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人民论坛 > 第12月上期 总第 689 期 2020年12月16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论坛特稿

“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意义及其与2035年远景目标的内在逻辑

【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既立足近期,又谋划长远,二者相互衔接,为持续推进各项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清晰可行的路线图。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行,努力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

特别策划

值得警惕的“小事”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从街道、社区到乡镇、村庄,广大基层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习近平总书记一向高度重视基层工作、关心基层干部,他多次强调:“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夯实基层。”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必须“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减轻基层特别是村级组织负担”。这为更好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哪些“小事”伤及根本

重要发现 近八成受访者认为基层中存在“能者多劳过劳”却没有多得且面临“多干多错”的尴尬,反而慵者逍遥的问题。 76.19%的受访者认为基层干部责任大、压力大、内心有怨却无声。 近七成的受访者认为基层存在种类繁多、程度各异的虽不想搞却又不得不搞的形式主义。 66.67%的受访者认为基层存在能力与岗位不匹配的干部在不熟悉的领域乱指挥的现象。 有七成多受访者认为产生上述问题...

基层“有怨无声”背后的纾解之道

【摘要】在一些地区的实际工作中出现基层干部“有怨无声”的问题,可能性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某些干部有“问题”,二是制度和机制不健全。这势必打击下级干部发现问题、汇报情况的积极性,更有可能将小事件演变成地区性甚至全国性重大事件或事故,从而大大增加治理成本,产生不良社会影响。治理基层“有怨无声”问题,需进一步优化管理与服务机制,完善问题识别、报告、处置与反馈...

破解能力不足干部“乱指挥”的路径探索

【摘要】“夹生干部”是指自己能力与岗位的要求有些差别,而又不愿意提升能力的干部。与社会上存在的“夹生”的专家、“夹生”的富豪等相比,“夹生干部”显著的特点在于真伪难辨。对于能力的不足,他们多会通过高级职称、博士学位、名誉教授等加以掩饰,同时支持获得这些称号的证据也是真实的,因此人们对其能力不足的部分很难鉴别。即使知其能力不足的人们,慑于其权威,或与利益...

基层工作过度强调结果危害在哪

【摘要】基层工作过度强调结果容易诱发基层干部在工作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影响核心任务的执行质量以及增加基层干部心理压力。避免基层工作过度强调结果,需要完善考核制度,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上级领导要以身作则,理解基层疾苦;适当赋权基层,给予基层一定的灵活权变空间;简化考核与激励关心并重,减轻基层干部压力;创新上下级沟通机制,破解信息不对称壁垒。 【关键词】...

谨防严谨程序下的隐蔽形式主义

【摘要】“被动形式主义”有被动性、隐蔽性、被动前提下的主动、选择性执行等特征,突出地表现在政治正确、“政绩饥渴”、考核评比泛滥和官僚主义等诸多方面。其产生既与运动式治理和数目字管理的局限性、压力型体制下的任务分解和层层加码、科层制的负面效应和部门管理碎片化有关,也离不开同层级政府间政绩竞争压力、晋升压力和问责压力的多重驱动。 【关键词】“被动形式主义” ...

乱问责现象溯源及治理之道

【摘要】基层是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最前沿,事情多、任务重、责任大。然而一旦出现问题,它们却往往成为被问责的对象,时常替上级背黑锅。解决基层问责中的“背锅”现象,需以完善顶层设计和推进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科学划分纵向层级之间的治理责任,实现权责之间的对称和平衡,健全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源头上降低、解决责任事件和问责不当的可能。 【...

基层治理偏差极易导致“小毛病” 发展成“大问题”

【摘要】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效能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基层治理还存在作风不适应、方式不科学、效能不够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包括观念偏差、制度僵化、本领恐慌、机制不力等多方面原因。当前需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进而以高效能治理支撑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基...

让制度发力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

【摘要】基层治理中的“行为变异”,都是在一定的制度体制和组织逻辑中的“组织性行为”,虽然体现在特定的“个体干部”身上,但其背后的行为步骤和行为走向是其组织的“组织逻辑”,是他(她)在其组织制度中的“组织行为”。基层治理中的“行为变异”,以基层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最为典型,并不断地翻新花样、屡治屡现,导致大量的体制空转、资源空耗,不但产生极高的治理成本,也...

基层工作效果如何科学衡量

【摘要】当前基层干部工作成果衡量存在一些问题:如检查考核过多过频,重“痕”不重“绩”;固定的量化指标难以涵盖丰富多变的基层工作;问责泛化滥用,动不动就搞“一票否决”、签“责任状”;重单体轻整体,重结果轻成本;重上级导致多头考核,轻群众导致群众的参与性不强等。问题的实质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痼疾难改。科学衡量基层干部工作成果,需要增加人民群众的参与度,统筹...

热点述评

新时代主题、总目标、总任务及其关系的理论思考

【摘要】总目标是时代主题的映射和反映,是时代总任务的凝聚和集成。总目标的明确,对于引领和推动时代的发展至关重要。新时代总目标具有重大理论价值、重大现实意义,既不应与总任务简单混同,也不应在理论上留白。推动新时代理论创新,加强新时代理论武装,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迫切需要我们对时代主题、总目标与总任务这三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

智能算法助力宣传思想工作精准化

【摘要】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算法推荐业已成为智能化时代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将智能算法嵌入宣传思想工作中,有助于精准设置宣传议题、精准过滤错误思潮、精准供给宣传信息,推动宣传思想工作日益精准化。为此,应理顺智能算法助力宣传思想工作精准化的思路,其中精准识别受众对象是基础、精准制定宣传方案是核心、精准监管宣传过程是关键、精准评估工作成效是保障,不断提高宣...

管住基层公权力需开启监督“聚光灯”

【摘要】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加强基层公权力运行监督,才能真正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大竹县聚焦“事前预防、事中监督”,紧盯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把基层公权力置于监督“聚光灯”之下,推动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基层监督 公权力 大竹县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

坚定做“双循环”发展的践行者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作出重大工作部署。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战略抉择,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十四五”时期将进入新发...

社会治理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使命、新内涵、新要求

【摘要】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今年以来中央多次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部署,新型城镇化建设骤然提速发力。提速发力新型城镇化是构建国内循环体系的重要基石,也是推动形成整个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我们要从国情、世情出发,积极应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研究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城乡融合发展 共...

数据要素市场化重塑政府治理模式

【摘要】“健康码”在内的数字化创新证明了以数据触达重塑“数字纽带”的可能性。但平台政府的进一步发展受制于数据难以获取、质量无法保障带来的数据成本过高,这就需要内嵌法律、技术创新在内的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数据安全法(草案)》对于数据责任、数据开放保障措施的相关内容从法律上为数据要素市场化提供了现实的制度保障,而区块链技术和“共票”制度从技术角度与激励创...

运用辩证思维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与多重发展压力,辩证思维有助于科学分析复杂形势,把握正确前进方向,发掘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科学运用辩证思维,用辩证、长远、全面的眼光看待形势变化,科学把握原则与灵活、当前与长远、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确保如期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关键词】辩证思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脱贫攻坚 冲...

中国特色住宅建设的发展之路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住宅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住宅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以及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等。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住宅建设重要论述的指导下,我国住宅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确立了住房建设为人民的目标定位,逐步满足了部分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同...

人工智能时代的风险隐忧和制度防范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和商业领域蓬勃兴起,为现代社会注入新动能。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存在伦理责任主体缺失、社会失业人数增加、个人信息和隐私泄露、智能技术失控等问题。对此,应建立人工智能技术伦理规制,加强算法权力法律规约,完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相关业务培训,对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符合人类共同利益和普遍价值的发展方向尤为必要。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 风...

深化农村改革助推乡村振兴

阳信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力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促进居民生活富裕方面形成了宝贵经验。人民论坛特邀专家实地调研阳信县乡村振兴工作,并对其创新做法进行了梳理总结。 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积极发挥数字平台作用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唐元指出,如何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今后“三农”工作的重点。为此,需要...

以抓服务促引领助力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作为全国工业百强区,深圳市龙岗区非公企业数量庞大,是稳经济保增长的关键战场,也是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阵地。龙岗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将抓服务促引领贯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始终,推动非公企业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关键词】非公企业 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 【中图分类号】D267.1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党史党建

问计于民:中国共产党创造奇迹的重要密码

【摘要】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人民立场,虚心向人民学习,注重维护人民利益。在近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创造出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问计于民。在制定重大决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时,除了加强顶层设计外,始终注重问计于民,既有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又能从根本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当前生态环境责任落实的新思路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们通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的治理”,强化党政协同,生态环境治理的党政协同建构了一个理念、组织、行为与责任四个方面的混合体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治理优势。这不仅是对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理性官僚制理论的超越,也是对传统政党使命和功能理论的发展,有助于突破我们在生态治理中的局限。 【关键词】...

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摘要】党外干部是我国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力量。建设党外干部队伍,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和立场,坚持“党的领导、任人唯贤、摆正视角”的原则,充分把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锻造对党忠诚、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党外干部队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保障。【关键词】党外干部队伍 ...

探索农民工流动党员嵌入式学习模式

【摘要】农民工流动党员在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农民工流动党员的学习方式,不仅成为了基层党建的重点,也成为了关爱和情暖农民工的重要举措。嵌入式学习方式采用柔性学习模式,针对农民工流动党员学习机制、目标和方式等具有弹性的特点,丰富了基层党组织学习的方式与内容,立足机制、目标和方式等多维嵌入,推动农民工流动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信息...

域外观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十周年回顾与展望

【摘要】2020年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10周年,10年来有效推动了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国与东盟进入了经贸合作的黄金时期。未来,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方兴未艾,域内贸易投资往来日益密切,域外合作前景广阔、蓬勃发展,区域供应链、价值链构建更加完善。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经贸合作 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2020年是中国—东盟...

日本建设循环型社会的经验与启示

【摘要】战后的日本曾经走了一段重经济轻环境的弯路,之后日本通过完善法制体系、普及循环型社会理念、推进“多元协作”方式、重视国际合作等途径,降低了资源消耗总量,缩减了一般废弃物的排放量和最终处理量,提高了资源循环利用率和资源生产性。日本循环型社会建设的经验对我国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 循环型社会 ...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构

【摘要】中国对外话语既有中国文化属性,更有跨文化特质,其体现了中国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旨在面向国外受众,向世界介绍真实的中国,传递中国对外交往的理念。中国对外话语的跨文化性,使其面临文化身份认同、文化势差、认知偏差以及受众接受度等挑战。中国应深刻把握对外话语的跨文化特征,坚定文化自信,在话语构建过程中突出文化的融通、思维逻辑的沟通以及话语文本的转换,从而...

文化纵横

中国传统诗学雅俗观的渊源及意涵特征

【摘要】雅俗是中国传统诗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也是当今使用率最高的文化审美范畴。从思想渊源来说,雅俗有儒家、道家及文化差异三个源头,可用雅正、高雅、文雅加以概括,三种不同的理念构成了雅俗范畴的理论体系。雅俗的意涵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具有价值判断和风格区分两个场域;具有多意的复杂性;具有辩证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互相易位;雅和俗皆有正面和负面双重性质。了...

单身族群带来的文化空间与发展向度

【摘要】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而婚姻是组建家庭的基础。青年的婚恋行为选择,不仅是个体生活发展的重要生命事件,更是衡量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尺度,对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具有基础影响。然而,当前我国社会的青年婚恋情况不容乐观:青年单身的比例越来越高,单身群体愈加多元化,“被动单身”和“主动单身”并存,女性青年单身比例上升迅速。因此,对当代青年单身情...

传统民居营造文化的变迁与创新

【摘要】传统民居营造文化创新需要秉持“根在传承、本在创新”的原则,在认识创新是传统民居本体文化发展本义前提下,发现束缚传统民居营造文化创新的三大问题,分别来自物质文化层、非物质文化层和制度文化层,而核心隐性问题则是大众忽视了传统营造技艺与当代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故以“活化”传统民居营造文化为手法,分别从自然生态层、社会生态层和人文文化层与科学性四个维度...

读史札记

唐宋官员面对贬谪,心态为何那么好

【摘要】官员的除、授、擢、贬是行政活动的重要内容,唐宋两朝很少官员没有被贬经历。处于贬谪境地的官员在人生和仕途低潮期,如何继续自己的行政与文化生命?瞩目生活情趣,丰富锐意进取的人生;拓展心理与创作空间,化贬谪为生存延展的契机;贴近民生做实事,化贬谪为实现政治理想的突破点这三种方式,被普遍采用。以此为核心形成的为官文化,也成为唐宋政治的重要活力。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