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人民论坛 > 第4月中期 总第 702 期 2021年4月20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论坛特稿

践行初心使命 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夺取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贡献巾帼力量

【摘要】妇女事业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广大妇女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投身构建新发展格局主战场,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巾帼华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半边天”力量。 【关键词】党的领导 妇女事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特别策划

人类减贫的历程及探索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是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近日,《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全景式反映中国减贫事业发展成就和世界贡献。中国的贫困规模之大、贫困分布之广、贫困程度之深世所罕见,贫困治理难度超乎想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充分彰显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贫困治理、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

全球减贫历史、现状及其挑战

【摘要】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贫困始终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人类减贫经历了以防治饥荒为核心的减贫阶段、以保险和福利为核心的减贫阶段、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减贫阶段、市场化改革与国家推动相结合的减贫阶段。从全球范围来看,愈加复杂的国际形势与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为减贫目标的如期实现蒙上了一层阴影,国际减贫形势依旧严峻,减贫动力与挑战并存。 【关...

“七个坚持”读懂中国脱贫攻坚密码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贫困问题的新特征和反贫困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我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坚持扶贫工作的有效性、可持续性以及知行合一,推动减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七个坚持”是中国减贫实践中最为根本性的内容,对其进行研究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价值、学术和实践意义,是政治性、学理性、实践...

中国贫困治理国际合作的观念变迁与实践历程

【摘要】中国是全球贫困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始终致力于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推进国际减贫进程,在努力完成自身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将减贫领域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分享给更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开展国际贫困治理合作,推进全球贫困治理。 【关键词】贫困治理 国际合作 脱贫攻坚 【中图分类号】F113.9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

全球减贫中的扶贫主体作用机制探究

【摘要】贫困问题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形成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国采取的反贫困措施各具特色。放眼全球减贫事业,各国的扶贫主体不同,有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教会等,从世界范围来看反贫困主体都已从政府为主到主体多元。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这些主体的作用有强有弱,不同主体作用下的减贫机制与效果也有较大差别。反贫困主体作用机制本质上是一个国...

世界不发达地区的减贫实践及中国援助研究

【摘要】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理想,也是全球性难题。不发达地区的贫困以绝对贫困为主。经济社会结构和制度不合理、自然禀赋和地理区位劣势等,都可能造成或加剧贫困。其主要减贫措施包括:以制定经济计划促进减贫、以分类救助的帮扶政策对贫困者进行针对性帮扶、加强国际减贫合作等。中国在减贫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并对全球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积...

国际减贫事业的中国经验:治理规律与创新路径

【摘要】21世纪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减贫之路。中国减贫的成功道路验证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中国减贫的成功经验还表明,政策创新是消除贫困的制度保障,国家动员和社会参与是消除贫困的力量源泉,公平公正是消除贫困的价值遵循。未来,国际减贫事业要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减贫实践的精神底色

【摘要】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人类同贫困作斗争的进程彰显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制度的变革、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教育和国际合作等因素,推动减贫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彰显了减贫的变革精神、创新精神、发展精神、自强精神和合作精神。展望未来,我们要充分弘扬减贫精神,为反贫困提供精神动力支撑,从而加速全球减贫进程,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

热点述评

警惕公权力运行中的内卷现象

【摘要】将公权力运行中的“内卷”作为一种负面现象去批评的,主要是针对“旧体制”或“旧结构”惯性下的某些“量”的增加,它不仅不能带来预期的“正”的效益,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不必要付出的成本。在当前阶段,有的干部,尤其是个别“关键少数”可能会产生畏首畏尾、固步自封的心态,于是,他们创新的主动性下降,甚至被现有的结构锁定,得过且过。这是当前公权力运行中最大的“...

基层微权力监管存在的问题与治理之道

【摘要】随着治理资源向基层大量涌入,出现基层微权力运行失范现象,这既打破了基层政治的生态平衡,也影响了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基层微权力运行失范产生于基层治理场景中权变性的策略行为,是“基层干部逐利动机”以及“对微权力制约和监督不力”共同作用的产物,其本质是基层治理制度的异化。实现微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需要压实权责一体化,推进信息公开,加强科技支撑...

设立脱贫攻坚过渡期的政策指向和多重意蕴

【摘要】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本文总结了设立脱贫攻坚过渡期的必要性必然性,分析了设立脱贫攻坚过渡期的政策指向,阐述其多重意蕴,对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 【关键词】脱贫攻坚 过渡期 政策指向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召开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治理体系的当代构建

【摘要】当今,全球化的世界缺乏有效的全球治理,存在不可忽视的治理赤字。人类亟需对全球治理体系进行深刻变革,以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经济、安全、环境等多领域危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治理体系的当代构建,为化解国家间的利益矛盾提供了可行性路径,是能够解决全球化问题的合理倡议,为推进世界各国的合作发展、共同繁荣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体系 ...

社会治理

中国城市群跨域治理的经验、前景与路径

【摘要】城市群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增长和创新活力的区域,当前中国的城市群发展迅速,成为城镇化的主要形态。城市群由于涉及众多行政主体,面临诸多跨域治理困境,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城市群跨域治理中逐渐形成了“坚持中央统筹、鼓励地方联动、重点带动突破、注重内生嵌入”等重要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场景、创新、数据和平台...

新时代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构想

【摘要】在危和机同生并存的大变局时代,长三角正日益成为引领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地。作为新时代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的“双轮”“两翼”,一体化与高质量不可偏废,是塑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领。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已经基本具备高质量发展的多维特征,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产业实力、绿色发展、普惠共赢、创新能力、对外开放等领域的...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摘要】推动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对于长三角区域、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长三角区域应该围绕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市场建设、城市体系、产业发展、制度架构等六个方面推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同时,为了有效突破以往的各种惯性和区域束缚,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可以起到跨区域制度创新和政策突破...

我国生物安全领域首部基本法的亮点与特征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是我国生物安全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统领性的法律,以风险预防为基础性和统领性原则,具备强有力的风险防范功能,在制度、体制和机制意义上集中体现并全面贯彻了风险预防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规定的各项制度都围绕风险防控而展开,确立的生物安全风险回应措施覆盖生物安全风险活动与事件的全过程。除了全程控制机...

乡村智库建设的困境与路径

【摘要】目前我国乡村智库建设面临资源整合、精准施策、成果应用等方面的困境,须通过政府主导、内外结合、项目引导等途径进一步加强乡村智库建设。 【关键词】乡村智库 资源整合 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015 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

党史党建

共产党员如何准确理解和践行共产主义道德

【摘要】践行共产主义道德,是《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的义务要求,也是我们实现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精神动力。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的道德形式,它是超越现实的理想追求,是超越个人利益的人类情怀,是超越物质需要的精神追求,它的实现是一个无限接近目标的过程。共产党员应该有共产主义道德追求,这是由党的性质、党的历史使命和道德的本质、功能决定的。共产党员践行...

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要坚决反对分散主义

【摘要】分散主义是一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只要自由不要纪律,只想单独行动不顾集体协同,严重削弱以至于破坏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错误思想作风。进入新时代,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反对分散主义,要增强核心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坚持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化政治巡视,发挥好巡视监督利剑作用。 【关键词】党的领导 分散主义 民主集中制 【中图...

新时代“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路径探索

【摘要】“强化监督有态度、执纪问责有力度、治病救人有温度”。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让一个党员掉队,哪怕他曾经犯过错误。“跌倒”干部的后续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纪律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的落实,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警示性和关怀性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建立约束性和激励性相结合、主体性和系统性相结合的教育机制,让更多干部存戒惧、守底线,帮...

青年关注

社交隔间化现象的文化向度

【摘要】社交“隔间化”现象出现的最重要的社会动因来自于社会分层与社会利益的分化。社交“隔间化”不仅代表着主流文化在网络结构中的价值认同分化,也预示着主流文化的主导性在自我与大我之间正遭遇关系重构。为此,要增强文化自觉,搭建包容、互利、互促的沟通之桥,以此消除认知壁垒,激发价值认同,形成交往互信与互利的向心力。 【关键词】社交文化 “隔间化” 文化自觉 【中...

青年就业观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摘要】受拜金主义的影响,当代青年在就业选择上出现了过度地看重薪酬待遇,忽视个人未来发展重要性的问题。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家庭环境、现实问题等因素交织影响青年的就业观。为此,可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促使他们更加关注个人未来发展及职业前景。 【关键词】青年 就业观 拜金主义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拜金主义是一种崇拜金...

青年亚文化的特征与价值审视

【摘要】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早已不是传统印象中的对抗仪式,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疏离感正在逐渐消解。青年群体利用各种新媒介形态,进行各种亚文化实践,不断追求自我表达,构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青年亚文化景观。充分理解当代青年亚文化的风格表征、盛行原因与功能价值,准确把握青年亚文化背后的精神内核,以更加辩证的视野和更加包容的心态,引导青年亚文化向积极健康...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价值

【摘要】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批判性传承。劳动创造价值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实质内核。马克思对价值源泉所作的阐述,是其政治学批判的重点路径,也是政治经济学领域的重大理论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读懂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对应对“两个大局”、走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劳动价值理论 【中图分类...

文化纵横

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摘要】中华文明优秀传统具有显著特征,就精神文明层面而言,在于精神文明的一体多元与以人间经验理性为主导的即凡而圣的心灵追求;在制度文明层面,中华文明在漫长的郡县制中所创立的科举取士制度以及其他方面的文教制度,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在器物文明层面,中华文明推进了人类的文明进程,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技术的推广,加快了欧洲中世纪历史结束的步伐,催...

古风文化的特征及其未来发展

【摘要】近年来,古风文化在青年群体中广泛流行,其融入了中华文化基因、社会记忆,逐渐在商业化运行过程中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古风文化的流行使得中华传统文化被赋予了新的表达方式。古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要注重文化传承和文化接续作用,避免粗制滥造问题以及过度依赖“粉丝经济”。 【关键词】古风文化 青年文化 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很多人认为古...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守正创新之道

【摘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守正创新”,是文化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从“十三五”到“十四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是从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定量目标,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定性目标转变。文化产业发展应始终秉持守正创新精神,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提升主流文化产品在供给方面的“守正”实力,着力提升文化企业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能力,以高质量为目标建立高水平的现代...

当代俄罗斯新启蒙理念的发展

【摘要】苏联解体使俄罗斯社会意识长期处于混乱状态,加之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以及高新科技对人类传统信仰与生活方式的挑战,促使一些学者开始思索启蒙运动以来俄欧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呼吁开启一次新的启蒙运动,新启蒙思潮应运而生。新启蒙思想提出了回归人性传统、跨越科技藩篱的期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新启蒙理念有相通之处,不但有力回答了俄欧学者的主要困惑,而且...

读史札记

秦汉基层小吏的选用与功能

【摘要】秦汉时期是大一统政治格局形成和巩固的重要历史阶段。国家行政权力在基层与宗族构成、社的作用、巫的影响相结合,保障了社会结构的大致稳定,经济生产的大致正常,教育形式的大致合理。国家政治在民间社会得以落实。在这样的历史文化形势中,吏的作用是积极的。秦汉基层的吏,其人选、职任、社会关系和文化作用,都值得考察和说明。吏在基层社会的多种表现,有益于稳定秩序...