势中,有些专家很重视当月的经济数据变化,我们认为这是必要的,比如高一点低一点快一点慢一点,但是更重要的,我们应采取更长期的、结构的分析方法。如果从这一组图来看,我们看到巨大的市场潜力不断地拉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我们需要关注大趋势。所以,不管暂时出...

NO.31—40 文化类

31.傅才武:技术的颠覆式创新推动文化领域进入“奇点时刻” 当前我国文化领域总体上进入第四个技术阶梯,已从“量变过程”转向“质变过程”。这一阶段不同于前几个阶段的特殊之处在于,技术的颠覆式创新推动文化领域进入“奇点时刻”,即文化生产关系从渐进变革一步踏入颠覆性创新,传统的文化行业部门从管理结构到内容、形式和手段进入全方位的创新裂变过程,并且这一过程与前一技...

NO.41—50 社会类

41.刘世锦:未来十年,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一倍应成为新目标 在明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以后,应该再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另外一个目标,就是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一倍,或者再翻一番。提出这个目标,主要有两方面的理由:第一,增长的需求要有一定的稳定性;第二,社会稳定的问题。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新华网,2019年12月15日) 42....

NO.51—60 网络舆论

51.张文祥:舆情记忆不只有七天 经验地看,似乎网络舆情“七天传播定律”是存在的,但现实中影响舆情热度和持续时间的因素又是多元的,因此,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定律。网络环境、政府对突发事件的态度、媒体行为、网民自身因素等,都会影响舆情的周期演进和热度持续时间。“七天传播定律”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生命周期较短的现状,是一种经验性的观察结论...

NO.61—66 争议观点

61.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因 人口红利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因 蔡昉:经济史表明,当人口转变处在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抚养比相应降低的阶段,人口因素有利于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因而带来人口红利。随着2010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转向负增长,人口抚养比迅速提高,传统人口红利开始加速消失。劳动力短缺导致工资持续提高,迄今已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减...

NO.67—80 干部关注观点

67.庄荣文: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新基础设施,带来的是“幂数效应” 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新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传统基础设施带来的是“乘数效应”,而互联网带来的是“幂数效应”。当前正处于全球网络信息技术加速创新变革、信息基础设施快速演进升级的关键“窗口期”,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更为重要的推动...

NO.81—90 前瞻性观点

81.蔡昉:未来应积极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 总体而言,第一次人口红利往往属于一种后发优势,其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特征只是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一旦发展水平提升和人口发展阶段变化,经济增长就不能再依靠那些与不可逆的人口过程相关的资源,如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第二次人口红利的获得越来越需要依靠那些可塑造、可培育的资源。经济发展理论和经验表明,这种新增长资源中最重要的是全...

NO.91—100 海外看中国

91.郑永年:中国需要更多的国际空间 就中国和现存国际秩序的关系而言,有几个方面已经是不言自明的事实。第一,中国的崛起是在现存国际秩序内部的崛起。中国实行开放政策,把自身融入到现存国际体系内,并在这个体系中成长。第二,中国在这个体系内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经具备足够的能力重塑这个秩序。第三,中国也具有了足够的能力来倡议或者建设新的区域秩序。这三方面的因...

热点述评

警示教育何以不流于形式

针对性不足、实效性欠缺、仪式感不强等问题,会导致警示教育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触及党员干部灵魂深处。要提升警示教育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让党员干部积极主动接受警示教育,在经常性的思想洗礼中立根固本、补钙铸魂。

政务直播的可能困境与破解之道

政务直播是新媒体时代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属于行政效能提升的手段,但其也面临易审美疲劳、形式主义、舆情风险等可能困境。因此,需培育政府、民众、媒体对于政务直播的理性认知、科学设计与规划直播内容、加强地方干部与时俱进的能动创新,使其焕发持久的生命力。

移动支付中安全问题的法律思考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移动支付已覆盖交通出行、医疗社保、公共缴费等多个领域,为公众支付提供了便捷。但移动支付高效便捷中也埋藏着安全隐患,尤其是数据信息泄露、滥用、失真、丢失等问题,必须善用法律思维,降低泄露风险、禁止滥用行为、遏制失真现象、应对丢失问题,以法律作为武器,保障移动支付绝对安全。

科技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使命

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民族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创业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创业人才培养是实现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新时代,我们要紧扣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创新引领,从教育之基、实践平台、保障土壤三方面着手,大力发展创业教育,打造“双创”升级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激发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文化动力

治理能力和文化底蕴互为表里、相互影响,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文化、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红色革命文化、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机盎然丰富多彩的他国异域文化,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深厚支撑,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民生民意

当代中国人心理健康变迁趋势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是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综述43项有关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得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各类人群,包括军人、大学生、工人、教师、医护人员、中学生等心理健康水平变迁趋势,以期基于研究成果,为改善各类人群心理健康的政策体系提供参考。

网络众筹平台骗捐诈捐现象频发,如何破

近年来,由于网络众筹存在法治建设滞后、网络众筹平台管理能力不足、公众对个人求助信息难以鉴别等问题,导致骗捐和诈捐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网民和社会公众的信任。为此,在强化源头治理、提升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的同时,还需要从引入区块链等可追溯技术、建立全流程项目管理机制、强化行业自律等方面入手,推动网络众筹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打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解决农村文化落后、农民精神生活贫乏、乡村文化边缘化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途径。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应以增加供给的方式解决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不足、人才短缺、能力不足等问题,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扶贫、文化产业、地方发展等相协调。同时,还应为供给文化发展提供思想、制度及实践支持,解决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教育消费如何回归理性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消费市场逐渐火热起来。然而,有些家长受到了消费主义的影响,陷入盲目消费的误区,违反了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和社会价值观的扭曲。现阶段,必须要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加强教育消费市场监管,调整教育消费产品供给结构,引导社会公众养成理性的教育消费习惯。

精品力作

回归后的澳门经济发展:成就、经验与展望

澳门回归二十年来充分享受利用“一国两制”所带来的制度优势和发展机遇,在中央及特区政府的有效施政、全澳市民的共同努力下,主动融入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横琴自贸区建设和“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部署,在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方面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澳门将致力突破产业结构单一的发展瓶颈,向以博彩旅游业、会展业、金融业、中医产业、文创产业等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经济适度多元化转型,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道。

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在国际重要场合强调要建构对外宣传话语体系、提升国际信息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关切到一个立体、全面、真实的中国能否被国际社会了解和认同。习近平同志灵活运用“言—象—意”“赋—比—兴”“气—韵—味”“譬—喻”“隐秀”“情景(境)”等古典诗学手法作出了许多经典比喻,对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价值具有指导意义。启示我们要建立中国特色全球共通话语体系,正视差异精准化传播,实现中国元素的国际化表达。

党史党建

从两个图谱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大会的鲜明主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使中国模式的制度图谱日趋系统,而且使中国现代化的路径图谱愈加完整。综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制度图谱的结构,其特点清晰可见:借用恩格斯的“合力论”,可以把13项制度视为创造历史的互相交错的力量。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所释放出来的制度之光,集中投射到一个历史定点上,就形成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力。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自1942年毛泽东为电影《南泥湾》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后,这一口号便在报纸、杂志、歌谣、电影等媒介的宣传下,成为陕甘宁边区妇孺皆知的口号和党政军民攻坚克难、坚持抗战的动力源泉。新时代,“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仍然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的行动号召。

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如何强化思想入党

强化思想入党是总结中国共产党长期实践得出的深刻结论,也是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对提升党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新时代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全党,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教育始终,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教育目标,通过党员培训工作凝神聚魂,确保全党思想统一,行动一致。

以“五个一以贯之”推动机关党建创新发展

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福建党员干部更有条件、更有责任、更有感情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得更深、悟得更透、贯彻得更彻底。多年来,福建各级机关党组织着力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方面,以五个“一以贯之” 坚定不移地推动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提升五种能力

党的基层组织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必须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向心力、战斗力、吸引力、组织力和号召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鲜明特色

从宝安撤县建市到深圳经济特区的诞生,从经济特区姓“资”姓“社”的争论到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一锤定音,从经济特区“要不要继续特下去”到中央明确提出“三不变”方针,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宣示“经济特区不仅要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再到当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党中央举旗定向、英明领导,是深圳改革开放一路前行的“灯塔”。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分野

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新型的绿色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分析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和解决生态危机途径方面具有共通之处,但二者在批判对象、批判目标、批判立场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新时期,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要充分发挥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作用,提供更具指导价值的方法论。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意蕴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内容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突破了西方文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倡导发展的人民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提升对自然认识的系统思维,“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号召生态文明建设的携手与共。

生态扶贫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之维

生态扶贫理论从根本动力、深层本质、基本方法的维度回答了“为了谁”“做什么”“怎么做”三个问题,将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精华内化到生态扶贫的制度体系建设中,并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生态扶贫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关照。

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看劳动教育如何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首先应明确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一方面,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劳动教育能够复归人的类本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劳动是建立一切社会关系的媒介,劳动教育能够培养解决社会关系问题的能力,使人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社会人”。

财经聚焦

购物节狂欢:从冲动的繁荣到理性的回归

购物节短期内会促进消费和GDP的增长,但只谈交易额、避谈退货率,却形成了购物节的“虚胖”。随着经济、社会、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消费从冲动逐步回归理性。购物节要起到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理性消费的作用。引导消费结构优化调整、促进主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未来购物节发展应关注的方向。

数字瘾性经济的危害与治理

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成果的冲击下,数字经济出现了跨越式发展,并迅速崛起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但在社会朝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包括数字成瘾在内的一系列深刻问题。身处数字消费社会,当数字产品凭借精准的算法和免费模式向我们袭来时,应该准确理解数字瘾性经济,正确地认识数字成瘾带来的危害。只有探索出一条数字健康的道路,才能使我们真正享受到数字技术的红利,而不是沦为后者的仆从。

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数字普惠金融是以计算机、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提供的普惠金融服务,在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中,面临着金融安全问题屡发、征信体系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应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宣传教育,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监管,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以互联网金融推动乡村普惠金融向纵深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对乡村普惠金融的推动作用,有效激发乡村普惠金融发展活力,需要健全准入机制,构建监督管理委员会,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建立金融指导小组,设置普及教育专项资金,实现普及渠道多元化;强化贷前审核、贷中跟踪以及贷后管理力度,从而推动乡村普惠金融向纵深发展。

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风险探析

互联网金融其实就是把传统的金融产品网络化,使支付、投融资等业务依托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易的方式。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应以找准创新产品的市场定位和客户群体、规避产品同质化导致的同业竞争为着力点。此外,各金融企业在产品创新过程中还应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严格遵守我国出台的法律法规,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进步,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多可靠的金融产品。

青年关注

透视青年“圈层化”现象:表征、缘由及引导

一些有着相似兴趣或文化品位的青年群体因“趣”成圈,分属不同圈层之中的青年,既在圈层内部获得存在感、认同感、归属感,又在圈层之间感受着孤独感、疏离感。圈层不应成为阻碍青年成长发展的“密闭墙”,而应该是青年可以自由进出,并以此向外延伸拓展的“旋转门”。青年圈层同质化、私密性强,如果被隔离在圈外,就会出现进不了圈、说不上话的现象,教育者要主动融入青年圈层,做有力的引导者。

“崛起”的多样态小镇青年

“小镇青年”一词并非源自于真实的社会生活,而是最先出现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他们虽然具有相似的人身经历,在文化消费、人生体验上能够产生共性和共鸣,但群体存在一定的内部异质性。小镇青年已成为一个时代符号和文化标记,成为在中国社会发展变迁中的重要人群。

关于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考

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夯实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基础;做好正面引导,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落实制度要求,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执纪问责。

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关键在教师

大学生的获得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评价标准,具有鲜明的标志性意义,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是高校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表达能力为抓手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不断提升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高校的价值观教育活动怎么设计

青年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通过一两次教育活动就能塑造和完善的,而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要把握活动设计的时效性、大众化、互动性、长效性原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青年学生的价值遵循和行为自觉。

舆情分析

年度流行语背后的社会心态

文明互鉴成为2019年度社会流行语,意味着其不只停留在国家外交和主流媒体话语中,而是开始受到来自普通民众的积极认可;硬核、区块链、5G作为流行语被大众所接受,代表着人们对优质事物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酸”“柠檬精”“我太难了”等年度流行语,反映出自我调侃成为一种流行减压方式;从融梗、996、霸凌主义等流行语可以看出,随着社会规范意识的普遍增强,社会规则、国际秩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话题。

热搜问政:政府工作效率的加速器

近年来,网络舆情对政治议程的影响正变得愈发显著,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树立政府良好形象、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现民主决策等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一些地方对网络舆情热点的回应存在不及时、内容空洞、信息传播力不够等不足之处。为此,我们有必要制定、完善网络问政的回应、反馈机制,转变被动状况,进一步畅通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渠道。

主流文化在众声喧哗中需有效“发声”

随着互联技术的发展,自媒体进入蓬勃发展的时代,同时也使亚文化肆意生长,曲解了人们对主流文化的正确理解。面对反哺的亚文化,需要丰富微平台文化内容,扩大主流文化的“声音”影响力;将主流文化融入微生活,提升“发声”能力;坚定核心价值观,与主流文化“和声共鸣”,提升和维护主流文化。

域外观察

特朗普“美国优先”: 实用主义者的文明冲突与霸权

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团队主要成员,在言行及政策实施中表现出明显的文明冲突论特征。特朗普当局的两大政策目标,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和维护白人在美国的主导地位,大致都可以用文明冲突论来界定。特朗普当局偏爱文明冲突论的简单易懂,实用主义地、有选择地使用其中的一些元素。

美国对外政策的双重标准

美国对外政策实践中的双重标准在安全、经济、政治等领域屡见不鲜,其动因在于追求绝对的单边霸权利益、信奉“美国例外论”及以意识形态划分阵营。美国日益加剧的双重标准正在破坏全球稳定,冲击国际秩序,造成世界动荡,成为世界分化和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

“普世价值”与双重标准:一个西方文化的悖论

“普世价值”如今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现代的、世俗的概念,事实上其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普世”和“普世主义”深深植根于西方的基督教传统之中,其最初的使用者和推动者都是基督教会。新教改革之后,启蒙思想家以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传承着“普世主义”并使其世俗化。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并不是普遍适用的,而经常在实践中变成事实上的双重标准。“普世价值”中所蕴含的内在矛盾,正是西方国家所持有的双重标准的根源。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非传统安全合作

在中蒙俄经济走廊推进过程中,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安全合作逐渐成为中蒙俄三国不容忽视的一项议题。中蒙俄三国应通过构建“安全共同体”、巩固并提升经济联系、加强与域外大国沟通协调、推进安全合作机制建设等途径来加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维护地区经济发展和安全稳定。

文化纵横

“夸夸群”爆红背后的网络心理需求

“夸夸群”的实质是以情感为基点而集结的“网络社群”,目的是为了满足被认同的心理需求与网络用户的娱乐需求,它的爆火折射出现代网络用户的深层心理需求依然是寻求认同。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在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满足自身情感需求的今天,网络心理建设与疏导,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方言的文化和社会功能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记录着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中国境内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区域文化都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巨大作用,保护方言资源也就是在保护地域文化、特色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络文学发展

网络文学是一种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以网络为载体和传播平台的文学作品。网络文学在丰富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文化产品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过度娱乐化和过度商业化等诸多问题。网络文学要体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要从提高网络文学质量、打造精品网络文学作品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等几个方面着手。

读史札记

清代救灾制度为何效果显著

清朝吸纳历代经验,建立了系统完备的救灾制度,其内容主要包括报灾、勘灾、筹赈、赈灾、善后等多个方面,基本覆盖整个救灾过程。清朝将救灾责任法律化,救灾立法体系严整灵活,从而确保救灾制度有效运行。清代救灾制度建设与王朝活动同步进行,存在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